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坦克的種類與特點
在坦克發展的過程中,對它的分類方式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
20世紀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是以戰斗全重和火炮口徑為依據,劃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坦克。輕型坦克質量在10~20噸以內,火炮口徑小于85毫米;中型坦克質量在20~40噸以內,火炮口徑小于105 毫米;而重型坦克質量在40~60 噸,火炮口徑在122毫米以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普遍將摧毀敵方坦克、裝甲車輛為首要任務的坦克劃為一種類型——主戰坦克;同時將用于偵察、空降、掃雷、兩棲作戰、噴火等任務的坦克統稱為“特種坦克”。目前,我國的坦克也采用這種分類方法。
(一)主戰坦克
主戰坦克是裝有大威力火炮,具有高度越野機動性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國主戰坦克的重量有快速增長的趨勢。到了21世紀初,主戰坦克的火炮口徑多為105毫米以上。滑膛炮成為許多國家設計新一代主戰坦克的首選,以增強對裝甲的破壞力,主要用于與敵方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用于摧毀反坦克武器、野戰工事,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主戰坦克的設計目標是為了提供多功能的槍炮,使得它們可以在任何戰況下都可以有效運作,而且能夠保護里面的機組人員。精密的電子儀器使得主戰坦克可以在任何的天候,不分日夜地執行任務。而這些五六十噸重的戰車,在嚴峻的地形中也還可以以接近80千米/小時的速度移動。因任務的不同,有些主戰坦克會具備“反應裝甲”,可以讓這些主力戰車能夠對抗現在戰場上常見的穿甲彈。
目前世界各國裝備的主戰坦克幾乎都是第三代坦克,代表車型有俄羅斯的T-72和T-80、美國的M1/M1A1、英國的“挑戰者”、法國的“勒克萊爾”、德國的“豹”2等。
(二)特種坦克
1.兩棲坦克
兩棲坦克又稱為“水陸兩用坦克”,即“無需使用輔助設備即能通過水障礙的坦克”,部分輕型坦克及經改造的中型坦克有此功能。

圖1-8 捷克裝備的T-72坦克
2.裝甲架橋車
裝甲架橋車是裝有制式車轍橋和架設、撤收機構的裝甲車輛,多為履帶式,通常用于在敵火力威脅下快速架設車轍橋,保障坦克和其他車輛通過反坦克壕、溝渠等人工或天然障礙。
因為大部分裝甲架橋車需要在敵人的炮火下進行作業,因此大部分是以坦克改裝而成,所以裝甲架橋車也屬于特種坦克的一種。
3.掃雷坦克
掃雷坦克就是裝有清除地雷裝置的坦克,用于戰場上排雷開路任務,而掃雷裝置一般有滾壓式、挖掘式、火箭爆破式三種,可根據需要在戰斗前臨時掛裝?,F在的掃雷設備大多可直接安裝在戰車上在必要時使用,不需額外編組。
4.噴火坦克
噴火坦克是二戰至越南戰爭(簡稱“越戰”)時期出現的衍生型坦克。原坦克的主炮或機槍被移除,改為射程可達數十米的火焰噴射器。噴火坦克主要用于在近距離內噴射火焰,殺傷有生力量和破壞軍事技術裝備等。有些噴火坦克以噴火器為主要武器;有些以噴火器為輔助武器;有的采用專門的噴火器塔,必要時可卸下噴火器塔,換裝上原有的坦克炮塔。坦克噴火裝置由噴火器、燃燒劑貯存器、高壓氣瓶或火藥裝藥、控制器等組成。
在進攻時,噴火坦克可用于為部隊開辟通道,掃除進攻途中的火力點;防守時,可為前沿防守部隊設置層層火障,對付突擊步兵,常能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
5.步兵坦克
步兵坦克是英國在二戰時建立的坦克分類,主要用來為步兵近戰提供火力支援及進行突擊,步兵坦克的裝甲很強但速度很低。
現代的步兵坦克是在坦克基礎上加裝載員艙而成,其特點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強大火力和裝甲防護,又可用于運兵。目前僅見烏克蘭在T-72和T-84的基礎上研制出的兩種現代步兵坦克。

圖1-9 掃雷坦克
以色列也曾對多款坦克進行改裝,以便搭載步兵,但由于其以機槍代替火炮,嚴格來說只能稱為重型步兵戰車。
6.巡航坦克
又名巡洋坦克,與步兵坦克一樣,都是英國在二戰建立的坦克分類,混合了海上的巡洋艦及陸上騎兵的概念。步兵坦克裝甲較厚,機動性能較差,用于伴隨步兵作戰。巡航坦克裝甲較薄,機動性能較強,用于機動作戰。
巡航坦克具有高移動速度及良好的機動性,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可支援步兵作戰。二戰期間英軍的“十字軍”坦克、“克倫威爾”坦克都是巡航坦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