第10章 富人努力幾年,可以少奮斗幾十年(1)
- 富人富腦袋,窮人富口袋
- 李雯
- 4938字
- 2017-12-05 17:11:20
3.1 激情,事業發展的興奮劑
著名人壽保險推銷員弗蘭克·貝特格曾是一名出色的棒球手,但他剛加入棒球俱樂部沒多久,卻被開除了。老板對他說:“無論你去哪,都要振作起來,工作要有生氣和激情?!边@句話對他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從此以后,他在球場上就像一個戰場上的勇士。擲球快而有力,烈日炎炎下,僅為了贏取一分,也在球場上奔來跑去,忘了中暑的可能。報紙上時不時登著這樣的消息:這個球手充滿了激情并感染了小伙子們。他們不但贏得了比賽,而且看來情緒比任何時候都好。出色的表現讓弗蘭克·貝特格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這并不是我球技出眾或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激情打球以前,我對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還有什么使我的月薪在十天內竟上升600%呢?”弗蘭克·貝特格在他的自傳中說了這樣一句話,并肯定了激情在他以后保險事業中的重要。
激情是一種稀缺的精神資源,是一種昂貴的精神品質。在事業中,擁有激情,能產生一種強大的趨力,讓富人以強烈的感覺和高昂的情緒,在高度自覺的狀況下,把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完成我們內心渴望完成的工作。
激情是成功的助推劑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剛走進職場時,對事情都充滿了激情和干勁,但過了一段時間后,沒有了新鮮東西,很容易就有了疲憊的心理,也就是工作激情不再,這也是窮人常見的狀況。
蕭桐、凌渺、袁安三位一同進入公司的年輕人,剛開始彼此都為對方打氣,要熱情、認真地工作??墒遣痪弥螅麄兊膶Υぷ鞯膽B度卻大相徑庭:凌渺變得玩世不恭,只能以“混”度日,過起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袁安更是蠢蠢欲動,總覺得工作沒意思,想換個工作試試;只有蕭桐,每天以飽滿的精神對待工作,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得到了鍛煉,嶄露頭角,獲得了晉升。
據中國人民大學和新浪網聯合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七成的上班族“不和諧”地工作著,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什么意思,在工作中難有激情。沒有激情,出現職業性懈怠是一種可怕的境遇;沒有激情,就像是死水里的魚,缺氧的窒息能讓人絕望……
激情是成就事業的基石,當愛迪生醉心于自己的奇思妙想,雖上百次失敗仍堅持不懈時;當羅丹沉浸在自己的雕塑世界,幾乎達到物我兩忘、廢寢忘食的程度時……唯有胸中熊熊燃燒的激情之火,支撐著心中的信念,摘取成功的果實?!皼]有激情,就沒有任何事業可言?!敝圃鞓I大鱷艾默生在100多年前說出的這句名言,值得所有的窮人與富人刻于心中。
美國一位成功學大師談他的成功之道,首要的經驗便是“保持激情”。他舉例說:“有一天晚上,我工作了一整夜,因為太專注,使得一夜仿佛只是1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然后,我竟又繼續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間停下來吃點清淡食物外,未曾停下來休息。我覺得自己對工作充滿了激情,連續工作一天兩夜后,也絲毫不覺得疲倦。試問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對一份工作保持著這樣的激情,有什么是你不能成功的呢?”
一個成功的人,必然對工作保持著最初的激情?!肮缮瘛卑头铺卣f:“我們必須要有激情。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喜歡,而不是為了致富。當然,事情做好了,可能會變富。但是,并不是因為某些誘惑而做事。我認為,激情極為重要?!?
富人做事有激情,不會疲倦,畢業多年,我們需學會對每件事保持高度的激情,把激情化為自己前進的內在動力,精神昂揚地迎接挑戰。
工作處處有激情
激情猶如火山,一旦引爆,其能量巨大無比。激情隱藏在我們心靈深處,其潛力強勁無比?,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絕大部分正常人只運用了自身潛藏能力的10%。激情正是激發那隱藏著的90%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怎么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份激情,并利用激情挖掘最大的潛能,把它運用到工作中去呢?
著名的職業生涯規劃師洪向陽在《當激情遭遇理性職場》的文章中,對如何在工作中尋找激情的源泉有一定的體會:
1.建立一種使命感。長時間地在某一環境下工作,日復一日地重復相同事務,會有一種被掏空感覺。這時就需要以一種更高的視角重新審視工作,思考工作的價值和重要性,在工作中樹立起使命感,自然就會活得有激情,就能發現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會感到快樂。
2.做自己的管理者。每個人的職業生涯管理者不是老板,而是自己。必須防止被他人牽著走,學會合理安排工作壓力、分配工作時間,調整工作腳步。比如,學會適當地給自己加壓,激勵自己去創新、創造,激情也就自然而來了。
3.使環境“陌生化”。根據國外專家的研究結論,一個人在一家公司職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往往會遇到“職業平臺期”——即經歷了一段時期的上升過程后會逐步進入發展遲緩甚至后退的期間。這時,陌生的工作環境是尋找激情有效方法之一。除了換工作外,可以想辦法創造“陌生”環境,如美化工作環境、參加各種培訓、在各種場合結識專業人士等。
4.留點空間給工作外的成功。把自己的愛好和業余活動當作本職工作一樣認真對待,并引以為豪。許多人只把來自工作的成績看作成功,結果在工作中遇到一點麻煩,就陷入沮喪之中,沒有了激情。發展自己的愛好及業余活動,容易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產生激情幫助調整職場中的狀態。
工作的發展離不開激情,窮人沒有激情地工作,也只能算是在混日子。美國經濟學家羅賓斯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價值=人力資本×工作激情×工作能力。一個人如果沒有激情,那么無論他的人力資本和工作能力多么強大,他的價值都是零。而尋找激情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種的方法都會適合不一樣的人群。
大學畢業的曉玉,由于考取了公務員,被分配到法院工作,現已近5個年頭。其中,她曾厭倦過枯燥的法律文案。在職業規劃師的引導下,曉玉把自己在法院工作的經歷,結合自己的文學夢,從事著業余創作。現在,曉玉每天都期待著工作,充滿了激情。因為她接觸的案件越多,業余的創作材料來源也越多。工作充滿了激情,業余創造風生水起,兩者都取得了成功。
如同水是冷的、鐵是熱的,熱的鐵要讓冷的水沸騰起來一樣,實際上,每個人生來就是這樣的一塊熱鐵,有著讓水沸騰的愿望和激情。尋找工作的激情,富人會把這句話貼在早起梳洗的鏡子上,貼在辦公桌前,貼到心里面,并且行動起來。
保持激情,為工作添色彩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面對激情也一樣。由于工作上新的因素不斷地涌現,我們找到激情容易,但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激情,就不是一件易事了。保持激情,富人體現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一種樂觀自信的態度,一種負責任的行動。
網龍公司是中國網絡游戲行業的領跑者,記者小鈺奉命去采訪。她進入網龍大門后,發現映入眼簾的是各種游戲海報、員工出游拍攝的各種照片,而視頻中播放的是員工組織的活動或自己錄制的搞怪節目,喇叭里播放的某位員工的生日預告,而面前過往的員工,不時會讓人驚詫:女生短短的頭發、男生梳著辮發,服裝更是個性十足,整個嬉皮士風格……
“不要以為這是些‘不務正業’的壞員工”。網龍公司CEO劉路遠笑著說,“這里的文化在行業中某種程度上是‘破壞性的’,因為它顛覆了過去?!?
后來她知道,網龍公司還有為員工所建立的休閑娛樂場所“飄渺莊”。董事長劉德建自封為飄渺莊的莊主,大家甚至以江湖身份自處,提倡的平等開放的企業文化。到這里工作的員工都迅速被其年輕、激情的氛圍所感動。
“我們從事的是創意型產業,知識密集型,很多人每天大腦高速運轉,很容易疲勞,而且會讓工作激情消退?!眲⒙愤h說,“怎么樣讓員工保持激情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我們要讓員工在開放、快樂的氛圍中,來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讓他們的創造力不受束縛地發揮出來??傊恰寙T工在游戲中工作’”。
聰明的老板會想盡辦法保持員工的激情,聰明的富人也會絞盡腦汁讓自己熱情起來、融入工作中,讓工作變得快樂。但是有不少人會認為激情只是一種短暫的情緒沖動,因時因地因事而異,是不能維持一種長久而穩定的狀態,而且會被很多因素阻礙。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阻礙激情存在著五大因素:
1.消極。消極是激情的超級殺手。消極的人是悲觀的,他們不相信成功終會到來,在他們的眼中,看不見陽光,消極讓人意志消沉,而不是充滿激情。
2.懶惰。懶惰指怠慢,閑散和無精打采,它是機會的毀壞者,是幸福的敵人。懶惰讓人遠離激情,懶惰者善于夸夸其談,好高騖遠,但真正做起事情來的時候,卻又委靡不振、無精打采。
3.抱怨。抱怨是激情消失的開始,是不負責任的前兆,是工作消極逃避的體現。沒有哪個充滿激情,勤奮工作的人會苦惱不堪、可憐巴巴。心中存有抱怨,不良情緒就侵入進來,影響人心。
4.榮譽和成就感缺失。榮譽與成就感從來都是激情的催化劑,能激發人們煥發出無比的激情和動力。失去這兩樣,會讓人消極萎靡,喪失激情。這是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
畢業以后,窮人需找到適合的妙招,把阻礙激情的因素拒之門外,讓自己在工作中保持勃勃生機。例如,愛上自己所做的事情,學會與工作談戀愛,能帶給自己無窮的樂趣和滿足;與激情人士為伍,感受他們充沛熱忱的魅力,將激情傳遞給自己……
點燃心中的激情,保持心中的激情,讓熊熊燃燒所釋放出的光明和熱量,使自己得以升華和涅磐,并將光和熱傳遞給周圍所有的人。
3.2 精通專業,打造職業核心力
在美發行業,張澤全可謂是一個傳奇人物。出生農村的他,13歲時,便學起了剪發技術,開始了自己的美發生涯。他苦行僧式的學習取得了極大的效果,并改變了他一生。2006年,33歲的他,完成了從零到億萬資產的財富神話。他任尚藝美容美發連鎖機構董事長、執行總裁,管理著5家下屬機構,10家培訓學校,50家管理機構,500家美容美發機構,直接工作人員超過10000人。
揭密他的創富秘訣,只有兩個字——專業。他本人是中國美發界頂級大師,美容美發成功學第一人,獲美發類大獎無數?,F在,他有更大的夢想,就是將自己20多年的專業經驗無私地傳授給美發界人士,讓更多的人也跟他一樣走向成功。張澤全的目標是把尚藝打造成美容美發界的肯德基,建立自己的專業領域,領跑美發界。
一手過硬的技術,一門精通的專業,對提高職業的層次,奠定成功的基礎具有重要的影響。畢業后的我們,更需要運用實踐與行動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爭取精通專業,“無所不能,無所不通”,創造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優勢與領域。
精通專業是職場“點金術”
工作難度有高低之分,相應的必然要求專業亦有高低之分。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專業性,專業的精通與否,對工作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它影響著對工作的把握與處理的效果,一個企業,更愿意花同樣的薪金去聘請一位“會干事”的人,而不是一瓶用處不明的“萬金油”。
剛剛大學畢業的葉敏,主修是市場營銷專業,又輔修了法學,還研修過新聞學相關專業。但是她面對職場,反倒迷茫起來了。自己學了那么多專業,可這些專業之間的聯系又不緊密,感覺好像什么都會,其實卻是全而不專。她不知道自己能選擇哪條路,做企業銷售的話,自己又不擅于與顧客溝通;跑新聞的話,又覺得太辛苦;從事司法之路,自己又只有“半桶水”……
走進職場的窮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揣著自己的畢業證書卻很沒底氣,看著其他同事熟練地工作,自己變得很羨慕。的確,沒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就變成了“萬金油”,好像什么活都能干,可又像什么活都干不好。沒有自己精通的專業,便沒有核心的競爭力,這樣,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同質化傾向嚴重,被人替代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窮人只有克服通病,才能脫穎而出。
有專業的支撐,得道之士盡得風流。比如巴菲特就日進千金若等閑,他曾對股東們說:“我們的收購策略非??茖W,只需坐在辦公室里等電話就行了。往前推進一步,專業技術就成為藝術?!卑头铺毓镜哪陥笤溨C幽默,既有對商界和人性的洞察,也有對伯克希爾公司各類企業經理們的贊揚,還有別的一些公司年報所缺乏的坦率。許多人癡迷于閱讀巴菲特一年一度所寫的年報,他們認為那是天底下最好的文章。巴菲特通過自己的專業賺取了巨大的財富,他一直堅持長期持股的理念,從不為短期利益所動,他在股市上的定力幾乎無人能及,是典型的靠專業水平賺錢的人。
毫無疑問,競爭就是專業的競爭,沒有專業就沒有眼光,就看不到機會和危險,而精通專業能給富人帶有巨大的財富。有核心能力的富人,行走在社會的“大江湖”中,便有了一道“護身符”,建立了核心能力,就有機會變成核心員工,再由核心員工變成核心領導。打造屬于自己的職業核心力,從畢業后開始還不算遲,爭取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