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哲學總述

哲學的派別,既如上述,我們在此且總括地比較一下:以哲學論,我們可分宋以來之哲學、古代的九流、印度的佛法和歐西的哲學四種。歐西的哲學,都是紙片上的文章,全是思想,并未實驗。他們講唯心論,看著的確很精,卻只有比量,沒是現量,不能如各科學用實地證明出來。這種只能說是精美的文章,并不是學問,禪宗說“猢猻離樹,全無伎倆”,是對歐西哲學的絕佳比喻。他們離了名相,心便無可用了。宋、明諸儒,口頭講的原有,但能實地體認出來的,卻也很多,比歐西哲學專講空論是不同了。

再就宋以來的理學和九流比較看來,卻又相去一間了。黃梨洲說:“自陽明出,儒釋疆界,邈若山河。”實在儒、釋之界,宋已分明,不過儒、釋有疆界,便是宋以后未達一間之遺憾。宋以后的理學,有所執著,專講“生生不滅之機”,只能達到“阿賴耶恒動如瀑流”,和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地步。那“真如心”便非理學家所能見。孔子本身并非未嘗執著,理學強以為道體如此,真太粗心了!

至于佛法所有奧妙之處,在九流卻都有說及,可以并駕齊驅。佛法說“前后際斷”;莊子的“無終無始,無幾無時;見獨而后,能無古今”,可說是同具一義的。佛法講“無我”,和孔子的“毋我”“克己復禮”、莊子的“無己惡乎得有有”,又相同了。佛家的“唯識唯心說”中主張“心之外無一物”“心有境無”“山河大地,皆心所造”,九流中也曾說過。戰國儒家公孫尼子說“物皆本乎心”。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便是佛家的立意。佛家大乘斷“所知障”,斷“理障”;小乘斷“煩惱障”,斷“事障”。孔子說“我有知乎哉?無知也”。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說“滌除玄覽”,便是斷“所知”和“理障”了。佛法說“不生不滅”。莊子說“無古今而后入于不死不生”,而“不死不生”就是“不生不滅”。佛法說“無修無證,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孟子說“望道而未之見”(道原是不可見,見道即非道)。莊子說“斯身非吾有也,胡得有乎道?”又相同了。照這么看來,“九流”實遠出宋、明諸儒之上,和佛法不相出入的。

我們研究哲學,從宋人入手,卻也很好。因為晉人空談之病,宋人所無,不過不要拘守宋學,才有高深的希望。至于直接研究佛法,容易流入猖狂。古來專講佛而不講儒學的,多不足取,如王維降安祿山,張商英和蔡京輩往來,都是可恥的。因為研究佛法的居士,只有五戒,在印度社會情形簡單,或可維持,然而在中國社會情形復雜,便不能維持了。歷來研究儒家兼講佛法的,如李習之(即李翱)、趙大州口不諱佛,言行都有可觀。可見研究佛法,非有儒學為之助不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平武县| 康定县| 法库县| 新余市| 翁源县| 普定县| 资中县| 兰溪市| 务川| 华阴市| 竹溪县| 邵武市| 西盟| 平果县| 嘉善县| 泾源县| 衡阳市| 乌海市| 五家渠市| 雷波县| 浮山县| 岳普湖县| 鱼台县| 吉安县| 合作市| 台南市| 东安县| 松原市| 赫章县| 永康市| 方城县| 甘谷县| 闵行区| 兴仁县| 泰顺县| 略阳县| 苏尼特右旗| 宣武区| 新巴尔虎左旗|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