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貞觀小斷》

“貞觀”者,唐太宗之年號也;“小斷”者,后代史學家之批評也。——此余家所藏一小冊子之題名也。

余家所藏之明刊本《貞觀小斷》,不著撰人,亦不見諸家藏目,分量雖小,而語氣極大。論貞觀之治者,有宋孫甫之《唐史論斷》三卷,但不如此書之簡而賅,小而有趣。此書文字,淺顯而雅,最易提醒初學者之史學興味。余兒時不喜閱讀史鑒而嗜小說,后得王船山《讀通鑒論》,始知讀史,始知史勝于小說也。他日倘有機緣,余當覆印《貞觀小斷》以為史評啟蒙。茲先說明本書之“構造”,再引用一事,以見其文字。

《貞觀小斷》全書三十一葉,載三十八事。每事有一批評(即本書之主體)。茲舉一例如下:

(甲)史事

(貞觀二年)上曰:“為朕養民,唯在都督刺史。朕常疏其名于屏風,坐臥觀之。得其在官善惡之跡,皆注于名下,以備黜陟??h令尤為親民,不可不擇?!蹦肆顑韧馕迤芬陨希髋e堪為縣令者,以名聞。

(乙)批評

斷曰,太宗誠知致理之本,然此乃天子下行宰相之事,失大體矣。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豈暇及此乎?故人主之責,惟在修身以擇相耳,馀不敢知也。使三公六卿各舉其職,何患刺史縣令不得其人?


此“侮蔑”唐太宗之詞也。唐太宗姓李,名世民,高祖之次子。隋末天下大亂,太宗勸高祖舉兵,征服四方,成一統之業,封為秦王。建成元吉死,立為太子。即位后,銳意圖治,寬刑整武,去稅輕賦,海內升平,域外來附。當時賢相有房玄齡、杜如晦;諫臣有魏徵、王珪;名將有李、李靖。在位二十三年(自公歷六二七至六四九年),年號“貞觀”,廟號“太宗”。

正史無不贊譽唐太宗者,但《貞觀小斷》作者,對此英明之主,全是譏諷語。茲隨便再錄二事以明之:

(一)掇食蝗蟲

(甲)史事?!軆扔谢?。上入苑中,見蝗,掇數枚,祝之曰:“民以谷為命,而汝食之,寧食吾之肺腸?!迸e手欲吞之。左右諫曰:“惡物或成疾?!鄙显唬骸半逓槊袷転?,何疾之避?”遂吞之。是歲,蝗不為災。

(乙)批評。——斷曰,蝗害稼穡,誠為可惡。然茍能側身修德,清問下民,求其所以致災之由,與其所以御災之術,雖不掇食,將不為災。今曰“寧食吾之肺腸”,竟不避疾而吞之,——是以稼穡果重于吾之肺腸也,豈人情乎?倘因是遂致殞身滅性,何異死于巖墻之下?天下失其所賴,所喪為益多矣。太宗固切于憂民,然三代哲王所為,似不如此;蝗不為災,蓋他道有以致之,不系乎此也。

(二)稱天可汗

(甲)史事?!囊木L詣闕,請上為天可汗。上曰:“我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稱“萬歲”。是后以璽賜西北君長,皆稱“天可汗”。

(乙)批評。——斷曰,人主之有稱號,所以辨華夷,正名分,一體統,肅觀聽,不可不慎也。今有賤夫于此,無故加之以禽獸之號,則必艴然而怒。夷狄者,禽獸之與鄰,太宗以萬乘之尊,冒其號而不以為恥何哉?蓋其震而矜之之心,有以張之也。


最末言《貞觀小斷》之版刻、行格、題跋、藏印:

書系明刊白口本,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單欄,行間有直格,無圈點。第一葉有“獨山莫氏銅井文房”“莫棠所藏”兩印記。舊封面有莫棠題“貞觀小斷”四大字(見下圖)。

“獨山莫氏銅井文房”印

“莫棠所藏”印

又手跋兩則,茲轉錄如后:

(一)“此書名甚新,豈明人以宋孫氏《唐史論斷》改為耶?”

(二)丙寅五月在上海冷攤買此,異其名也。疑為孫氏書節出,頃檢對絕非。書系明刻而有補版,其字體當在明中葉以后。讀一過,決為明人撰,而未著名氏,終疑為摘本也。姑記以志陋,俟再考之。(莫棠,字楚生,獨山人,莫子偲之侄也,其書齋之名曰“銅井文房”。)

三十二年二月十六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庆阳市| 灵璧县| 商河县| 朝阳区| 龙海市| 南漳县| 鹤峰县| 陆河县| 嘉鱼县| 龙川县| 辽中县| 濮阳县| 高安市| 绥芬河市| 西乌| 楚雄市| 萨迦县| 临武县| 栾川县| 永清县| 雷山县| 胶南市| 芒康县| 新丰县| 逊克县| 望谟县| 龙江县| 慈溪市| 彭州市| 盘山县| 景德镇市| 旺苍县| 磴口县| 鹤壁市| 巴东县| 通许县| 民县| 石柱| 华池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