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飲食調養一本就夠:穩血壓 頭不暈 防中風
- 陳偉
- 12字
- 2019-01-03 11:25:23
Part 2 飲食降壓法理想又安全
降得太快、降得太低都不好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控制血壓一方面是讓血壓達標,另一個方面是要使血壓平穩,減少血壓大幅波動。如果血壓不能平穩,而是忽高忽低,更不利于整個病情的控制。
降壓應“乘扶梯”,不要“坐直梯”
對于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降血壓急不得,不要像坐直梯一樣迅速降壓,而應像乘扶梯,平穩降壓。因為這些患者的心臟、大腦、腎臟等重要器官已經適應了較高的血壓水平,降壓速度過快會使患者感到不舒服,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心肌缺血。
更重要的是,血壓短時間內大幅度下降會反射性地刺激機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誘發其他更嚴重的后果。
血壓速降,臟腑器官受損
老年人的肝臟和腎臟功能較弱,易造成藥物蓄積;同時他們的壓力反射敏感性降低,容易發生低血壓反應,引起一過性腦缺血,或者是缺血性腦卒中。還有一些患者雖然血壓偏高,但本身并無不適癥狀,當快速降壓時,原本已經適應高血壓狀態的臟器反而一下子難以適應低血壓引起低灌注狀態,從而導致臟器受損。
避免血壓忽高忽低的頻繁波動
高血壓患者除了降血壓不能追求高速度外,還要注意保持血壓的平穩,避免血壓忽高忽低的大幅波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血壓保持平穩。
大醫生悄悄告訴你
保持平和的心態能減少血壓波動
引起血壓波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吸煙、飲酒、運動等因素影響而出現波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在興奮或緊張時血壓都會明顯升高,當興奮、緊張情緒消失后血壓又迅速下降。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大喜大悲、緊張、興奮、焦慮等情緒的變化。
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人體的許多生命活動在一天內呈現周期性變化,我們把這個特性稱作晝夜節律性。在晝夜節律性的影響下,不同的人的血壓也呈現晝夜節律性變化。
正常的血壓波動不必擔心
人的血壓就是波動的,24小時內會出現一種有節律的波動,這是機體進行自我調節與環境相適應的結果。高血壓患者需了解血壓的這種波動特點,以便有針對性地加以調節。
一天24小時之內,人的血壓有2個高峰和2個低谷:早上6~9點為第一個高峰,中午12~14點為第一個低谷,16~20點為第二個高峰,此后血壓下降,晚間睡眠后出現第二個低谷。血壓的波動范圍平均在30毫米汞柱±(15~20)毫米汞柱。
血壓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老年人的降壓目標可適當高一些
高血壓的治療目標是血壓達標,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當血壓低于一定水平時,人體臟器的血流供應將減少,易誘發心腦血管事件。關于血壓的控制目標,《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60歲以下的人群,血壓不超過140/90毫米汞柱即為達標;60歲以上人群,特別是高低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壓差較大的老人,血壓可以適度放寬,不超過150/90毫米汞柱即可。
這是因為老年人容易出現高低壓壓差大的問題,尤其是高血壓病史長達20~40年的老年人更為常見。高低壓的壓差太大,不是高壓降不下來,就是好不容易高壓降下來了,低壓又過低,老人感到頭暈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