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懂禮儀,說不好祝酒詞
- 實用口才大全:祝酒詞 應酬語 場面話
- 盛安之
- 3894字
- 2017-11-23 14:48:03
祝酒,既是一個人口才技能和語言藝術的展現,也是一個人思想修養、風度氣質的表露。酒會開始時第一杯酒怎么敬,高潮時怎么敬酒,進入尾聲時怎么敬酒;怎么向長輩敬酒,怎么向晚輩敬酒,怎么互相敬酒;祝酒時的表情和舉止要注意哪些,都是有一定的禮儀講究的。掌握酒會相關禮儀,說話彬彬有禮,舉止大方得當,祝酒才能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不可不知的祝酒禮儀
敬酒也就是祝酒,是指在正式宴會上,由主人向來賓提議,以某個事由而飲酒。在飲酒時,通常要講一些祝愿、祝福之類的話,甚至主人和主賓還要發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祝酒詞內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詞,就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不能因此影響來賓的用餐。祝酒詞適合在賓主入座后、用餐前開始,也可以在吃過主菜后、甜品上桌前進行。
在飲酒特別是祝酒、敬酒時進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可以是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在場的人。提議干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帶微笑,目視其他在場來賓,特別是自己的祝酒對象,同時嘴里說著祝福的話。
有人提議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說完“干杯”后,將酒一飲而盡或適量飲用。然后,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才算結束。
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于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對方碰杯,當你離對方比較遠時,完全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代勞。如果主人親自敬酒干杯后,要求回敬主人,可和他再干一杯。
如果因為生活習慣或健康等原因不適合飲酒,可以委托親友、部下、晚輩代喝或者以飲料、茶水代替。作為敬酒人,應充分體諒對方,在對方請人代酒或用飲料代替時,不要非讓對方喝酒不可,也不應該好奇地“打破砂鍋問到底”。要知道,別人沒主動說明原因就表示對方認為這是他的隱私。
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檳酒,并且不能越過身邊的人和其他人祝酒干杯。
敬酒的舉止要求
敬酒分為正式敬酒和普通敬酒。
正式敬酒是指宴會一開始的時候,主人先向大家集體敬酒,并同時說正式的祝酒詞。
這種祝酒詞內容可以稍長一點,但也就在五分鐘之內完成。無論是主人還是來賓,如果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向集體敬酒,就要求首先站起來,面帶微笑,手持酒杯,面向大家。當主人向集體敬酒、說祝酒詞的時候,所有人應該一律停止用餐或喝酒。主人提議干杯的時候,所有人都要端起酒杯站立,互相碰一碰。
按國際通行的做法,敬酒不一定要喝干,但即使平時滴酒不沾的人,也要拿起酒杯抿上一口走走形式,以示對主人的尊重。除了主人向集體敬酒,來賓也可以向集體敬酒。來賓的祝酒詞可以說得更簡短,甚至一兩句話都可以。比如:“各位,為了我們的共同事業,干杯!”平時涉及禮儀規范內容更多的還是普通敬酒。
普通敬酒就是在主人正式敬酒之后,各個來賓和主人之間或者來賓之間可以互相敬酒,同時說一兩句簡單的祝酒詞或勸酒詞。
別人向你敬酒的時候,要手舉酒杯到雙眼高度,在對方說了祝酒詞或“干杯”之后,再喝。喝完后,還要手拿酒杯和對方對視一下,這一過程才結束。敬酒的時候還要特別注意,無論是敬的一方還是接受的一方,都要注意因地制宜、入鄉隨俗。在中餐里,主人親自向你敬酒干杯后,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回敬的時候,要右手拿著杯子,左手托底,和對方同時喝。干杯的時候,可以象征性地和對方輕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過大,非聽到響聲不可。出于敬重,可以使自己的酒杯略低于對方酒杯。如果和對方相距較遠,可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碰杯。
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用來敬酒、干杯的酒,一般都用香檳,而且只是敬酒不勸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還不可以越過自己身邊的人和相距較遠者祝酒干杯,尤其是交叉干杯。
宴會上第一杯酒的敬法
為什么要提第一杯酒呢?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宴會上的第一杯酒同樣很重要。千言萬語融于酒,千杯百盞還要看開頭。第一杯酒往往能為整場宴會定下基調,開頭順暢,接下來也就順暢了;開頭不順暢,之后氣氛也就不太容易調動。那么怎樣才能開好這個頭呢?要根據不同場合進行不同的分析。
第一,商務酒場合。這里又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雙方首次相見,尚未開始會談,宴會中都想讓對方多喝一些,己方少喝一些,以便在會談時更主動一點,同時這個宴會也是在互相摸底,舉杯祝酒也是互相試探的過程,因此,祝酒時既要熱情有度,又不能與來賓拼酒,以免來賓反感,影響正式會談;第二種情況,交往雙方感情融洽,宴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進感情,那么祝酒就可以表現得比較輕松、隨便;第三種情況是彼此在商務宴會前僅僅是一般的關系,需要通過這次酒宴來增進感情,那么,祝酒時一定要有大家風范,盡地主之誼,讓客人盡興,這樣才能為以后的會談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莊重正式的外務酒場合。第一杯酒不但要禮貌有加,而且必須注意來客的身份、國籍、風俗習慣等。祝酒既要體現應有的熱情,又要不卑不亢,絕不能強人所難。
第三,家宴上,一般是主人舉杯,由晚輩向長輩敬酒,親友間的歡宴由年長者先行舉杯,或由召集者先行舉杯。
第四,喜宴、慶典宴,祝第一杯酒時就要體現出宴會的主題、主人的盛情和對來賓光臨的歡迎。
第五,如果只是友人小酌,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祝酒詞越實在、貼切,越能讓人感到親切,越能讓人開懷暢飲。
宴會上如何互相敬酒
一般的宴會,主人敬酒后由主賓舉杯,作為禮儀性的回敬,然后宴會便進入敬酒階段?;ハ嗯e杯就要注重以情祝酒,將熱切感人的話語融入杯中獻給來賓。相互敬酒只是宴會的開始階段,需要熱情洋溢的祝酒詞配合。
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如果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以免尷尬。
概括來說,敬酒的對象,有兩種順序。一是尊者為先,一是出手為序。
所謂尊者為先,就是去一桌敬酒時,得從地位最高、或年齡最長、或遠來的客人敬起表示尊重,然后順時針方向敬。所謂出手為序,則是當同桌人地位年齡相當時,就從自己的右邊第一位開始敬起,反時針方向依次敬酒。
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只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難為情。
酒宴進入高潮時如何祝酒
當酒宴進行到高潮,主賓之間感情越來越深厚,氣氛越來越和諧的時候,東道主仍需盡地主之誼,祝酒助興。當然,這時祝酒不能強人所難、逼人狂飲,只是借酒盡到祝酒盡歡的情意。
這時候的祝酒詞,要說一些雙方感興趣的、能夠增進友誼的經歷或趣聞逸事,以活躍氣氛。
比如,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接待尼克松的宴會上,賓主雙方正式祝酒之后,尼克松總統和周恩來總理談起了茅臺酒。尼克松說:“我在書中曾讀過這樣一段故事,說紅軍長征途中攻占了生產茅臺酒的茅臺鎮,把鎮里的茅臺酒全喝光了?!敝芏鱽碚f:“長征路上,茅臺酒是被我們看作包治百病的萬應良藥,用來洗傷、鎮痛、解毒、治傷風感冒。”聽到這里,尼克松馬上舉杯說:“讓我們為這‘萬應良藥’干杯!”
酒宴進入尾聲時如何祝酒
此時祝酒,無論是商務活動的宴會還是友人之間的聚會,都必須要把握住酒飲微醉這個度。需要牢記的幾點是:外事活動的宴會應“敬酒不勸酒”;商務活動或親友便宴應掌握“勸酒不拼酒”,絕不硬勸硬灌。在這個前提下,如果仍然需要祝酒,就得應用即景生情、靈活多變的祝酒詞。
酒宴越是到了臨近結束,敬酒就越發困難。所以要想敬酒成功,只有依靠標新立異、新穎別致的祝酒詞才能出奇制勝,收到凝聚萬般情的效果。這時不妨以菜肴的名字表達祝福,既隨機應變,又幽默自然。這樣,氣氛也不錯。
酒桌上要遵守的規矩
酒桌,酒桌就必定言酒。如果自己確實不能喝酒,那么就別開始第一口,自己在一旁悶頭吃菜去。如果自己要喝,那么就爽快些,別磨磨唧唧的。接下來,就要給大家講一些酒桌上不可不知的規矩!
規矩一,有這么一句話,“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規矩二,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話),免得別人罵你虛偽,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出來。
規矩三,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
規矩四,韜光養晦,學著深藏不露,切忌一開始就表現出自己特能喝的樣子。要知道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啊。
規矩五,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規矩六,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領導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
規矩七,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于別人。當然,如果自己是領導就除外了。
規矩八,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規矩九,碰杯,敬酒,要有說辭,絕不能悶頭喝。
規矩十,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規矩十一,如果在酒桌上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
規矩十二,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熱情過頭自己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倒到最后剛好沒酒了又該如何是好呢。
規矩十三,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
規矩十四,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面子,不管領導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