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治理黃河專家潘季馴(1521—1595),字時良,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他從四十四歲時起,到七十三歲退休時止,前后四次受命治理黃河,為治理黃河工程工作了二十多年。
根據歷史記載,黃河下游在三千多年中,泛濫和決口一千五百多次,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其中大的改道有九次。黃河泛濫時,中原一帶,常常是千里澤國,無數村莊和城市被淹沒,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嚴重的損失。治理黃河,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勞動...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明代治理黃河專家潘季馴(1521—1595),字時良,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他從四十四歲時起,到七十三歲退休時止,前后四次受命治理黃河,為治理黃河工程工作了二十多年。
根據歷史記載,黃河下游在三千多年中,泛濫和決口一千五百多次,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其中大的改道有九次。黃河泛濫時,中原一帶,常常是千里澤國,無數村莊和城市被淹沒,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嚴重的損失。治理黃河,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