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專業指南
- 龍迪
- 1044字
- 2019-01-02 23:20:58
序四
打破兒童性侵犯的“沉默文化”
兒童性侵問題,在我們東方社會中長期被淹沒在所謂“沉默文化”里。現象存在,后果嚴重,但大家要么視而不見,要么諱莫如深,很少有人正視問題,更缺乏有針對性的政策法規、學術理論和相應的專業介入方法及技術手段。
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及社會工作者,經常要處理與兒童性侵犯相關的臨床問題。例如,兒童少年期的焦慮障礙、強迫障礙、急性創傷反應、親子關系問題,有些家庭的婚姻問題,以及成年期的各種輕重程度不同的精神障礙,包括各種神經癥性障礙及分離性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使用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和行為障礙、人格障礙、心身疾病,甚至精神病性障礙。在精神醫學和心理學領域,有關早年創傷與心理健康關系的文獻可以說早已汗牛充棟,其中與性相關的論述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但是,我國臨床工作者面對這些已經作為嚴重后果出現的臨床問題,卻好似“亡羊補牢”,處理起來事倍功半,往往有為時已晚、無力回天之感。
龍迪博士的這本專業指南,是我國第一部基于豐富文獻和實踐經驗而有系統地介紹兒童性侵犯問題的專著。其最大特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面科學。性侵犯問題是涉及多方面、多維度的復雜社會問題,以前的文獻如同盲人摸象,有關舉措各吹各打。本書將不同領域的理論和實踐有機串聯,形成系統論述,提出整體策略。
2.強調重在預防,將工作重點提前。為了控制、減少性侵犯者實施性侵犯行為,社會干預的位點和時機要提前,責任設置及追究也要提前,這樣才能高效地減少性侵犯事件的發生。
3.兒童利益最大化壓倒一切,打破“沉默文化”。針對來源于傳統文化和現實社會的陳規陋俗,作者從多個角度將其作為促發性侵犯行為、妨礙發現和處置案情且不利于幫助受害人,甚至可能加重創傷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和理性批判。
4.實用、可操作的社會化及人性化服務。性侵犯問題的應對和處理不僅僅是醫學、心理學、社會工作等某個專業的事務,而是與國家的法制建設、社會治理、民生事業密切相關。所以,在這部《專業指南》中,作者介紹了在操作層面上如何將社會治理與技術舉措結合起來,提升社會管理的科學化和專業化水平,同時讓專業人員能夠在更好的社會協調機制中,在系統思維、關系—資源取向的指導下,發揮更大的專業功能,提供更有效的專業服務。
非常期盼這部著作早日惠及廣大讀者,為我國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