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真空技術的物理基礎
2.1 氣體基本性質
2.1.1 氣體與蒸氣
物質存在著三種基本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存在的狀態取決于分子間的作用力及其平均動能的大小。以固態存在的物質,其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最大,液態次之,氣態最小,甚至可以忽略。然而,氣態物質的分子動能最大,以至可以自由地充滿其所占有的空間。那么,什么是氣體呢?將溫度高于臨界溫度的氣態物質叫做氣體。
氣體是分子的集合體,分子有一定的質量和形狀,通常把氣體分子近似地看做球形體。嚴格來說,單原子的氣體分子是球形體,而雙原子或多原子的氣體分子就不是球形體。例如:氫分子是由雙原子構成的橢球體,其短軸為2.15?(1?=10-10m),而長軸為3.14?;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其形狀也是橢球體,短軸為2.9?,而長軸為3.9?。許多作者由于使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手段,得到的分子直徑各不相同。表2-1給出了一些氣體分子直徑的近似值。
表2-1 幾種主要氣體的分子質量、摩爾質量及分子直徑

氣體分子直徑大小還受溫度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分子直徑變小。表2-2給出了水蒸氣分子和汞原子直徑隨溫度的變化情況。
表2-2 溫度對水蒸氣分子和汞原子直徑的影響

真空系統中除存在氣體外,還有各種物質的蒸氣存在。蒸氣是溫度低于臨界溫度的氣態物質。為了區別氣體或蒸氣,表2-3給出了真空技術中幾種常見物質的臨界溫度。我們有興趣的是室溫下(15~25℃)哪些物質屬于氣體或蒸氣。由表中可見,氦、氖、氮、空氣、氬、氧、氪等,其臨界溫度均低于室溫,顯然在室溫下都屬于氣體。而水、汞、二氧化碳等的臨界溫度均高于室溫。因而,在室溫下的真空系統中屬于蒸氣。
表2-3 氣體臨界溫度

根據理想氣體涵義可見,真空狀態下所有的氣體和蒸氣均可以看做理想氣體。并且真空度越高越接近理想氣體。真空度高,意味著分子密度低,這樣使分子間的距離遠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就可以視為幾何點了。既然分子間的距離很大,那么它們之間的作用力是極其微弱的,且可以視為零。這樣,就可以用理想氣體定律描述真空狀態下的氣體了。但蒸氣飽和之后就不是理想氣體了,因而,也就不能用理想氣體定律來描述了。
2.1.2 玻義耳-馬略特定律
一定質量的氣體,在一定的溫度下,不斷改變其壓力,同時測量其相應的體積。結果表明:在這樣的條件下,體積與壓力之間存在著一個簡單關系,就是:當氣體溫度不變時,體積與壓力之積保持一定,這個原理是由玻義耳(1662年)和馬略特(1679年)用實驗來證實的,因而,稱為玻義耳-馬略特定律。可述之如下:
一定質量的氣體,在一定溫度下,體積和壓力的乘積為一常數。即
(2-1a)
若氣體的最初體積為V1,壓力為p1。經等溫壓縮后,體積為V2,壓力為p2,那么由式(2-1a)應有:
(2-1b)
式(2-1b)在真空技術中有重要的應用,麥克勞真空計和膨脹式真空校準系統均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若已知式(2-1b)中三個參數,那么另一參數便可以求得。
2.1.3 查理定律
1802年查理和盧賽斯用實驗方法得到了這個定律。查理定律表明:一定質量的氣體,如果保持體積不變,其壓力與溫度成正比。即
(2-2)
2.1.4 蓋呂薩克定律
一定質量的氣體,當壓力保持不變時,其體積與溫度成正比,這就是蓋呂薩克定律,其數學表達式為
(2-3)
2.1.5 道爾頓分壓力定律
道爾頓定律指出:相互之間沒有化學作用的混合氣體的總壓力p等于各氣體分壓力pi之和。其數學表達式為
(2-4)
這個定律,在進行真空測量時經常遇到。如果測量某一真空容器中的壓力,若用真空計測量,得到的是總壓力。若用質譜計來測量,得到的是氣體各種組分的分壓力,各分壓力之和應等于總壓力。表2-4給出了各種超高真空系統的分壓力和總壓力的實測值。從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個別因為試驗中的誤差外,一般都大體符合分壓力定律。
表2-4 超高真空系統的分壓力和總壓力

注:※:CO+N2;△:因釆用氬濺射裝置,故氬峰高。
2.1.6 阿伏伽德羅定律
體積相同的任何氣體,只需溫度和壓力相同,則所包含的分子數就相等。
把1摩爾(mol)質量的氣體中包含的分子數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這個常數對于任何氣體來講都是相同的,即
式中,M為1mol的氣體質量;m0為一個氣體分子的質量。
大家知道,在標準狀態下(壓力為1atm,溫度為0℃),1mol的任何氣體,均具有相等的體積,稱為摩爾體積。1mol氣體的體積為
將阿伏伽德羅常數N0除以摩爾體積V0,就得到了標準狀態下單位體積中的分子數。也叫做勞什密特數,以n0表示
2.1.7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描述氣體狀態需要四個參量,即氣體的質量、壓力、體積和溫度。由實驗總結出來的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給出了這四個參量之間的關系。其數學表達式如下:
(2-5)
式中 p——氣體壓力,Pa;
V——氣體體積,m3;
m——氣體質量,kg;
M——氣體的摩爾質量,kg/mol;
T——氣體的熱力學溫度,K;
R——通用氣體常數,8.314J/(mol·K),如果p、V、T釆用不同的單位,R亦有不同的單位和值,見表2-5。
表2-5 不同單位的R值

方程(2-5)也稱克拉佩龍綜合方程。由此方程可以導出壓力的常用表達式。
若一個氣體分子的質量為m0,1mol的氣體中有N0(阿伏伽德羅常數)個分子,體積為V的氣體中有N個分子,這樣,式(2-5)中的m=Nm0,M=N0m0,那么,式(2-5)可以寫為
(2-5a)
令
則式(2-5a)為
(2-5b)
式中 p——氣體壓力,Pa;
n——單位體積中的氣體分子數,也稱氣體分子密度,m-3;
k——玻爾茲曼常數,k=1.381×10-23J/K;
T——氣體的熱力學溫度,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