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祛寒濕看這本就夠
- 吳中朝
- 409字
- 2019-01-02 22:46:15
腰和腳是寒濕入侵的前沿,宜常灸
“寒從腳入,濕從腰入”,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腰和腳的保暖,對于體有寒濕的人來說,更要經常艾灸這兩個部位。
◆常灸腰腹部
腰位于身體的正中間,圍繞在肚臍四周,上有脾胃、下有腎與膀胱,因此起到了樞紐的作用。若飲食生冷、陽氣不足、運化受阻,無論脾胃、腎、膀胱任何器官出現問題,濕邪首先侵犯的必是腰腹,所以需常灸腰腹部來達到養生目的。
方法 灸腰腹部位的氣海穴、關元穴、腎俞穴、大腸俞穴、膀胱俞穴等。每穴10~15分鐘。
功效 健脾補腎、運化水濕、助脾運、補腎精。

◆常灸下肢
從五行來看,心屬火,腳位于距心臟最遠的地方,又處于身體的最底處,血液從心臟被擠壓出來,待運行到下肢時,心臟所輸出的能量已經衰減至最低,氣血流動的速度也逐漸緩慢,所以腳部便成為人體陽氣最弱的地方,需要常灸。
方法 灸腳部的申脈、至陰、太溪、太沖、然谷、隱白等穴。每穴5~10分鐘。
功效 益氣壯陽、散寒通絡、振奮陽氣。使人精力充盈、氣血旺盛、無病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