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真空絕熱
真空絕熱目的是消除氣體對流換熱,降低氣體熱傳導換熱,減小輻射換熱。真空絕熱主要有三種形式:高真空絕熱、真空多孔絕熱、高真空多層絕熱。
7.6.1 高真空絕熱
通常認為絕熱空間的真空度只要優于1.3×10-2Pa,便可消除氣體對流換熱。這種狀態下,主要是輻射換熱,其次是氣體分子熱傳導。圖7-10給出了殘余氣體熱導率與真空度的關系。

圖7-10 殘余氣體熱導率與真空度關系
高真空下輻射換熱為主,為減少輻射換熱損失,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①選擇發射率低的材料制作低溫容器,如銅、鋁等,也可以在材料表面上涂發射率低的材料,如銀、銅、鋁、金等。
②材料表面清潔及光潔處理,以降低材料表面發射率。
③設置多層防輻射屏,也是降低輻射熱的較好方法。
7.6.2 真空多孔絕熱
真空多孔絕熱是在絕熱空間充填多孔性絕熱材料,如粉末或纖維類材料,再將空間抽至一定真空度的一種絕熱方式。絕熱空間真空度通常為1~10Pa,這種絕熱方式,在低溫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影響真空多孔絕熱因素較多,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1)絕熱層中的氣體種類與壓力。
表7-35給出了一些粉末材料不同壓力下的熱導率值。
表7-35 一些粉末材料在不同壓力下的熱導率

圖7-11所示為多孔絕熱的有效熱導率與填充氣體壓力的關系。

圖7-11 多孔絕熱的有效熱導率與填充氣體壓力的關系
圖7-12所示為不同氣體種類與壓力對真空多孔絕熱有效熱導率的影響。

圖7-12 不同氣體種類與壓力對真空多孔絕熱有效熱導率的影響
1—微孔橡膠(氦);2—硅膠(氦);3—微孔橡膠(氪);4—硅膠(氪)
(2)填充材料密度及顆粒直徑對有效熱導率的影響
填充材料密度一般在150~200kg/m3時,隔熱效果最好。圖7-13給出了真空多孔絕熱的有效熱導率與密度的關系。圖7-14給出了顆粒直徑對有效熱導率的影響。由圖可見,最適宜的顆粒直徑為10~50μm。

圖7-13 真空多孔絕熱的有效熱導率與密度的關系
1—玻璃棉(T=297K);2—硅膠粉(T=297~90K);3—珠光砂(T=300~77K)

圖7-14 真空中多孔絕熱材料有效熱導率與微粒直徑關系
1—玻璃棉(T=297K);2—硅膠粉(T=297~90K);3—珠光砂(T=300~77K)
(3)充填金屬粉末
真空多孔絕熱中,輻射傳熱是主要的途徑。為此充填金屬粉末可以提高絕熱性能。填充金屬粉末需適量,填充過量會使金屬粉末熱傳導增大;金屬粉填的少,會使輻射熱流增加。一般為30%~50%,圖7-15給出了金屬粉末含量與有效熱導率的關系。

圖7-15 真空多孔絕熱的有效熱導率與其金屬粉末含量的關系
1—硅氣凝膠+鉛粉;2—膨脹珍珠巖+鉛粉;3—硅氣凝膠+鋁粉;4—硅氣凝膠+銅粉;5—硅氣凝膠+鉛粉
表7-36給出了幾種充填金屬粉末的真空多孔絕熱層的性能。
表7-36 添加金屬粉末后的有效熱導率(300~77.4K)

(4)高真空多層絕熱
高真空多層絕熱是目前最好的一種絕熱型式,在低溫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用的隔熱反射屏的材料有鋁箔、銅箔、金屬化的滌綸薄膜等。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無堿玻璃纖維布、玻璃纖維紙、尼龍網布。或這些材料與鋁箔交替使用。一些材料不同組合方式的性能見表7-37。
表7-37 一些多層級絕熱材料不同組合方式的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