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不要為愛屏蔽朋友圈

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愛情,

只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除了愛情你還需要親情、友情……

嘗試去愛最本真的自己

心靈的成熟是一個過程,這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發掘自我。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那更無從了解別人。智慧的起始就是“了解自己”。正如蘇格拉底所說的,“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

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這個想法本身就是荒唐的,你應該做的,就是保持本色,做最本真的自己,然后試著愛上這個最本真的自己。試想一下,如果你都不喜歡自己,還有誰會喜歡你?如果你連自己都不喜歡,那你還會喜歡誰?

如果你想受到別人歡迎,想擁有很多朋友,想從中間獲得最真摯的友誼,那么,就試著做最真實的自己,讓他們看到最真誠的你,那么他們也會向你展示他們最真實的一面。

伊迪絲·阿雷德太太從北卡羅來納州艾爾山給我寄來一封信,信上說:

“一直以來,我身體就很胖,臉看起來更胖。我母親是一個很古板的人,她認為沒有必要穿漂亮的衣服,總是嘮叨著‘寬衣好穿,窄衣易破’的話,她也是按這句話來為我添置衣物的。因此我很少參加宴會,也很少開心過。”

“上學了,我不跟其他孩子一起參加室外活動,也不喜歡上體育課。我感到害羞,覺得自己跟其他孩子不一樣,不受人歡迎。長大后我嫁了個年紀比我大的丈夫,我并沒有為此改變很多。”

“丈夫和婆婆家人都很和善,充滿自信心,正是我希望的那種人。我盡量讓自己跟大家融為一體,可卻辦不到。為了使我開朗,他們也積極努力,可結果是我更加退縮到自己的世界里去。我變得更緊張,開始回避我所有的朋友,甚至聽到門鈴聲我就害怕。”

“我知道這樣的人生很失敗,也很害怕丈夫看見這一點。所以在公共場合,我都會假裝很開心,結果反而很不得體。我為此常后悔不已,甚至覺得生活沒了意義,一度想過要自殺。”

什么改變了這個痛苦著的女人呢?只是一句很隨意的話。

她寫道:“改變我人生的正是一句隨口而出的話。一天,我婆婆談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問題。她說:‘無論怎樣,我都讓他們保持自己的本色。’就是‘保持本色’這四個字,剎那間讓我發現,我如此苦惱的問題就是,試圖讓自己適應一個并不適合自己的模式。”

“我的人生改變來自這句話。我決定恢復自我,我研究自己的個性,發現自己的特色和優點,還研究了色彩和服飾的搭配問題,我按適合自己的方式穿衣,主動結交朋友,還參加了社團組織,盡管是一個很小的社團。第一次參加社團活動時我很擔心,但每發言一次,我就增加一份信心。”

“雖然用了很長時間才找回了自我,但我很開心,這些開心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后來我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我就將自己的經歷及經驗告訴他們:無論怎樣,你們都要活出自我。”

詹姆斯·季爾基博士說:“怎樣保持本色,這個話題跟歷史一樣古老,但也像人生一樣普遍。”不能保持本色的原因很多,包括精神上的、心理上的等等潛在的因素。

快速讓人產生好感

我有一次在紐約一個郵局排隊,準備郵寄一封掛號信。我注意到那位負責掛號信的郵局員工對他的工作表現得很不耐煩——稱信、取郵票、找零錢、開收據……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做著這種單調而重復的工作。

于是我暗暗對自己說:“我一定要讓這個人喜歡我。顯然,要讓他喜歡我,我必須和他說些讓他感興趣的話。不是關于我的,而是有關他的。”于是,我又問自己:“他是不是有值得我贊美的地方呢?”

很多時候,這樣的問題不是那么容易回答,尤其當你面對一個陌生人時。不過這次非常湊巧的是我很快在他身上發現了值得我贊美的地方。

就在他給我稱信時,我熱情地對他說:“我可真希望自己也能有您這樣一頭好頭發。”他有些驚訝地抬起頭來看著我,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微笑。“但是現在沒以前好了。”他很謙虛地說。

我真誠地對他說:“雖然它比以前稍減光澤,但仍然還是那樣好。我太羨慕您有一頭這樣好的頭發了。”

他聽后顯得格外高興,于是我們愉快地談了起來。最后,他對我說:“有許多人曾說過我的頭發好看。”

我敢打賭,他那天吃午飯時,絕對非常高興;那天晚上他回家后,一定會欣喜地把這件事告訴他的妻子;他甚至會對著鏡子夸贊自己:“我的頭發確實很漂亮。”

一次,我在某個公共場所講到了這件事。一個人問我:“那你從他那里獲得了什么?”是的,我要從他那里獲得什么?我從他那里又得到了什么?

如果我們是這么自私,一心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回報,那我們就無法給人任何快樂,不會給人一點兒真誠的贊美。如果我們的氣度如此之小,那我們只會收獲失敗與沮喪,而不會有任何的成功和幸福。

沒錯,我確實是想從他那里得到某些東西,要得到某些難以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的東西,而我也確確實實得到了!你看,我贊美了他,讓他得到了美好幸福的感覺,可是他對我卻難以回報——這種感覺可是無價之寶。在這件事情過去很久以后,你仍會在記憶中想起它,得到一種美妙的體驗。

在人類行為中,如果我們遵守一條至為重要的法則,就會給自己帶來快樂;如果你違反了它,就會陷入無盡的挫折中。這條法則就是:“永遠尊重別人,使對方獲得自我成就感。”

這正如杜威教授所說的:“自重是人類天性中最強烈的沖動和欲望”;也正如詹姆森教授所說的:“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欲望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我也曾一再強調,這種沖動正是我們區別于動物的特征,正是這股力量促使人類創造了文明。

古往今來,哲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人類關系的準則,終于悟出一種觀念。這種觀念并非什么新的發明,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波斯、2000多年前的中國,以及印度和耶路撒冷等地,先哲們就在傳播這種觀念,這就是中國先哲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

你希望周圍的人喜歡你、自己的觀點被人采納、自己能得到別人的重視;你不愿聽到卑賤的諂媚,但渴求得到真誠的贊美。你希望你的朋友和同事都能像史考伯所說的那樣,“誠于嘉許,寬于稱道”……人人都希望如此。

既然如此,那么就讓自己先遵守這條法則: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就應該先怎樣去對待別人。

你將采取什么方式、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去做呢?答案是:隨時隨地實踐,這樣它就會給你帶來神奇的功效。

比如我們進餐館,要了一份法式炸薯條,而女服務員卻端給我們一盤薯泥。這時我們不妨說:“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但我更喜歡法式炸薯條。”女服務員會說:“不用客氣,一點也不麻煩。”由于我們對她表示了尊重,因此她會很高興地給我們換炸薯條。

“對不起”“給你添麻煩了”“讓你多費心”“請你……”“能不能……”“謝謝”這些看似普通的禮貌短語,就像是每天單調生活中的潤滑劑,會給我們的生活平添幾分色彩,促進我們的人際關系。而這同時也是你我優良品質的體現。

下面我要講一下我班上那些從事商業的學員實行這些法則而獲得成功的故事。

首先,我來講一位康涅狄格州律師的故事。由于他親屬方面的原因,他不愿意讓別人知道他的真名實姓,因此我們暫且叫他R先生吧。

R先生來我班上接受培訓之后不久,就同妻子一起駕車去長島,看望她的幾家親戚。他妻子要求他留下來,陪同她孤獨年邁的姑媽聊天,而她則去看望另外的幾家親戚。由于R先生要在班上作一次關于如何運用贊美法則的演講,于是他打算從這位老太太這里開始訓練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

R先生在老太太的房子四周仔細觀察了一番,希望能找到一些他可以真誠贊美的東西。他問老太太:“您這棟房子是建于1890年前后,對嗎?”

“是的,”老太太回答說,“正是建于那一年。”

“它使我回想起我出生的老家的房子。”R先生說,“它真是棒極了,既漂亮,又寬敞!您知道,人們現在再也不建這種房子了。”

“一點沒錯,年輕人!”老太太也表示有同感,她說,“現在的那些年輕人可不怎么在乎漂亮的房子。他們所想要的,不過是一小套公寓和一個電冰箱,然后無憂無慮地開著汽車,到處去兜風閑逛。”

“這是一所凝聚了理想和希望的房子。”老太太的聲音有些顫抖,陷入了回憶當中。她充滿柔情地說:“這房子是我和我丈夫愛情的結晶。我丈夫和我在建這棟房子之前,設計構思了許多年。我們并沒有請建筑師,它完全是我們按照我們自己的設計建造而成的。”

接著,老太太領著R先生參觀了這所老房子。房子里放滿了老太太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搜集到的紀念品:波斯披肩、英國老茶具、威格瓷器、法式寢具、意大利油畫,以及曾風靡于法國封建王朝時期的專用于古堡裝飾的絲帷。她對這些東西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珍惜。對此,R先生發出了真誠的贊美。

R先生說:“老太太領我參觀完房子以后,又把我帶到車庫去。那里放著一輛幾乎是全新的別克高級汽車。”

“我丈夫在去世前不久,給我買下了這輛車。他離我而去之后,我再也沒有用過它……年輕人,你很會欣賞美麗的東西,我決定把這輛車送給你。”老太太慢聲細語地說。

“哦,不!姑媽!”R先生說,“這我可有些不知該怎樣說好了。對于您這番盛情,我自然是受寵若驚,感激不盡。可是我怎么能接受您如此貴重的東西呢?我不是您的直系親屬,而且我自己也有一輛汽車。再說了,大概您的許多親戚也很喜歡這輛漂亮的別克車。”

“親戚?!”老太太的情緒突然有些激動起來,她大聲說道,“是的,我確實有親戚。可是他們都正等著我死呢,這樣他們就可以順其自然地得到我這輛汽車了。但他們誰也別想得到它。”

“如果您不愿將它送給您的親戚,那您不妨把它賣給舊車專營公司。”R先生說。

“賣掉它?!”老太太激動地說,“你認為我會賣掉它嗎?你以為我愿意讓那些和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坐在我丈夫給我買的車中,到處跑來跑去嗎?年輕人,我說什么都不會賣的。我只想把它送給你,因為你是個懂得欣賞美好事物的人。”

雖然R先生盡力婉言拒絕接受老太太的汽車,然而他最后不得不收下它,因為他一再地拒絕只會使老太太更加激動和傷心。

這位老太太孤身一人住在這棟空蕩蕩的老房子里,她所擁有的只是她的波斯披肩、各種英國或法國紀念品,以及她的回憶。在這種孤寂無聊的生活中,她所渴望的正是像R先生這樣的贊美和欣賞。她也曾經年輕美麗,擁有許許多多的追求者。

她曾經和她的丈夫共同設計建造了這所房子,這里面有他們永恒的、溫馨的愛情,他們還從歐洲各國搜集到各種珍品來裝飾這個愛情的巢窩。可是如今,流逝的歲月使她變老了,在這年老孤寂的環境中,她渴望得到一點人性的溫暖,得到一點真誠的贊美——但沒有人給她所需要的東西。

現在R先生給了她所希望的這些東西,她的心猶如久旱逢甘霖的大地一樣,充滿了感激,她體會到了久別的情懷。一旦她得到她所渴望的東西,那么就算是將那輛別克車送給R先生,恐怕也不能完全表達她對他的感激之情。

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這種贊美他人的黃金法則呢?為什么不從我們身邊開始呢?你的父母、愛人、孩子,或是你的朋友,他們肯定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優點,你要善于去發現,并給予真誠的贊美。

與人交往,耐心傾聽

最近,我應邀參加了一個橋牌聚會。而我并不會打橋牌,恰好有一位參會的美麗女士也不會打。我們就坐下來聊天。她知道我在湯姆森先生從事無線電這個行業之前,曾經擔任過湯姆森的私人助理。當時,湯姆森到歐洲各地去旅行,由我來替他做即將播出的生動的旅行演講。她說:“啊!卡耐基先生,我想請您告訴我所有您到過的地方及所見過的奇景。”

當我們在沙發上坐下時,她說她同她丈夫最近剛從非洲旅行回來。我說:“非洲,這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我總想去看看非洲,但我除了在阿爾及利亞待過24小時外,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去過。告訴我,你是否到過野獸出沒的鄉村?是嗎?多么幸運啊!我可真是太羨慕你了!請你給我講講關于非洲的情形吧!”

結果,那次談話持續了45分鐘。那位女士不再問我到過什么地方,也不再問我看見過什么東西了。其實,她并不是真的想聽我談論我的旅行,她所想要的不過是一個專注的傾聽者,她可以借此機會來講她所到過的地方,以增加她的自豪感。

成功的商業會談有什么秘訣呢?根據非常務實的學者伊利亞的觀點,那就是“成功的商業交往,并沒有什么神秘的秘訣,專心致志地傾聽正在和你講話的人,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沒有別的東西會比這更讓人開心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善于談話的人,首先就要做一個善于傾聽他人說話的人。如果你希望獲得真誠的友誼,你更要學會傾聽。這正如李夫人所說的:“如果你要想使別人對你感興趣,那么首先就要對別人感興趣。”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你不妨多問一些別人喜歡回答的問題,鼓勵他們談論自己以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

請千萬不要忘記,那個正在與你談話的人,對他自己、他的需要、他的問題,比對你及你的問題要感興趣100倍。就好比,他對自己脖子上一點兒小痣的在意要遠遠超過對非洲40次地震的關注。

因此,在你下次開始談話時,就試用這一點。如果你要使別人喜歡你,請記住: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鼓勵別人談論他們自己。

了解并滿足他的需求

在這個世界上僅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任何人去做任何事,你知道這種方法是什么嗎?這種方法就是讓做事者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件事。

請記住,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當然,你可以用手槍抵住他的腰,令其不得不把他的表給你;你可以用解雇與威脅來使一名員工跟你合作;你可以用鞭打或恫嚇的手段使一個小孩子幫你做事。但這些粗魯的方式,所帶來的都將是極為不良的反應。

而我能夠告訴你的是唯一能夠促使別人毫無怨言地去做任何事的方法,那就是滿足他們的需要。

那么,人都有哪些需要呢?

20世紀最卓越的心理學家之一維也納的弗洛伊德說:“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出自兩個需要:性的渴望和做偉人的欲望。”

美國最有深度的哲學家約翰·杜威教授,他的觀點略有不同。杜威博士說,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沖動是“做重要人物的欲望”。

那么你所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許并不是很多,大概只是以下幾樣是你所希望的東西,你不斷地渴望能夠享有它們。幾乎每個正常的成年人都需要的是:

一、身體健康和生命延續;

二、生存所必需的食物;

三、睡眠;

四、金錢及能買得到的東西;

五、長壽;

六、性的滿足;

七、天倫之樂;

八、做重要人物的感覺。

萊恩哈特夫人也曾告訴過我,一位聰明活潑的少婦為了獲得顯要感突然裝起病來。萊恩哈特說:“總有一天,這個人將不得不面對這一現實,那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將逐漸衰老,而且永遠都不會結婚。她的未來將是一片荒涼和寂寞,她已經沒什么希望了。”

“整整10年,她就那樣一直躺在她的床上,由她那年邁的母親在樓梯上艱難地爬上爬下,端茶倒水地服侍她。終于有一天,這位年邁可憐的老母親積勞成疾,離開了人世。這個裝病的女人傷心了幾個星期之后,不得不爬起來,穿上衣服,重新開始生活。”

人為什么會如此癲狂呢?

恐怕沒有人能夠回答這樣籠統的問題。不過,我們知道有些病,例如梅毒,會摧殘破壞腦細胞,從而造成癲狂。其實,大約有一半的精神病是由于生理原因而造成的,如腦部受損傷、醉酒、中毒,以及軀體受到創傷。但另外一半患上癲狂病的人在腦細胞等機體上并沒有明顯的毛病。對這些人死后所進行的尸檢中,即使用最高倍的顯微鏡檢查他們的腦部神經,也很難查出什么問題,他們的腦部神經和我們的一樣健全。這是令人惶恐不安的。

那么,為什么這些人會癲狂呢?

最近我帶著這個問題去向一所瘋人院的首席醫師請教。他對瘋狂這方面的知識很有研究,得過最高的榮譽以及最了不得的獎章。他坦白地告訴我,他也不知道為什么這些人會發瘋,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不過他倒是說,許多發瘋的人在瘋人院中找到了他們在現實世界難以獲得的重要人物感覺。

“我們這里有一位病人,她的婚姻很不幸。她要的是愛、性的滿足、子女和社會上的地位,但生活毀滅了她對所有這一切的希望。她的丈夫不愛她。他甚至拒絕跟她同桌吃飯,并強迫她把飯菜端到樓上他的房間里給他吃。而且她沒有子女,也沒有社會地位,因此,她發瘋了。”

“而在她的想象中,她跟她的丈夫已離婚,恢復了她原來的姓氏。她現在相信自己已嫁給一名英國貴族,堅持讓別人稱她為史密斯夫人。至于子女,每天她都會幻想得到了一個新的嬰兒。當我每次去看她時,她都會說:‘醫生,我昨晚上生了個孩子。’”

殘酷的現實曾經使這個女人生活中所有美妙的夢幻變成泡影,然而在癲狂的狀態中、在想象的那充滿燦爛陽光的美麗海島邊,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所有的希望之船都駛入港灣,任憑風吹雨打也不動搖。

你認為這很可悲嗎?唉,我可不知道。不過她的醫生對我說:“就算我能治好她的癲狂癥,我也不愿那樣做。因為她現在過得很快樂。”

整體來說,那些精神失常的人比我們正常人要更快樂,甚至有許多人更愿意裝瘋而從中取樂。為什么他們不能這樣呢?你看,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已經超越了現實世界。他們可以開給你一張100萬美元的支票,或為你開一封去拜見亞加可汗的介紹信——總之,他們在自己創造的夢境中找到了那種渴望得到的成為重要人物的感覺。

試想,如果有人渴求顯要感,甚至為此變成了瘋子,那么我們在他還沒有癲狂之前,給予他真誠的贊許,將會創造出什么奇跡呢?

用真誠與熱情暖化他

為什么要通過閱讀這本書,來知道該如何獲得朋友呢?為什么不研究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偉大的結交朋友者的技巧呢?他又是誰呢?

當你明天走在街上很有可能就會碰到它。當你走到與它相距10英尺的地方時,它會開始搖尾巴。如果你停下來拍撫它,它就會在你的身邊跳來跳去,讓你知道它有多喜歡你。而且你知道它這種熱情表現的后面,并沒有隱藏其他的動機:它并不是要賣給你一塊地產,也不是要跟你結婚。

你有沒有想過,狗是不是唯一不需要為生活而工作的動物呢?母雞需要下蛋,母牛需要產奶,金絲雀需要唱歌。而狗只需要給你友愛,就可以使它的生活有所依靠。

在我5歲時,我父親用50美分給我買了一只小黃毛狗。我叫它蒂比,它是我童年時代的陽光和樂趣之源。它每天下午4點半左右就會坐在前廊,用它那美麗的眼睛靜靜地注視著屋外,只要一聽到我的聲音,或看見我搖晃著飯盒穿過矮樹林時,它就會像箭一般地飛奔過來,氣喘吁吁地跑上小山,又跳又叫地來迎接我。

蒂比和我做了5年的好朋友。可是在一個悲慘的晚上,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那個晚上,在離我僅有10英尺遠的地方,它被電擊死了。蒂比的死,對我的童年時代來說,是一個難以釋懷的悲劇。

蒂比,你從來都沒有讀過心理學,你也不必去讀。你可以通過你的直覺掌握這點。

如果一個人真心關懷別人的話,那么他在兩個月內所結交的朋友,要比一個總想讓別人關心他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讓我再重復一遍:你如果關心別人的話,在兩個月內所交上的朋友,就會比一個需要別人關心他自己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不過你和我都知道,有些人就是一輩子都無法醒悟過來,總是想讓別人對他們表示關心。

當然,這種方法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并不對別人感興趣。他們只關心自己——無論是在清晨、中午,還是在晚餐后。

紐約電話公司曾對電話中的談話內容作了一項詳細的研究,以此來了解哪一個詞最常在電話中被提到。我想你已經猜到了吧,那就是第一人稱的“我”。在500次電話談話中,這個詞曾被用過3990次。

當你看到一張包括你在內的合影時,你會先看誰呢?

假如我們只是為了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永遠不會有許多真摯而誠懇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這種方式交來的。

已故的維也納著名心理學家亞佛·亞德勒,在他所著作的《生活的意義》一書中寫道:“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于這種人。”

或許你讀過無數關于心理學方面的書,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比這句話對你和我更重要的了。我并不喜歡重復,但阿德勒這句話意義實在太深遠了,所以我希望重錄于下:

“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損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于這種人。”

蘇曼·海克夫人曾對我說,即使生活中充滿了饑餓與傷心,即使生活中充滿著如此多的不幸,使她有一次差點殺死她的孩子,也差點自殺,盡管如此,她還是堅持著唱了下去,最終使她的歌唱事業因技藝驚人而達到頂峰,直至成為最著名的瓦格納作品演唱家。而她自己也承認,她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她對別人具有極大的熱情。

通過個人的經驗,我已經發現,如果一個人真誠關心他人,就能夠獲得即使是美國最忙的人的注意,獲得注意、時間與合作。就讓我舉例說明吧。

多年以前,我在布魯克林文理學院開設小說創作課。我們打算邀請一些知名且十分忙碌的作家,例如凱瑟琳·諾里斯、凡尼·赫斯德、伊達·塔貝爾、亞伯·德恩、盧伯·休斯等其他作家,到布魯克林來把他們的寫作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給他們寫信,述說了我們對他們作品的羨慕,深切地希望能獲得他們的指導、忠告和學習他們成功的秘訣。

所有的這些信件都由大約150名學員親筆簽名。我們說,我們知道他們很忙,忙得沒有時間準備演講稿。因此,我們在信里面附上了一串關于他們自己和寫作方法的問題,請他們回答。他們喜歡我們那樣做,我們做得如此周到,誰會不喜歡呢?因此他們都特意從家里趕到布魯克林,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我曾以同樣的方法邀請到了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任期內的財政部長李斯力·肖,塔夫脫總統任期內的司法部長喬治·威格爾沙、威廉·拜倫、富蘭克林·羅斯福,以及其他許多大人物到我的演講班來,跟學生們談一談。

任何人——無論是屠夫、糕點師,還是寶座上的君王,都會喜歡那些對他人表示尊重的人。就讓我們以德國皇帝為例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大概算得上世界上最受輕視的人,因為即使是德國本國的公民,都在他為了茍且偷生而打算逃亡荷蘭時反對他,對他憤恨至極。

成千上萬的人都希望把他手足撕裂,或釘在火刑柱上燒死他。在這民意之怒火難以抑制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子給這位德國皇帝寫了一封簡單而誠懇的信,信中充滿了仁愛和欽佩。這個小孩子說不管別人是怎樣想的,他都永遠希望敬愛的威廉做他們的皇帝。

他的信深深打動了德國皇帝,于是他邀請這位小朋友來看他。這個孩子來了,他母親也來了——最后,德國皇帝娶了她。這個小孩根本就沒有必要去讀一本如何交友以及如何影響他人的書,因為在他的天性當中本來就具有這一切。

如果我們想要交朋友的話,我們就應該挺身而出,去為別人效勞——去做那些需要花時間、精力、誠心和思考的事。當溫莎公爵愛德華還是英國王儲的時候,他就安排好日程,計劃著到南美去旅游。他在啟程以前,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和學習西班牙語言,以便他能夠用該地語言發表公開演講。南美人也因此而喜歡他。

多年以來我一直都在打聽朋友們的生日。怎樣打聽呢?雖然我一點也不相信星象學,但是我會先問對方,是否相信一個人的生辰跟一個人的個性和性情有關系,然后我再請他把他的生日告訴我。舉例來說,如果他說11月24日的話,我就一直對自己重復地說,“11月24日,11月24日。”等他一轉身,我就立即把他的姓名和生日記下來,事后再轉記在一個生日本子上。

在每一年的年初,我就把這些生日標明在我的日歷上,因此它們能夠自動地引起我的注意。當某人生日時,就會收到我的信或電報。效果多么驚人!我常常是世界上唯一記得他們生日的人。

我們想要交朋友,就應該以高興和熱誠去對待別人,這樣你將會獲得最真摯的友誼。當別人打電話給你時,就利用同樣的“心理戰術”。你和他說話的聲音要顯示出你是多么高興他打電話給你。

紐約電話公司開了一門課,訓練他們的接線生說“請問您要撥幾號”時,隨口帶出“早安,我很高興為您服務”。我們以后接電話的時候,也應該記住這一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政和县| 太仆寺旗| 日喀则市| 寿阳县| 德阳市| 化隆| 石首市| 西盟| 广昌县| 堆龙德庆县| 萨迦县| 讷河市| 固原市| 大兴区| 万源市| 禄劝| 长治市| 西乌珠穆沁旗| 瑞丽市| 水城县| 始兴县| 娄底市| 密山市| 乡宁县| 南充市| 克拉玛依市| 万安县| 梁平县| 诸暨市| 盐山县| 新津县| 宜章县| 湘潭市| 婺源县| 东光县| 邵阳市| 青川县| 阿巴嘎旗| 山东省|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