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綱目:簡明彩圖版
- (明)李時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730字
- 2019-01-03 00:53:12
人參《本經》上品
【釋名】人薓、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面還丹。時珍曰:人參年深,浸漸長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謂之人、神草。
根【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瘧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后諸病。
【附方】1.反胃嘔吐:飲食入口即吐,困弱無力,垂死者。上黨人參三大兩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熱服,日再。兼以人參汁,入粟米、雞子白、薤白,煮粥與啖。
2.妊娠吐水,酸心腹痛,不能飲食:人參、干姜炮等分,為末,以生地黃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
3.產后諸虛,發熱自汗:人參、當歸等分,為末,用豬腰子一個,去膜,切小片,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蔥白二莖,煮米熟,取汁一盞,入藥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4.房后困倦。人參七錢,陳皮一錢,水一盞半,煎八分,食前溫服,日再服。
5.陰虛尿血:人參焙、黃耆鹽水炙等分,為末,用紅皮大蘿卜一枚,切作四片,以蜜二兩,將蘿卜逐片蘸炙,令干再炙,勿令焦,以蜜盡為度。每用一片,蘸藥食之,仍以鹽湯送下以瘥為度。
6.老人虛痢不止,不能飲食:上黨人參一兩,鹿角去皮,炒研五錢,為末。每服方寸匕,米湯調下,日三服。
人參
莖直立,細圓柱形。葉輪生于莖端,初生時為1枚3出復葉,二年生者為1枚5出掌狀復葉,三年生者為2枚5出掌狀復葉,以后逐年增多,最后增至6枚;小葉卵形或倒卵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沿葉脈有直立剛毛。總花梗由莖端葉柄中央抽出,頂生傘形花序,有十余朵或數十朵淡黃綠色的小花。漿果狀核果,腎形,成熟時鮮紅色。遼寧和吉林有大量栽培。多于秋季采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