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觀察自然是一種樂趣,哪怕是身邊人工種植的花花草草,哪怕是覺得已經十分熟悉的植物,認真去探索,也能發現很多不曾注意過的細節。觀察植物,并不一定要去采摘挖掘,落花、落葉、落果乃至園林部門修剪下的部分,都是很好的可深入探究的素材。

從很久之前我就思考,如何去記錄觀察到的植物的細節。圖片是最直觀的展現,文字也不可缺少,畢竟諸如氣味之類的從圖片中是無法感受的。在這十年的拍攝里不斷地積累素材,一部分匯集到了博客。然而,當要把想法變成白紙黑字,還真是個艱難的過程。

首先是種類的選擇上,如何選擇出最為常見的100種花卉。考慮到地域的廣闊,《四季觀花圖鑒》主要收錄我國南北方城市公園和路邊的常見花卉品種。

花期方面,原則上以主要分布或栽培區域的自然花期為參考,盡可能選擇較多區域能觀賞的時段來安排所在月份。大部分花卉以武漢、上海等長江流域地區為主要依據,花期大多可以吻合,昆明等西南地區、北京等北方地區則有少部分可能提前或推遲。少數溫室花卉或熱帶花卉則以廣州為參考,可能適當分配到品種較少的月份中。

再就是在辨識植物的特征上,怎么去直觀地展示和描述,在寫的過程里一直在不斷思考。圖片上盡可能把特征和細節放大,文字描述則盡可能簡化,也盡可能不使用艱澀的術語,而常用的部分術語,則在文中稍加解釋幫助理解。園藝上,很多植物都有人為選育出的斑葉、彩葉、重瓣等品種,涉及這類在葉色上的變化、花瓣形態的變異、雌雄蕊的倍增等情況,在描述中不再特別說明。總而言之,要一眼就認出來常見園藝植物,還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更需要細致認真的觀察。

植物分類系統中,科、屬、種的范疇也隨著科技發展而發生變化。本書的科屬參照了2009年出版的APG Ⅲ系統,因而跟20世紀60年代編撰的《中國植物志》上有不少差異。

在植物分類系統中,一個物種通常對應一個確定的拉丁名稱(即學名,在國際上通用)。例如,鶴望蘭的學名是Strelitzia reginae,學名中第一個詞是這個物種所在的屬的屬名,第二個詞稱為種加詞。完整的拉丁名稱中,種加詞之后還會有命名者的拉丁文,不過一般性的使用中經常會被省略。某些情況下,一個物種對應的學名也有可能改變,例如分類研究的結果使得屬或種的范圍發生變化。

物種的中文名稱,有些是根據歷史沿用的,有些可能是得到廣泛認同的,這些通常會被當成比較正式的中文名稱,但不能稱為學名,其他的中文名稱則作為別名、俗名。植物的中文名稱經常有同名不同物、一物多名的情況。畢竟,中文的博大精深,大家都深有體會,例如荷花、菡萏、芙蕖、蓮花、芙蓉都可以是蓮(Nelumbo nucifera)這一個物種。再如一些地方性的用名或者方言中的用語,其他人多半難以理解,如果再加上誤用、亂用的情況,恐怕就讓人陷入不知所云的窘境了。為了準確表述物種,還是建議大家認識一下對應的拉丁名(本書附錄)。

書中厚萼凌霄、日本海棠、亞洲百合、六倍利、大花鐵線蓮、風鈴草的部分圖片由馮鋆、吳帥來兩位提供,特此致謝!

主 編

2016年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富平县| 达拉特旗| 固原市| 南和县| 吕梁市| 太和县| 库车县| 新巴尔虎左旗| 莱西市| 酒泉市| 霍邱县| 黑龙江省| 东至县| 福安市| 平顺县| 万宁市| 饶平县| 北碚区| 固始县| 绥江县| 禄丰县| 漳浦县| 巴林左旗| 治多县| 柘城县| 曲松县| 庐江县| 易门县| 喜德县| 恩平市| 监利县| 余江县| 务川| 布拖县| 贡嘎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京市| 拜泉县| 辽阳市| 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