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商賈之禍
- 長安韶華
- 星柒
- 2078字
- 2017-11-06 10:10:57
夜路難走,周承昀一行人行至曹州已是凌晨,顧不上歇息,一行人浩浩蕩蕩便停在了曹州知府府衙前。
曹州知府劉清明尚在睡夢中,聽聞下人來報睿王駕到,顧不上梳洗,急匆匆地套上衣冠便迎了出去。
周承昀一行人的衣衫已經被澆得透心涼,此刻雨還是沒有停歇的跡象,雖說趕了一夜路極為疲累,可當看到曹州寧靜的清晨,心中便甚是安慰。
劉清明出了府衙大門,見到了周承昀,也顧不上下人撐的傘,毫不猶豫地跪在了濕漉漉的石板上。
“下官曹州知府劉清明參見睿王!”
周承昀微微頷首,說道:“起來吧,本王怕曹州百姓受難,連夜趕路,你先安排后廚熬上姜湯。”
劉清明急忙點頭,轉頭對身后的下人吩咐道:“趕快吩咐后廚煮上一大鍋姜湯,給遠道而來的兄弟們驅驅寒氣。”
陸韶華抖了抖衣服上的水,忍不住打了個噴嚏,周承昀見狀,關切地問到:“是不是受寒了,有沒有覺得不舒服?”
劉清明見周承昀如此關切身后這位年輕后生,這才打量起了陸韶華。周承昀雙眉緊蹙,一臉不悅地說道:“這位是戶部尚書陸文德的幼女陸韶華,此次奉詹公之命前來齊魯與本王一同賑災。”
“原來這便是那位名震天下的桃花君,詹公高徒,失敬失敬。”劉清明向陸韶華行了禮,接著說道,“陸姑娘,不如先去府衙內歇息,換身干凈衣裳,喝口姜湯御寒。”
陸韶華像年輕男子一般對劉清明行禮作揖:“多謝劉大人。”
劉清明急忙領著眾人往府衙內走去,入了府衙后院,又是安排下人煮姜湯,又是準備早飯,又是給眾人安排房間替換濕衣服,忙的不亦樂乎。
收拾停當后,姜湯和早餐都已經做好,周承昀陸韶華的早餐被安排在了正房,侍衛們則被安排在了偏房。
早餐只是簡單的清粥咸菜和姜湯,劉清明略有些尷尬,陸韶華倒沒覺得有什么,能有一碗熱姜湯她已經很知足了。
周承昀顧不上吃早餐,心里關切的是曹州百姓的近況,急忙詢問道:“曹州如今的情況你大概說下。”
劉清明不敢怠慢,立刻接茬回應道:“回殿下的話,曹州早已向百姓分發了種子,待雨停了之后便可以播種,先前懿王的賑災糧來的及時,最艱難的時刻已經安然度過,如今最大的問題倒不是糧食,而是糧價。”
周承昀尚未發問,陸韶華卻搶先問道:“糧價?這又是從何說起?”
劉清明面露難色,憤憤不平:“這卻是商賈之害了,按說今年齊魯的旱災不至于鬧成這般,這商賈見天旱,早早地屯了糧坐地漲價,如今這曹州城內一斗米比金子還要金貴,下官早已勒令那些商賈恢復原價,可誰知那些商賈卻用閉市來威脅下官,下官無奈便抓了些領頭的,但此風已長,難以平復。”
“商賈之亂稍后再談,本王且問你,曹州管轄范圍內百姓的傷亡情況可曾做過統計?如果不是本王及時趕到,曹州百姓又要餓死多少,做官,不是讓你坐在縣衙里當擺設,出了事不想辦法自己解決,只會向朝廷訴苦,本王建議你還是辭官讓賢吧。”
周承昀聽到劉清明完全不提百姓受災情況,只是在那里訴苦,頓時便血氣上涌,說的話也十分不客氣。
劉清明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大喊冤枉:“殿下明察,懿王行事下官豈敢妄加議論,懿王是朝廷派下來的,下官以為是朝廷之意。”
“什么叫朝廷之意?你也做了這么多年父母官,你怎么就覺得朝廷會以旱災為借口屠殺手無寸鐵的百姓?齊魯發生了這么大的變故,你為何不上報?”
面對周承昀的斥責,劉清明的后背已冒起了冷汗,懿王屠殺百姓之事他知情不報,的確有無法推諉的責任,又豈是一句不知能夠說得清楚。
“不要用懿王脅迫了你的家人威逼你隱瞞實情這樣的借口來敷衍我,知縣說這樣的話本王信,你劉清明說這樣的話本王可不信,劉家在北魏也算是世家,懿王就算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會輕易動你們劉家人。”
周承昀冷哼一聲,已然絕了劉清明的后路,劉清明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用此為借口,但他卻無法將自己和懿王的利益交換明確告知睿王,頓時思緒大亂,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陸韶華在周承昀耳邊輕聲問道:“殿下,你說的劉家可是江南劉家?”
周承昀微微頷首,說道:“這位劉大人來頭可是不小,江南劉家長房長子,劉家最風光的時候共有十幾個家族子弟在朝為官,但與河東裴家相比還是差一些的。”
陸韶華這便明白了劉清明的背景,再加上聽了一陣他的心聲,這會已經明白了劉清明和周弘致之間的交易,這兩人都想更進一步,劉清明盯上的是齊魯巡撫的位子,而周弘致盯上的不言而喻那自然是皇位了,這一步他如今還未踏出就已經讓齊魯數十萬百姓陪葬了,要說這奪嫡之路是鮮血鋪就的,那可真是一點也不夸張。
劉清明不敢妄自尊大,連磕三個響頭向周承昀謝罪:“下官知錯,下官著實不敢瞞情不報,這便讓人統計傷亡情況上報朝廷。”
這認錯態度倒也尚可,周承昀揮了揮手,示意劉清明起身:“起來吧,再來說說懿王給曹州撥了多少糧食,城中百姓如今的近況。”
劉清明擦了擦額間的冷汗,一五一十地說道:“懿王路過曹州之時,給曹州分撥了一萬石糧食,下官早已將糧食分發給了百姓,如今曹州百姓已經鮮有流民,雖不至于食不果腹,但也談不上餓肚子,一日約能食一餐。”
周承昀未曾了解實情,單聽劉清明如此說,但心中還是對其所說的話打了折扣。他沉思了片刻,說道:“如今我這里再撥給你兩千石糧食,你從今天起安排人手開設粥棚,每日午時按時施粥,確保百姓不受饑荒之苦,至于商賈,你這里先統計出哄抬物價的商賈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