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顧客都是不理性的作者名: (美)威廉姆·J·卡西克本章字?jǐn)?shù): 672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16:00:50
進化論
為什么我們會這樣?從進化論中可以看出,是大腦的天性在從中作怪。人類在進化時,作為一個物種能生存下來主要是依賴于人類迅速分清敵友的能力。在許多情形下,逃跑還是留下來作戰(zhàn)——只能是剎那間的反應(yīng)。在《顧客怎么想》一書中,杰拉爾德·扎爾特曼給出了一個例子:你在家里附近的小路上漫步,注意到離你不遠的地上有一個又長又細的東西。在有意識地處理這個信息之前,你早已跳開了。當(dāng)你看到那個物體時,不由松了口氣——不過是澆花用的軟管橫臥在那里。跳開是毫無根據(jù)的,對嗎?然而如果那是一條毒蛇,如果你花了時間仔細地處理這個信息而不采取行動,那就太遲了。
這就是潛意識最原始意義上的附加值。簡單地說,大腦的非理性部分能辨別出或“好”或“壞”的不同事物。最基本的比如說蛇,它“壞”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潛在的危險。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很自然地就以為這部分大腦變得越來越復(fù)雜。當(dāng)人類仍用潛意識識別事物,決定它們是好是壞時,這些事物變得越來越復(fù)雜,越微妙。事實上,如果從南至北、由下向上地看一看大腦,會發(fā)現(xiàn)信息處理過程變得越來越復(fù)雜。然而,我們能了解的只是精神冰山的一角。
大腦為什么會這樣是目前正在研究和爭論的一個話題。新的神經(jīng)影像及腦電圖使我們前所未有地了解了大腦的內(nèi)部工作,這讓爭論更加白熱化。作者戴維·林登在他饒有趣味的著作《進化的大腦》中提到,大腦根本不是人們以為的大自然的杰作,而是一團亂麻。他認為,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懶惰遲緩、效率低下,離完美的距離還很遙遠——這就是幾千年來拼湊進化的結(jié)果。其實奇跡在于,雖然大腦的發(fā)展隨意散漫并且斷斷續(xù)續(xù),但它的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