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神秘洞穴, 初聞真相
- 長安韶華
- 星柒
- 3068字
- 2017-11-06 10:10:57
“你們是誰?”
陸韶華想拼命喊叫,可這是通過樹洞挖的地下洞穴,她的聲音再大外面的人也未必聽得清楚,無奈,她只能強壓下內心的驚恐故作鎮定。
這兩個流民分別摁著陸韶華的兩邊胳膊,讓她動彈不得,兩人拖著她便往山洞深處走去。
陸韶華拼命掙扎想要掙脫,可她越是掙扎這兩個人使的勁就越大,無奈之下她只能放棄了抵抗。
“你們可是從齊魯來的?朝廷已經派人去賑災了,你們為何要躲在此處?”
陸韶華想要以理服人,可是這兩人壓根就不搭理她,只是拖著她繼續前行。
三人行至山洞盡頭,往右一轉,眼前竟然豁然開朗,一大片寬闊的空間,竟還有幾縷陽光從洞頂射了下來。
這不是讓陸韶華最驚訝的,最讓她驚訝的是她看到了一群衣衫襤褸的流民,他們之中有年輕男女,也有老人和小孩。
方才從樹洞進去的侍衛正被捆得結結實實留在一旁,嘴里塞著不只是什么顏色的臟布團,而這些人身后的也正是丟失的糧食,可數量之多絕非是一百石,看樣子大約將近兩百石的樣子。
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婆婆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滿面愁容地說道:“阿才阿銘啊,你們抓錯人了,這個女子昨日給我們發過糧食,她還把自己的干糧和碎銀子都給了我們。”
“阿婆,即便是她幫過我們那她也是官府的人,萬一我們放了她她去給官府報信怎么辦?”
年輕人松開了陸韶華,但還是用惡狠狠地眼神瞪著她。
老婆婆咳嗽了幾聲,顫顫巍巍地說:“我們一路走到這,為的就是告御狀,依我看,這個姑娘是個好人,說不準她會幫我們呢。”
“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你們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昨天我們應該見過,還給你們發過糧食吧,你們為何還要去偷糧食?”
這些人心里想的事情很是雜亂,陸韶華也沒有聽得太明白。
方才抓陸韶華的年輕人冷哼一聲說道:“朝廷的人沒一個好東西,表面上說要救濟我們,可是卻暗地里把我們趕出齊魯,我們一路去了好多地方,都被當地的官府趕了出來,如果不是無路可走,你以為我們愿意待在這個不見天日的地方?”
陸韶華被這年輕人說的事情驚到了,她聽到了這個年輕人的心聲,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可是他所說的實在是太過駭人,她一時之間還反應不過來。
“你是說,官府把你們從齊魯趕了出來?周邊縣市也不接收你們,把你們趕了出來。”
“對,就是這樣,官府不但把我們趕了出來,還打傷了不少人,好些人都被他們活活打死了,我們實在是走投無路,才想去長安告御狀。”
陸韶華指著放置在一旁的糧食,問道:“那這些糧食又是怎么回事?睿王明明已經給你們分發了糧食,為何又去偷糧食?”
老婆婆長嘆了口氣,說道:“姑娘你有所不知啊,昨日你們是給了我們不少糧食,其余的并不是我們去偷的,而是宋先生派人送來的。”
“宋先生?宋宜山?”
“就是他,宋先生可是個好人,他知道我們的遭遇,想要幫我們,安排我們暫時待在這里,他說有個朋友在朝廷做官,正在想辦法幫我們遞狀子呢。”
聽了老婆婆的闡述,陸韶華已經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她看著這些對宋宜山心懷希望的老百姓,雖不忍心告訴他們事實,可想了又想,還是說出了事實。
“恐怕你們要失望了,宋宜山盜取賑災糧食,證據確鑿,他已經服毒自盡了。”
陸韶華話剛落音,許多百姓們竟然齊聲哭泣了起來,從滿懷希望到徹底失望,他們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別著急,你們都別著急,告御狀的事我來做,或許你們還不知道我的身份,我父親是戶部尚書陸文德,他為官清廉,絕對不會和那些欺凌百姓的官僚同流合污,他一定會為你們做主的。”
陸韶華決定挺身而出幫助百姓們,她不是鐵石心腸,更不愿意看到百姓們這般受苦受罪。
“你真的是陸尚書的女兒嗎?陸尚書是個好官,我聽說他經常把他的俸祿寄回老家資助那些家境貧寒的書生。”
“如果你能幫我們真的是太好了,真是得好好謝謝你啊。”
“好人有好報啊,姑娘,你真是個好人。”
“我們怎么知道你說得是真的?如果你只是想逃走騙了我們呢?”
百姓們有感謝也有質疑,陸韶華想了想,說道:“你們都知道詹公吧,我是詹公的學生,再不濟我也會把狀子遞給詹公,如今睿王已奉命去齊魯賑災,你們不如隨我一同回齊魯吧。”
“聽說是懿王下令把我們趕出齊魯的,這個睿王肯定和懿王是一伙的,不行,我們不能回去,回去之后肯定還是被趕出來,說不定還會把命丟在那。”
“就是,我們不回去,我們要去長安告御狀。”
“這點你們放心,有我在,沒人再敢把你們趕出齊魯,這樣吧,你們選出告御狀的代表,我派人護送你們去長安告御狀,其余人和我一起回齊魯。”
“這樣也行,姑娘,就按照你說的吧。”
陸韶華剛說服百姓,誰知寧飛羽和詹子濯領著侍衛們拿著劍沖了進來。老百姓看到官府的士兵,尖叫著亂作一團。
陸韶華從寧飛羽手中奪下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寧飛羽,告訴你的手下,不要把劍對著百姓。”
寧飛羽蹙眉看了看四周,發現這些百姓均是手無寸鐵,這才放心地下令:“都把劍收起來。”
說完,他又對陸韶華說:“陸姑娘,你沒事吧,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真是沒辦法向睿王和陸大人交代。”
一個膽大的年輕人指著陸韶華問道:“她真的是陸尚書的女兒?”
寧飛羽走到陸韶華身前,把陸韶華擋在自己身后,說道:“她不但是戶部尚書的女兒,還是詹公的學生,與睿王和小詹公子同窗,還被公認為為長安第一才女,就連陛下都對她的詩作贊不絕口,此次她便是和睿王同去齊魯賑災。”寧飛羽指著詹子濯接著說道,“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小詹公子,詹公便是他的父親。”
百姓們聞言,這才知道方才陸韶華真的沒有欺騙他們,對他們說的都是真話,竟然齊刷刷地跪了下來。
“陸姑娘,詹公子,求你們救救我們齊魯百姓吧。”
詹子濯一臉迷茫快步上前扶起年紀較大的老婆婆,寬慰道:“快起來,如若能有小生幫忙的地方,盡管說便是,小生一定竭盡所能。”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百姓們才敢起身,詹子濯轉頭看著陸韶華:“師妹,到底是怎么回事?”
陸韶華行至詹子濯身側,長吁了口氣一臉憤慨地說道:“不知是誰為了政績下令把百姓趕出齊魯,還下令讓周邊的縣市不許接收齊魯百姓,想讓百姓自生自滅,他們逃亡的途中被官府的人打死了不少,實在是走投無路便想告御狀。”
詹子濯氣得甩了下長袖:“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如若真的有人敢這么做,真的是令人寒心,我還以為齊魯的官員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很清醒的,沒想到他們的心里只有自己的政績,真是該天打雷劈!”
“宋宜山遇到了齊魯的百姓,安排他們在這里,昨天夜里從賑災糧隊里偷了一百石糧食運到了這里。”
陸韶華說著說著,心里竟然也對宋宜山的死感到惋惜,他其實真的不必死的,只要說出實情便好,也不會有性命之憂。可他偏偏對官府不信任,才選擇了服毒自盡。
其實,這根本怪不了宋宜山,要怪就怪這個世道,怪這個官府貪污腐敗,只知道政績只知道升遷,只知道仕途全然不顧百姓死活。說到底就是一個字,貪!
“寧飛羽,恐怕要麻煩你親自回一趟長安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把控訴懿王的關鍵證人安全護送到陸府,另一件事,讓我父親用私人得錢購買二百石大米盡快運到驛站。”
陸韶華神情嚴肅,寧飛羽看了看衣衫襤褸的百姓,咬著牙說道:“陸姑娘放心,我寧飛羽就算自己身死,也要安全把百姓送到陸府。”
拄拐的老婆婆對身旁兩位年輕人說道:“阿才阿銘,你們和這位寧大人去吧,記得好好跟陸大人說說咱們的苦處。”
兩位年輕人一起點了點頭。
“大家放心,我一定會把咱們所遭受的不公和陸大人說清楚。”
“我一定要幫咱們死去的同鄉討回公道。”
百姓們聞言,失聲痛哭了起來,也有人高舉著雙手喊起了口號。
“討回公道,重回家鄉........”
眾人均被這一幕所感動,陸韶華的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掉了下來,深藏在心底的柔軟似乎被撬動,這些百姓,她想幫,或許上天讓她重生一次也有其原因,或許上天把她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女子變成長安城里最最耀眼的人也是有其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