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不像英雄的英雄

  • 心理劉備
  • 陳禹安
  • 3030字
  • 2017-11-15 14:09:56

就在劉備擔任平原相的時候,天下的形勢再次發(fā)生了巨變。

司徒王允巧用美人計,離間誘引呂布刺殺了暴虐橫行的董卓。董卓的部將李榷、郭汜等人興兵作亂,殺了王允,控制了漢獻帝。顛沛流離的漢獻帝剛脫虎口,又落狼吻。這時,青州黃巾,聚眾百萬,再度發(fā)難。李榷聽了朱雋建議,宣召曹操去青州掃黃。曹操借勢而起,大破黃巾,將其精銳收編為三十萬“青州兵”,從此有了起家之本。他占據了兗州,大肆招攬文武人才,雄霸一方。

曹操發(fā)跡后,派人去接父親曹嵩及一家老小,到兗州安住。路過徐州時,徐州刺史陶謙有意示好曹操,專派校尉張闿護送。不料張闿見財起意,將曹嵩全家四十余口盡數殺了,卷財而遁。

曹操聞訊后,痛徹心扉,將帳記在陶謙頭上,立即發(fā)動大軍,橫掃徐州。陶謙不敵,屬下別駕從事糜竺建議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救。

孔融與陶謙一向交好,正想出兵,不料管亥率黃巾余眾十余萬前來,向孔融借糧一萬石。孔融當然不借,管亥就將北海團團圍住。孔融派將出戰(zhàn),卻被管亥斬了。孔融坐困愁城,一籌莫展。

正在危急之際,壯士太史慈殺透重圍,主動入城來見孔融。原來,他在外避難之時,家中獨居老母曾得孔融接濟照顧。太史慈剛剛歸家探母,得知孔融被圍。出于互惠的壓力,太史慈之母就讓兒子去為孔融效力,以作回報。

太史慈勇武過人,主動提出愿意帶兵一千,出城廝殺。但孔融不知他虛實,不敢貿然行事。太史慈一再請求說:“如果不能幫助太守解圍,我也無顏回去見家中老母。”

孔融想了想,對他說:“我聽說劉備就在離此不遠的平原縣,此人是當世英雄,如果能請他前來援助,內外夾攻,就可以解圍了。”

孔融將劉備稱為當世英雄,話雖是這么說,其實他并不怎么看得起劉備。孔融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但很多人,尤其是現代的人們,受制于“孔融讓梨”這一廣為流傳的故事所蘊含的刻板印象,而誤將他當作了一個謙恭禮讓的人。

孔融十歲的時候,想去拜謁當時的名士李膺。可是,李膺的架子很大,如果不是知名人士,根本不予接見。孔融去了,對看門人說:“我是李家的世交。”看門人一聽,不敢怠慢,立即通報。李膺見了他,卻根本不認識。李膺問他:“請問你和我有什么交情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友之誼,所以,我和你是累世之交呀!”李膺見這個小小孩童如此聰明伶俐,大為驚奇。旁邊正好還有一位名士、太中大夫陳煒在場,李膺夸贊孔融,陳煒就開玩笑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你小的時候聰明,大了就未必聰明了。孔融應聲答道:“如君所言,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頓時噎得陳煒說不出話來。

這個故事固然展露了孔融的聰明勁兒,但也透露了他絕非謙遜之輩。孔融出身名門,幼得大名,一路光輝燦爛地成長,自然就養(yǎng)成了他放言無忌,目無余子的性格(孔融最終也因為自己的狂放言行而被曹操所殺)。這樣的一個孔融,怎么可能看得起一事無成,僅靠一個虛頭八腦的“漢室宗親”上位的劉備呢?

那么,孔融又為什么要說劉備是當世英雄呢?

這主要還是沾了關羽的光。孔融心目中真正的當世英雄不是劉備,而是關羽。當初十八路聯軍討伐董卓時,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神奇一幕牢牢印刻在了孔融的腦海里。這也是他不想借重太史慈殺賊,而是要他去向劉備求救的原因。孔融覺得,只要關羽一到,必然是“手到賊除”。

太史慈拿了孔融的親筆書信,突圍而出,去見劉備。

一路上,太史慈一直在犯嘀咕。他本人和劉備素不相識,也沒有聽說過他的英雄名聲,而從孔融的話中也可以聽出他和劉備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交情。劉備肯不肯答應一個素昧平生的人的求救,拿出自己最寶貴的兵力資源來援助另一個不甚相干的人呢?

不過,太史慈一想到孔融說劉備是“當世英雄”,多少放了點心。太史慈一向以“英雄”自許,而一個英雄,必然應該像他本人那樣,急人之難,毫不猶疑,拔刀相助,不求回報的。(虛假共識效應在太史慈身上發(fā)揮效力了)

太史慈趕至平原,見到劉備,簡單訴說了緣由,并將孔融的親筆書信呈上。劉備沉吟不語,打開書信看畢,默然半響,才淡淡地問道:“你是何人?”

這四個字甫一出口,太史慈的心就涼了半截。劉備的做派和孔融口中的“當世英雄”可也差得太遠了吧!

但是,劉備也有他的苦衷。

首先,他和孔融并無深交,更是從未與孔融書信來往。幾年前共伐董卓時,孔融并不曾拿正眼看過他。此刻太史慈送來的這封信,焉知不是偽贗之作?

其次,他和太史慈并不相識,焉知太史慈不是故意前來行詐?

第三,劉備的這點家當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公孫瓚的,劉備怎能擅自做主?要知道,亂世中,兵力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貿然出兵援助他人,一旦失敗,怎么向公孫瓚交待呢?

但劉備的這一遲疑,卻給太史慈留下了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有孔融的“英雄”定論在先,太史慈對劉備的預期是很高的。預期越高,失望就越大。太史慈眼看大事要黃,急中生智,借著劉備的問話,說:“我是東海的一個平頭百姓,與孔融非親非故,也不是他的鄉(xiāng)黨。只是不忍看到孔北海被黃巾禍害,激于義憤,這才替他到您這里求救。孔太守和我,雖然與您素不相識,但早就聽說您的仁義之名,一定能夠救人于危難之中,所以我才干冒奇險,突圍前來,冒昧向您求救,請您明察!”

太史慈的這番話,隱藏著一個極為巧妙的說服策略。這就是“中間立場策略”。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立場與他的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太史慈作為孔融的使者,其立場應該和孔融完全一致。但太史慈卻將自己與孔融巧妙地分割開來,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不相干的第三者,即“中間立場”。這樣,太史慈就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來向劉備求救的,太史慈的行為就是見義勇為之舉。一個和孔融沒有利益關聯的第三者,都能夠以道義之名,冒死突圍前來向劉備求救,那么,有著“仁義”名聲的劉備又該怎么做呢?

答案不言自明。

劉備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有了“仁義”之名,并且還名聞天下。但沒有一個人愿意拒絕這樣的名聲。這正是劉備一向來最希望擁有的名聲,而且這還是名聞四海的孔融所說的(太史慈所說的話都被劉備理解為孔融之語)。劉備聽了,頓時覺得熱血沸騰,正容答道:“孔北海也知道這世上有個劉備嗎?”立即吩咐關羽張飛,點起三千人馬,趕往北海求援。

事實上,孔融對太史慈之母有恩,太史慈必須要回報孔融。兩者之間是有利益關聯的。太史慈雖然沒說假話,但他巧妙隱藏了他和孔融之間的恩惠回報關系,將自己包裝成不折不扣的“中間立場”。如果太史慈將這些背景如實說出,勢必會影響說服的效力。

太史慈就這樣利用“中間立場策略”,成功地取信于劉備,完成了求援的重任。但劉備最后所說的這句話,一下子暴露了劉備的“非英雄”、“不自信”的底色,從而加重了太史慈對劉備的不屑感。

在太史慈看來,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不會為任何強權、重譽所折腰的。如果前來求救的不是孔融,如果孔融不是享譽四海的名流,你劉備是不是就不會深受感動,是不是就不會拔刀相助了呢?這樣的劉備,顯然不符合太史慈對“英雄”的定義。

劉備是個非常擅長搞關系,延攬人才的人。大多和他有過接觸的人,往往被他的魅力吸引而心甘情愿地追隨于他。比如他的兄弟關羽和張飛,還有公孫瓚手下的驍將趙云,無不如此。這太史慈也是一員猛將,卻因在特殊的情境下與劉備交往而形成了不良的第一印象。而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難改變的。這也導致劉備錯過了太史慈這個難得的人才。太史慈最終和英武過人的孫策惺惺相惜,一見傾心,成了東吳的悍將。

劉關張與太史慈率兵趕至北海。果然如孔融事前所料,關羽輕松斬了管亥,北海之圍輕松而解。

心理感悟:英雄的成色中容不得任何一點猶豫的雜質。

中間立場策略采取不相干的第三方立場,有利于撇清利益干系,增強說服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称多县| 潢川县| 蒙自县| 辉县市| 泸定县| 夏河县| 崇信县| 紫云| 满城县| 库伦旗| 庆城县| 区。| 杂多县| 吴桥县| 长治市| 阜宁县| 榆林市| 买车| 连平县| 卢湾区| 和政县| 清远市| 维西| 莱州市| 中牟县| 穆棱市| 金塔县| 浙江省| 石城县| 密山市| 中卫市| 于田县| 柳林县| 祥云县| 荆门市| 临汾市| 城口县| 应用必备| 随州市|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