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氣讀懂明末四大名妓
- 奕伶
- 12字
- 2019-01-03 16:01:37
柳如是篇

【柳如是小傳】

一代大師陳寅恪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立身于世,在古稀衰暮殘年,借目盲足臏之軀,遐想瞑思之際,神馳于三百年前,立八十余萬言,只為一風塵女子——柳如是。
柳如是(1618~1664年),晚明女詩人,浙江嘉興人,本姓楊名愛,改姓柳名隱,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字號如是,又號河東君,蘼蕪君、美人、影憐、我聞居士等。家貧,四五歲被賣入妓院,十三歲得大學士周道登收養并納為妾,周府群妾加害,幾被處死,又賣于娼家。十六歲與著名文人陳子龍相戀,陳戰死,未果。
明崇禎五年壬申(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舊名,自號“影憐”,表濁世自憐意。在松江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交往,常看儒服男裝,文與諸人縱談時勢、和詩唱歌。后與東林領袖、常熟錢謙益結縭,居絳云樓,讀書論詩相對甚歡,傳為一時佳話。
明亡,勸夫效楚大夫屈原投水,并誓言“你殉國,我殉夫。”錢推托不允,如是奮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夫卒,錢姓族人羞辱之,劫封其家產,柳以自縊身亡反抗,時年四十又六。
河東君擅近體七言,分題步韻。書法得虞世南、褚遂良筆法。流落青樓,才氣稱秦淮八艷之首。
第一章 鴛湖鴛翼,美人出落
第一節 出生:可憐楊白花
明萬歷末年。冬天。
北風陰涼涼地刮著,空氣不干也不燥,反倒顯得濕漉漉的,滲著透到心肺里的涼。疲倦的母親撫著小楊愛,怔了許久,終于沉重地嘆了一口氣:“可憐我苦命的孩子,竟無力讓你承歡膝下……”窮苦人家,養女為患,母親不得不做出割離骨肉的決定。
次日,盛澤(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歸家院名妓徐拂家差了人來,小楊愛只當好玩,歡天喜地地跟了去。竟不知,這一去,卻是永別。

柳如是小像
當時坊間盛行“養瘦馬”,徐拂收養小楊愛正是拿她當了匹“小瘦馬”養著。琴棋詩畫,無一不教,但是更多的是心疼她,所以收納在自己房里做婢女。
短短幾年光陰,小楊愛果真化繭成蝶,甚通文墨、善彈曉吹,出落得豐姿綽約,婷婷玉立。天真的小楊愛沒有想到,自己身后,會有妒忌之人正在悄悄籌謀。
一天夜里,廂房中,幾個女人正在商議密籌。
“徐拂帶著的那個小的,看著也出落了,倒是可以給她物色個女婿來,我們這也好再紅火起來!”
“這孩子不是還沒到破瓜之年么?”
“剛打苞的花朵兒,相公們才肯花錢哩!”
水花窗后,一行清淚悄然滑落。這些年,自己肆意地生長,如盛夏的蓮花,竟刺痛了旁人的雙眼。楊愛的心中像是壓了塊大石,沉甸甸的,不得喘息。她倚著花窗慢慢蹲下,自小送進來,跟著拂姨,從不曾拋頭露面。如今這般光景,怕是拂姨也無法保自己周全。可是卻又如何甘心淪落風塵?
還好命運并不算殘酷無情。娼家畢竟不是容身之地,楊愛自是愿意擺脫這污濁之所。適逢相國周道登退相回鄉,欲買一婢女侍候他的老母周太夫人,在城中貼滿了吳江周相府招選婢女的告示。此人在天啟年間以禮部尚書入內閣,崇禎元年加太子太保,晉文淵閣。由于霸人田宅、好色無度的不端行為,被勒令致仕回鄉。
楊愛聽聞,知道這是自己最好的機會,賣給周道登,總比在娼門好千萬倍。
翌日,進周府時,她更是精心打扮了一番。藕粉色的羅裙配極了滿園的桃花,暖意橫流。發髻的碧玉簪子褪去了妖嬈,卻顯得晶瑩通透。黑發初覆額,明眸皓齒。常年深居深宅大院的周老婦人見了,也覺得賞心悅目,滿心歡喜,當時便把她留了下來。
楊愛在歸家院時見過不知多少名流才子,常見他們往來,察言觀色自然學得不少,如今伺候周氏得心應手,盡心盡力,加上本身長得清秀漂亮,小小年紀卻伶俐懂事、靈活周到,甚得周氏歡心。
某日,楊愛正蹲在老夫人跟前給其捶背,燭光搖曳,楊愛的一顰一笑,竟讓站在門外的周道登看得如癡如醉。
他徑直走來,對老母親說:“娘親,可否把這聰明伶俐的小丫頭給了我?”
周母自是不肯,楊愛在一旁看著周道登,暗暗嘆氣。可是,這一蹙眉,卻更讓周道登著了迷,百般央求母親。周母終究捺不住他多番糾纏,將佳人許給了兒子。雖然為妾,周道登對其卻是極盡寵愛。
婚后的生活,是羨煞旁人的幸福。周道登常常讓其坐于其身,手把手地教她畫畫寫字,像玩只小貓兒似的,她也仔仔細細地學著。平日里有了什么好的,周道登都先給了她,生怕委屈了她,看著她時也滿是心疼,恨不得揉碎了去。
閑暇時楊愛還經常作些任性的小鬧劇,周老爺卻越發覺得這小妮子仿佛自己心尖上的小人兒,怎么寵愛都還不夠。可是,這樣的招搖卻惹得周道登的妻子夏氏和妾室游氏十分不滿。
“哎,這狐貍精,究竟使了什么狐媚之術,竟把老爺迷得團團轉?”
“老爺出門了,會有好幾天不在呢!”
“姐姐的意思是?”
“趁老爺不在,我們好好收拾收拾這個小賤人!”夏氏玩弄著自己的指甲,微微笑著,可是,這笑卻透著鬼魅,令人心驚。
這日,楊愛坐在鏡前梳妝,卻不想,一小廝竟擅自進來,未等她反應過來,衣服已被撕去了大半,正慌忙掩蓋之間,夏氏已經帶了各房妾室與丫頭撞見了這“私通之事”。不由她解釋,眾人已經將其拖至大廳,毒打一通。
楊愛才猛然晃過神來:這一年,自己甚得寵愛,這一切,定然使得她們再容不了我。
周道登從外歸來時,聽聞此事,不由分說,便要處死了這個自己真心對待卻背叛自己的小妾。楊愛頓時明白,這事是她們處心積慮的陰謀!
“死有何懼?但我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如果你們認為我真的做了大逆不道之事,我不要你們動手,我自己死給你們看。但死了之后。我要變成鬼來索你們的命!”楊愛斷不愿憑白受了這樣的委屈。平日聽多了她們的冷嘲熱諷,自己早就習慣,卻不想她們竟狠心到致自己死地。只是此時,已是眾口鑠金,百口難辯。
周道登只覺得自己顏面無光,哪還有心思聽她解釋。往日的恩愛似乎都成了可笑的幌子,恨不得將這小妮子與奸夫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周老夫人見此卻想著她盡心盡力地服侍自己一場,平日里也算孝順,不忍見這般慘樣,好說歹說,周道登最終同意休其出門。那一年,她才15歲。
入秋后的傍晚,灰蒙蒙的水一抖一顫,西天的幾抹云彩,灰暗里滲浸著殷紅,鑲著金黃的亮邊,一輪失去光芒的橘紅色太陽,像一只鎦金的銅盤,卻透著止不住的荒涼。此時的楊愛,想著在周家所受的屈辱,淚水止不住地流,從眼角流進鬢里,再順著青絲到了耳際,冰涼冰涼,如此時的心,像刀割般的疼痛。以為自己找到了歸宿,卻又被丟棄路旁。失了依靠,便如這江邊的楊柳只能隨風搖曳,何處能容下自己這小小身軀?這些年學的詩詞歌賦倒不少,卻如何謀生,思來想來竟只有一處可去。
歸家院是早就聽聞了周家的事,見她回來倒一點也不意外。只是拂姨很是歡喜,裝飾門庭、書齋、客廳,揭下自己的粉紅小牌,換上了“愛娘寓”的鎦金豎匾。這以后,楊愛便以“相府下堂妾”的身份高張艷幟歸家院。只是漸漸的,一首頗具諷刺的詩也盛傳開來:
柳蔭深處十間樓,玉管金樽春復秋。
只有可人楊愛愛,家家團扇寫風流。
第二節 松江泛舟,柳葉悲風
崇禎五年,松江畔的深秋,剛入夜,天已沉得像化不開的濃墨。
柳如是靜靜地倚在窗前,窗外的落葉飛竄進來,輕輕地打在她身上,發出細微的聲響。她才覺得自己衣裳單薄,才覺得冷,透心透骨的冷。
豆蔻年華,才艷已經噪于郡會。可是“相府堂下妾”這幾個字,卻如千斤之石,壓得她喘不過氣,自己一心尋覓的片刻安娛竟這般艱難。
她忽然間,從芳香的玫瑰夢中蘇醒過來,“做妾是最不可靠的,上有正室壓著你,男人又是喜新厭舊的,說不定哪一天又弄個新人回來,你就前功盡棄。男人倘若死了,妾也沒有繼承權,連生的小孩子都是庶出,財產名分上都吃虧不少。”
“我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今后絕對不會把自己交給別人主宰了!”柳如是在心里暗暗起誓。
彼時的柳如是,雖無傾城之貌,卻也綽約風韻,更兼落落有男子氣。每常讀書,讀至梁紅玉在京口金山擂鼓之事,她常擊堂贊賞,以此自比梁紅玉。
柳如是開始主動與清流文人結交。琉璃畫舫常常漂在白龍潭中,四角掛著大紅綢制燈籠,映著鏤金的船舷,在水面上明明晃晃。柳如是或淺唱低吟,或高談闊論,或袖舞回風,或即席分韻,讓寒冷的空氣都染上了絲絲暖色。
如斯佳人,令無數的風流才子、富家子弟引頸相望,心生遐想,只盼一睹紅顏。
當朝宰相徐階的三公子也是其中一個。他常常重金打賞如是,然而柳如是僅僅陪他泛舟游湖。這樣好一段日子,徐三公子終于按捺不住,心有所圖。柳如是宛然一笑,“年三十你再來吧!”
徐三公子聽聞,欣喜若狂。翌日,便早早來到如是的畫舫。
柳如是替自己斟滿酒杯,一飲而盡。緩緩笑道:“我約公子今日前來,本以為你不會來了,卻不曾想到,你果真守信,但年夜乃家人團聚之時,你拋下家人來我這,是不是不近人情?”
徐三公子聽到柳如是這般說來,煞是尷尬。領了掌燈的便匆匆下了船。
往來交際之中,卻也不乏年輕俊才。有一位少年郎宋轅文,長相風流,文采出眾,與如是同歲。柳如是才情橫溢,都叫宋轅文迷醉、傾倒。如是的畫舫到哪,他便追隨到哪。這般癡情,如是都看在眼里。
只是,傷痕還未痊愈,如何敢奮不顧身。
一日,柳如是約宋轅文在白龍潭泛舟。宋轅文少年心切,早早赴約,站在岸邊等待佳人。只是此時柳如是尚在舟中還未起床,得知宋轅文早早來到,她一時興起,隨意開了個玩笑,令人傳話給宋轅文:“宋郎先不要登舟,果然你有情意,就跳入水中游過來。”
宋轅文得佳人蓬萊青鳥妙音,想也沒想,躍入水中就向如是的船只游去。當時天氣尚寒冷,柳如是萬萬料不到宋轅文竟不畏湖水冰冷,只因自己一句玩笑話,便這樣拼盡全力。自己冰冷的心,仿佛在一點點融化。心里的城墻,似乎也在悄然倒塌。
柳如是忙令篙師將水中宋郎撈上船,送入她的香閨。如是看著凍僵了的宋轅文,滿眼心疼,便抱住他,用自己的身體為他取暖。兩個少年緊緊相擁,情投意好。
宋轅文一早就傾羨如是,如今得到佳人垂青,他心花怒放,常常留戀在如是畫舫,兩人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像春天的蝴蝶追逐著花朵。
柳如是輕倚在宋郎懷中,美目微閉,若有似無的淺笑掛在唇邊。并不見她扭姿作態,卻已是萬種風情,柔媚妖嬈,無處不動人。
“我終于盼到你了,我一定要把你娶回家去!”
“你父母能接受我這樣身份的人?”
“快別說這樣的喪氣話,我回去同父母說明,他們會接受的!”
本應柔情似水的剪水雙瞳,此刻卻氤氳著一層陰霾。如是何嘗不知,這樣的允諾,空空蕩蕩,抓不住,也靠不穩。
已經是五月天,楊柳絲絲弄輕柔,榴花初燃,風香鶯雛。湖水青碧如幽幽一方翡翠,泛著黛色的漣漪。然而這一勺西湖水畔,卻有哀嘆連連。
兒子的戀情,宋母早已知曉,只是不知道兒子竟然動了真心。兒子少年狎妓,迷戀青樓女子,她都可以放任自由,但要娶這樣一個煙花女子入宋家,她是萬萬不能容忍的。家族世代的名望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又怎能讓兒子這樣肆意踐踏。
“母親,柳姑娘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才情出眾,詩詞歌賦無一不通,且與我情投意合。”
“你真是枉讀詩書,做出這樣有辱門楣的事,我們是書香世家,怎么可以娶這樣的女子?豈不讓人笑話?你不愛惜自己,我們還要愛惜我們宋家的名聲!她一個妓女,還不就圖我們家的錢財!”
宋轅文無力地辯解到,“她從來不要你兒子的錢!”
宋母不禁冷笑一聲,“兩個臭錢算什么,她要的是你的命!”
宋轅文明白母親的心意是怎么也改變不了了,只是,該如何同如是說,她定是滿心期待的在等著自己。這樣的結果,不知該如何開口。宋轅文躲在家中,不愿去想,不愿看到心上人那失望的身影。
此時,宋母已經買通了當地的官府,郡守大人以整頓江山風氣為由不斷催逼柳如是起錨離松,甚至上船毆打,斷纜相逼。眼看著三日期限馬上就要到了,宋郎還不曾來找自己,如是心里已如明鏡般。
只是,如何肯認命。那日宋郎跳入江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他是愛著自己的。
如是將宋轅文約至船上,她相信,宋郎會幫助自己。
“你看到撫臺大人的告示了嗎,明天就是我的限期了!”
“我知道……可是,你別逼我。我父母態度堅決,我不能跟他們鬧翻了!”
“你曾許下要與我白頭終老的誓言,還算不算數?”
宋轅文知道自己虧欠了她,小心翼翼地看著她,低著頭。這模樣卻如一股寒風一般,吹散了柳如是心中僅存的希望。
柳如是看著他,這般膽小懦弱,在自己最需要依靠的時候,卻不能給自己一個堅實的臂膀。江上的風一陣又一陣,似乎在替自己哭泣。
“你先躲避一下,等風聲過后再回來吧。”
柳如是聽到他這么說,雙眉如劍抖立,一張嬌媚臉龐寒如秋霜,拿過一旁的劍,猛地往琴上一劈,七弦一齊斷裂,尖銳的聲響,仿佛劃過心尖,疼到窒息。
“從今以后,我同你,就如此琴,恩斷義絕!”
這一喊,一砍,似乎用盡身上所有的力氣,頹然而絕望。
宋公子早已嚇得目瞪口呆,看著如是手上的劍尚寒光閃閃,連忙轉身,如小鼠般逃走了。
看著曾經深愛過的人,這樣狼狽逃竄的身影,柳如是不禁再次自憐自傷。在周府為妾時,年紀尚幼,不得自由,如今稍長,與宋轅文相戀,卻又毀于自己身份卑微,況且宋轅文人品不足取。只怪自己愛錯了人,這也是自己的命。
是夜,柳如是獨自躺在舟中,隔著窗隙望湖水煙波渺渺,無端秋思煩悶涌上心頭。自己像樹上的葉子落入湖中,隨水漂流,風狂雨凄,恐怕不知所終。流年暗度,自己愛的人,終究不能比翼齊飛。妙齡少女,卻已經歷了他人不曾有過的人世蒼桑。她輕輕地揀起身上的落葉,放入江中,仿佛埋葬了這滿目瘡痍的愛情。
知識鏈接:
古代妓女的28種稱呼
1.倚門賣笑人。妓女靠在門邊,滿臉笑意招攬生意。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2.青樓女子。最早出現的應是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中所錄蕭梁時詩人劉邈《萬山見采桑人》詩:“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逐伴西蠶路,相攜東陌頭。”青樓在歷代文人墨客的引用中極多,都是指妓女的。
3.花娘。唐李賀《申胡子觱篥歌》序:“朔客大喜,擎觴起立,命花娘出幕,裴回拜客。”宋梅堯臣《花娘歌》:“花娘十二能歌舞,籍甚聲名居樂府。”
明陶宗儀《輟耕錄·婦女曰娘》:“而世謂穩婆曰老娘,女巫曰師娘,都下及江南謂男覡亦曰師娘,娼婦曰花娘。”
4.花魁。舊時青樓每隔一段時期便會選出一個最出色的女子,來充當門面,被當選的女子即為花魁。
5.章臺人。漢時長安城有章臺街,是當時長安妓院集中之處,后人以章臺代指妓院賭場等場所。“章臺人”即指妓女。唐人孟啟《本事詩》記,唐代詩人韓翃與妓女柳姬相稔,后翃得登第,遂歸昌黎省親,暫將柳留長安。適逢安史之亂,二人離散。別后,韓翃寄詩給柳云:“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6.女校書。唐代名妓薛濤懂詩文,多與當時文士交往。有人贈詩,詩中有“萬里橋邊女校書”的句子。后世因稱有才學能詩文的妓女為“女校書”或“校書”。
7.神女。晚唐李商隱詩:“神女生涯原是夢”,此“神女”即暗指妓女。和西方的女神是類似的,女神原初的含義不是說對女人多么敬仰,而是對女人用心不專,亂投男人懷的總結,但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用女神來形容,只有那些從事妓女職業的女人有這個共同的特征。曾有一部阮玲玉主演的電影《神女》,描寫的就是妓女生涯。
8.勾欄美人。李商隱《倡家詩》有“簾輕幙重金勾欄”句,詩中所寫的“倡家”,就是擅長歌舞的伎藝人。到了宋代,中國城市的戲曲劇場已基本形成,也稱勾欄。明代以后,又把妓院稱做勾欄。宋元則有“勾欄”之名,是城市中的游樂場所,能供戲劇演出。北宋、南宋兩京,官妓散處于市,以招徠客人,勾欄時有妓女出入。南宋臨安瓦舍有十七處,取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其中多有妓女。
9.角妓。宋代娼妓名目中,有所謂“角妓”。徐渭《西廂記眉批》說:“宋人謂風流蘊藉為‘角’,故有‘角妓’之名。”“角妓”,猶風流美貌,才藝出眾的名妓。《大宋宣和遺事·享集》稱名妓李師師說:“這個佳人,名冠天下,乃是東京角妓。”
10.個中人。蘇東坡《浣溪沙·徐州藏春閣園中》有這樣的句子:“紅玉半開菩薩面,丹砂濃點柳枝唇,尊前還有個中人。”“個中人”便指妓女。
11.鬼樊樓婦人。樊樓,宋時汴京里的妓院。由于五大名妓薈萃此樓,故而樊樓名冠京都。
由于宋朝都城附近的溝渠很多,而且很深,所以江湖上的一些亡命之徒藏匿其間,自稱為“無憂洞”,甚至把騙來的婦人藏在此處,自稱為“鬼樊樓”,有山寨妓院之意。鬼樊樓婦人就在不見天地的暗處茍且偷生。
12.小姐。“小姐”最初是指宮女而言;南宋洪邁撰的《夷堅志》記載:“傅九者,好使游,常與散樂林小姐綢繆。”“林小姐”是個藝人。蘇武也有《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此詩是贈給妓女的。可見宋代妓女也稱為“小姐”。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13.煙花女子。煙花女子代指妓女。元代李邦佑散曲《轉調淘金令》有“花衢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樓榭館,怪他去閑冶游”。后代又有“煙花柳巷”等俗稱。
14.鴇兒。妓女古時又俗稱“鴇兒”。鴇本為鳥名,喜歡交合,沒有止境。明代朱權《丹丘先生曲論》記:“妓女之老者曰鴇。鴇似雁而大,無后趾,虎紋。喜淫而無厭,諸鳥求之即就。”后因此稱妓女為“鴇兒”,妓女養母名“鴇母”、“老鴇”。
15.鶯花。妓女相對比較文雅的稱呼。孔尚任《桃花扇·訪翠》一折有這樣的句子:“閑陪簇簇鶯花隊,同望迢迢粉黛圍。”故而妓院又稱鶯花市、鶯花寨、鶯花巷。
16.樂戶。清初“官妓”沿明朝制度,亦稱“樂戶”。順治、康熙時,兩次裁減樂戶,延續千余年的官妓制度基本被取消。古時犯罪的婦女或犯人的妻女,她們沒入官府,充當官妓,從事吹彈歌唱,供人娛樂。《魏書·刑罰志》:“諸強盜殺人者,首從皆斬,妻子同籍,配為樂戶;其不殺人,及贓不滿五匹,魁首斬,從者死,妻子亦為樂戶。”《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徑載到武昌府,轉賣與樂戶王家。”
17.北里女子。袁枚有句詩:“北里空銷旅客魂”。北里暗指妓院,該語起源于唐代,唐朝的“平康里”位于唐長安城丹鳳街,為妓院匯聚之處,又稱“平康坊”。因地近北門,故又稱“北里”。
18.條子。“條子”是清代對妓女的別稱,因為那時召喚妓女,先要寫好條子,后便以“條子”借稱妓女。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四回寫賈大少爺問黃胖姑道:“近來有什么好條子沒有?”黃胖姑道:“有有有,明天我薦給你。”
19.夜度娘。指娼妓。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渠雖不貞,亦未便作夜度娘,成否固未必也。”
20.清倌人。清倌人指賣藝不賣身的歡場女子。她們不光有著清麗脫俗的外表,也會讀書寫字、吟詩作畫。然而她們只是妓院中的清倌,她們的才華只是覆蓋于欲望之上的一層薄紗,客人對待清倌通常和對待娼妓沒什么區別。清倌換句話說是一種高級賣身者,是需要一次性大出血才能被買走的人。
21.風塵女子。在古代,風塵女子和游俠有點類似,在外漂泊,四海為家。這些女子和固定青樓賣笑的女人是不同的。“風塵”最初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后來,人們逐漸把風塵女暗指妓女。《聊齋志異·鴉頭》:“妾委風塵,實非所愿。”
22.河船女。古時蘇浙杭一代江南有游船畫舫載妓行于水上,稱“河船”,實際上就是流動的妓館。
23.清吟小班。清吟小班和窯子不同,是舊時上等妓院的別稱。《孽海花》第三五回:“至于妓女,只有那三等茶室,上流人不能去。還沒有南方書寓變相的清吟小班。”
24.宮妓。供皇帝及諸王享樂的“宮妓”,又稱“御妓”、“宮娃”,主要從事歌舞娛樂,兼有提供性服務的義務。
25.省差行首。“行首”即妓女之魁首,宋金時期都有如此稱謂。劉祁枟歸潛志枠卷六亦記載:金代武人牙虎帶鎮宿州時,十分橫暴,“宿州有營妓數人,皆其所喜者,時時使一妓佩銀符,屢往州郡取賕賂,州將夫人皆遠迎,號‘省差行首’厚贈之。”意思是牙虎帶讓身邊的妓女佩帶銀符,到各地求賄賂,各地將軍和夫人要到遠遠的地方去迎接這些權貴身邊的妓女,這些妓女號稱“省差行首”。
26.窯姐。娼妓舊稱,多用于北方地區。窯姐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朝,北有窯姐,南有青樓。“窯子”是古時消費層次比較低的色情場所,妓女和嫖客的檔次都不太高。《官場現形記》第三九回:“這時候漢口有個做窯姐的,名字叫做愛珠,姿色甚是平常,生意也不興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晚上請老爺、師爺在窯姐兒那里碰和喝酒。”
27.破鞋。“破鞋”一詞據說來源于舊北京著名的八大胡同。那些沒有字號的出賣肉體者,在住宅兼工作室的大門外,挑掛一只繡花鞋,作為幌子。日久天長,風吹日曬,那只繡花鞋就成了“破鞋”。還有一種說法是,舊時大城市中一些為生活所迫賣身的下等妓女,紅顏消逝后即攬不到生意,只能去煤礦、林區去尋找那些賣苦力的單身漢。可是那里的生意照樣艱難,她們每天奔走于林區、礦區的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很快就將軟底緞面的繡花鞋磨破。
28.女猱。“女猱”又稱“猱兒”。“猱”是一種動物,類似猿,這種動物喜歡吃老虎的肝腦,偏偏老虎又很喜愛猱,因為猱會捉虱子,老虎便讓猱爬到它身上搔癢捉虱子,猱便趁機把尿撒到老虎頭上,老虎便中毒而死,猱就吃掉了老虎的肝腸腦。古人以此來比喻嫖客和妓女,嫖客猶如老虎,妓女如猱,老虎貪猱之色,結果反被猱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