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是誰讓你守住青春的箴言,站在原地(1)
- 如若不知前方,就守心自暖
- 簡寬
- 4990字
- 2017-11-29 11:39:37
莫道春島說別離
-1-
初次相見是在一本雜志上。
那一刻內心除了喜悅,還有激動。因為肉眼一下子就被美麗的封面吸引。心,久久停留在了插圖上,難以收束。
那是一個多情的島嶼的縮影。題目是《島》。
月夜下的島嶼,肌膚柔軟,寂靜曠遼。世事大都如此,當所有的繁華、聒噪謝幕,安寧還原了一切事物的最初性格。夜下的島嶼,海市蜃樓幻化成一片倒影。棧道寂寞負雪,浪花朵朵孤獨。月亮裝飾的島嶼,明明滅滅。玉女峰靜默在遠處的懸崖邊。在她的眼里,深藏著一個千年的期許。即便是含情脈脈,夭夭灼灼,也難以掩飾內心的美與哀愁。
詩人說,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上痛哭一晚。
攝影師說,讓你,成為封面,成為傳奇。
可是,有誰曾經走進你的憂傷?
那個陪著你無數不眠夜的島,是否給過了你依偎、撫慰與堅強?最初的那一眼,心就被她的哀愁捆綁。
那是開始的相見,也是等待的悵惘。
-2-
后來走進了她。
那一年背著行囊,一個人去了那座島嶼。二十歲,多夢的年華。
彼此的選擇,因緣際會。
那些日子,曾徘徊在迷茫的十字路口,彷徨在幽暗街頭。奔入茫茫人海,只為與她最初的相見。
某一個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雨。夜深人靜,汽車和行人如同絕跡。只有未滅的霓虹燈,在雨中閃爍。
異鄉的孤獨、落寞,頃刻間在雨水里汩汩地流。等待公交車的時候,有一個穿紫色裙子的姑娘,提著裙裾,打著白傘,小步而來。
她鉆進雨亭,一起并列站著。然后側過臉,細聲地招呼,你好,也等車呢?
我說,是。然后一起等候。她臉色猶豫,而后靦腆地笑了出來。她望著我。那時才發現,自己的身上全是雨水。
那個夜晚我們都沒有等到車輛,但一起站著說了許多話。她說喜歡這座島嶼。從北部來到這里,為的就是喜歡。
如同多年未見的故友。釋放、升騰。不歇不止。
雨水很大。島嶼像一座幻城。
最后一起走。拐過小巷、街角,偌大的廣場。向雨而行,步步繁華。
-3-
有一天工作地點產生變化,從島內到了島外。
此后更加忙碌。每一天都有許多會議,處理不完的各種瑣事。
中職校學生正處于熱烈的青春期。追求另類,異想天開的年齡。喜歡爆炸式發型,喜歡穿花哨衣服和趿拉人字拖鞋進課堂。喜歡玩手機,公開吃零食,趴著睡覺。
他們我行我素,喜歡酷而嚴烈的生活方式。他們與這個世界的許多規矩格格不入。內心脆弱敏感,斷不可輕狎或睥睨。
慢慢地,身心被一切繁縟擠滿,變得機械、平板,長滿塵埃,粗鄙不堪。世事諸事,件件藏著心酸。
有一天夜晚,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她說,明天九點鐘的列車,在你的城市里,再見。
突然想起那個島嶼。就在前方,半小時的車程,卻隔著山山水水。
我怔住了。莫道春島說離別,明日舟船是他鄉。該說什么好?
多年后的夜里,我站在島嶼平靜的海邊,在玉女峰遙望的眼神里,掩面沉思。青春的燈火若即若離,是誰讓你守著青春的誓言,站在原地?誰在島內,誰在島外?是誰讓你年輕的夢一直堅持……
然后想起她的箴言。
只要心里有島,就能看見花開,看見遼闊的天地。
煙花易冷,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島嶼。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島。在玉女孤島如謎的眼神中,看見了從前,也看見了后來。
心若如蓮,滴塵不染
-1-
小時候常跟母親前去宅院后山廟內燒香。后山不是山,旁邊也是宅院人家。只是繞過一座類似丘陵的土坡,皆是低矮灌木。常有野兔、山鼠出沒。叢林里偶爾會有布谷鳥成群翩然飛起,景象煞是壯觀。常常流連于草叢之中,尋找野兔或是山鼠的蹤跡。常在沉醉時候,聽見母親的叫喊,只好放棄欲念,跑下坡來。母親站在廟口說,進去拜拜。山廟紅磚黑瓦,紅色墻壁,顏色暗沉。殿堂的神案上立著一尊觀音像,白瓷塑身,手持凈瓶,里面插著一支蓮花。蓮花盛開,潔白瓷實,纖塵不染。
母親點起香火。在觀音像前,我默默立在母親身后。常在那一刻間,方才山上玩弄泥沙、撩撥青草的緊張心情,就頓然消逝,沉靜無比。仿佛所有雜念,全被收束于白色凈瓶中,內心只剩一朵蓮花。
-2-
在濱南學畫的時候,常去附近的一個圖書館。
圖書館旁邊是市區車站,人群嘈雜喧嘩。常要穿過擁擠人流,繞過偏僻拐角才能到達。門口有高高的門檻,夏天掛細竹涼席,冬日放下厚布簾。進入大門之后便是一片幽靜。管理人員皆是清一色服飾,面容清癯有氣質,從不大聲說話。來此處的人也是如此。古老建筑,走廊陰暗,盡頭是一個類似咖啡廳的休閑吧,供讀者享用。
一個周末的午后,下著雨,獨坐窗前翻閱圖書。窗外天井有兩棵粗大玉蘭,幾個孩子正往上面扔石塊,白色花瓣飄落。但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室內有很多人,大概是周末的緣故。正在入神,突然聽到走廊一陣沙沙作響。抬頭望去,是一位送水工,肩扛一桶純凈水。走到門口他環顧一下室內,然后放下水,脫去了裹在腳上的防水塑料袋,還有鞋子,再抬起水桶,走到室內遠處拐角的放水處。返身出去時再穿上。那個午后他連送三桶水,動作皆是如此。
抬頭環視周圍,一切如故?;蚴沁厰嚢杩Х冗呴喿x,或是在做筆記,或是來回換閱圖書,都極其安靜,全然未受到他的影響。
想象他穿著本是防臟防水的塑料袋進入,會是如何情景。讓讀者最終獲得內心沉靜的,是他的一雙光著腳板的腳。他懂得這份沉靜的美,他的內心有一座圖書館。
-3-
到橋南特殊學校參加一個文藝會演。節目中途燈光亮起,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舉著話筒,站在臺前說:很高興能來看你們的演出,你們的表演很出色。歌聲很美很動聽,讓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聽到了那些天然的、毫無雜質的聲音。謝謝你們。
話畢,他將一個信封,放入紅色捐贈箱內。然后鞠躬,走下臺。
掌聲過后,晚會繼續。在節目單上,看到是慶祝學校成立一周年。節目豐富,載歌載舞,喜慶、熱鬧。
節目最后大屏幕上有一段影像。從學校奠基到高樓崛起,然后是捐資者介紹,圖文并茂。文字的最后一句話是,降臨塵世的那一天,他就失去了聽力。
屏幕上的身影,是剛才的老者。場內瞬間一片肅然無聲。幾秒鐘后,頓然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然后一片靜默。他們大部分也是失去聽力的,或是失去聲音的孩子。他們使勁地舉高、搖動手中的熒光棒,釋放內心的情愫。
從未見過如此場景。在一張張真實的具備感情和生命的臉上,看到如此細膩真實的層面,如同看見了朵朵圣潔的蓮花。
至簡的約定
-1-
小時候在大宅院內玩游戲,印象較深的是捉迷藏。游戲開始前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拉鉤。幾個人口頭定下一些規矩,例如藏身之前不準睜開眼睛,尋找過程中不得大呼小叫,藏身不能超過規定范圍,諸如此類。如同一個口頭約定,若有違反將被眾人轟出局去,從此被淘汰,不能再參與、加入。
所有人一致通過后,拉鉤為準。接著游戲開始。從一扇門到另一扇門,一個拐角到另一個拐角,一間房子到另一間房子,摸索尋找。
游戲熱烈有趣,常會玩至黃昏來臨,在父母的吆喝聲中結束,大家才意猶未盡,悻悻分開。但分開前還會做次約定,就是定下翌日玩耍的時間和地點,以及人數,然后拉鉤,以便游戲繼續。周而復始,在那個宅院內潑灑快樂的時光。在此過程中從未有人違反規則,抑或不被信任,彼此都能守住定下的規則。
大宅院內的童年,世界空闊,時光清朗。拉鉤為約各自遵守,是一種至簡的約定。
-2-
在寨下大峽谷,爬至云崖嶺中部已大汗淋漓。向導說,崖嶺如此陡峭、峻拔,可還是有那么多人上來,可見誓言的力量。
山崖頂部是一座百年寺廟,寺廟門口一百米的距離,成為“百米誓言”。眾多虔誠的善男信女在攀至寺廟之后,會在廟前虎頭泉處凈手,后入廟內燒香祈愿。大都是關于愛的誓言,祈求神佛保佑愛情地老天荒。儀式完畢,每對情侶在廟口處各領一把鎖,兩把鑰匙,然后在百米誓言上上鎖。鎖頭制作精細,上面各有不同的標志和文字,皆是愛的語言、信號,供他人選擇。
百米誓言由一條粗大的鐵鏈鑄成,歷經風雨云霧侵蝕,布滿銹跡,耷拉在懸崖邊上,上面無數的鎖頭也早已銹跡斑斑,如同睿智蒼老的眼睛,注視來來往往的人群。買鎖的大都是正在戀愛中的男女。鎖在一起,交換鑰匙,然后灑脫地扔進崖谷。今生所有期許、愿景從此留在鎖上。
有一對從臺灣來的年輕夫婦,第二次登上崖頂,既是來參觀,也是來看當年上的鎖的。他們蹲在鐵鏈旁,查找了許久,終于發現三年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鎖頭,開心地相擁在一起。
密密麻麻的鎖頭,在環環相扣的鐵鏈上靜默,如同一把把心鎖,在百米誓言上,永遠心心相連,見證前世今生。
每一種愛的形式見證,都是試圖從一個人的內心走入另一個人的內心,進入彼此所隱藏的生命邊界。
-3-
想起了不久前去見一位舞蹈老師。舞跳得好,人也溫柔美麗,屬于性情柔順平和的女子。地點在她的工作室。很大的舞蹈廳,裝修溫馨精致。一起喝茶,聊天,談關于舞蹈的話題。聊得投機時,問及情感,知道她至今依然單身。話畢,起身參觀,在走廊墻壁上幾張精致圖畫中,看見一張“誓約”文字,裝裱于咖啡色鏡框內。內容分為上下兩部分:
人要離開父母,與你結合在一起。做你忠實的依靠,成為你的奠基石。善良、明德、仁愛。我愿意。我會與你心手相牽。向前走,直至永遠。
我愿意成為你的伴侶,順從心的旨意,遵守愛的誓約。有才德的女子遠勝于珍珠。我愿意。我會全心全意愛你,保護你,直至永遠。
看完后,內心疑惑。她解釋,是自己的心愿。寫在墻壁上,等待順從心的旨意的另一半,簽約成誓。恍然大悟,原來也有如此真摯美麗的誓約。
愿意將自己的誓言展覽的女子,是擁有單純內心的人。她做任何事,不需要別人的猜測或評論,也不自我懷疑。
任何形式的表現都不是手段或目的,誠如一把鎖,一張誓約。那不是拿來牽制或滿足自我安全感的病態需求。它屬于單純的心思,真實可信,不會慢慢增添附加值,有諸多要求產生。
不管是約定之前,還是約定之后,都要明亮無欺,坦誠相對,如同孩提時的拉鉤一樣,真實單純。一切都是如此。
等待品嘗
-1-
翻箱倒柜,在一個抽屜里層找到一個精致的白色小瓷瓶。抽屜里裝滿各種細小物品。小瓷罐,貝殼,舊手機,光盤,各類證件。它躲藏在一堆零散的票據下面,我花了好長時間尋找它的蹤跡。中途幾次欲放棄,依舊堅定決心,不依不饒。找到之后,內心有無比舒暢的成就感。
里面裝著一截苦蓮。是某次回家她塞給我的,后來被我收藏。經久沒用,已經忘記它存放的時間和位置。
那天,突然感覺身疲力竭,心煩不寐。打電話咨詢中醫朋友,說是心火亢盛,推薦服用瀉火的西藥。然后想起了它,找到它。用鑷子取出它,取來刀具。非常堅硬,下大了刀力,才歪歪地掉下彎彎一片。然后放入杯中,沖進開水浸泡。
冷卻后,喝一口,突感一股極苦的味道,在體內翻滾,難以消解。
苦澀之余,腦海里突然想起了什么。
-2-
我記得了。
她是個一輩子愛收藏此類藥物的女人。那一天午后,父親在房內休息,她把我叫到臥室,從大衣柜內層,拿出這截苦蓮,把它小心裝入小瓷瓶,說,給你。
我笑著推開她的手,說,媽,你知道我不喜歡那個苦味,你留著。城市里類似這種功效的藥物很多。她停下來,看著我,一時安靜下來。
我倒是看了他們的房間。一張古舊的紅漆雕花大床,墻上掛著我很早時候畫的一幅靜物,秤子、秤磅、蔬菜,還有幾個雞蛋。線條清朗,造型嚴謹,屬于應試味道極濃的課堂作業。天花板垂下的風扇微微地吹,發出清風的聲音。這房間依舊一派歲月綿綿的氣氛。
她幽幽地說,孩子,知道你總是要熬夜加點。這是難得的東西,顯效。她把罐子放入我的手心,然后用兩只手,一上一下含著我的手,眼睛望向窗外的竹林?;氐匠鞘泻?,就把它關進了抽屜。好長時間了,都忘記了。
-3-
再沖泡了一遍,顏色仍是金黃。記得她曾說,一片可以連續沖泡多次。
小的時候,經常患此小病。她總是從那個大衣柜內層,拿出這個白色的瓷瓶,取出苦蓮,切一小片,沖泡給我服用。有時候砧板上會留下一點細碎的殘余顆粒,她會小心用指甲捏起,一同放入杯中。
那時候不喜歡喝。因為它的味道苦極,難以入喉。她會說,先深吸一口氣,第一口才是苦的。于是只好在她的目光下,喝完。接著是一陣作嘔,然后連連打嗝,呼出苦苦氣味,常常許久才會消失。
再服用的時候,細細品味了其中的滋味,依舊是苦。它并不因為重復的沖泡而改變原始的味道。
試著像她說的,深吸一口氣,喝了一口,接著是第二三口。真的,那味道就不會那么苦了。
翌日清晨,發現精神好多了,咽喉疼痛頓消。功效神奇,如同武俠小說中寫的靈丹妙藥。
坐于桌邊,取過桌上瓶子,看那一小截苦蓮一會,然后放回抽屜。折身回客廳,拿起電話,撥她的號碼。接通了,我說,那個苦蓮,真的好。
能夠感覺得到她很高興。接著還是那句話,深吸一口氣,就不覺得苦了。
此后,還常常收到她從遙遠的江南小鎮寄來的類似于苦蓮功效的藥草,諸如鳳尾草、青竹根、龍根草等,味道大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