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咳嗽
一、風寒咳嗽
蛇膽陳皮散
【藥物組成】蛇膽汁、陳皮。
【劑型】本品為黃棕色至紅棕色的粉末;氣微香,味甘、辛、微苦。
【規格】每瓶裝0.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0.6克,一日2~3次。
【功用主治】順氣化痰,祛風健胃。用于風寒咳嗽,痰多嘔逆。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杏蘇二陳丸
【藥物組成】杏仁、紫蘇葉、陳皮、前胡、桔梗、茯苓、半夏、炙甘草。
【劑型】本品為灰黃色的水丸;氣微香,味甘、微苦。
【規格】每10丸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1~2次。
【功用主治】疏風解表,化痰止咳,理氣舒郁。用于風寒感冒、鼻塞頭痛及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
【注意事項】風熱感冒者不適用;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風寒咳嗽丸
【藥物組成】麻黃、紫蘇葉、苦杏仁、法半夏、陳皮、桑白皮、青皮、五味子、炙甘草、生姜。
【劑型】本品為黃黑色的水丸;味微苦。
【規格】每10丸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溫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風寒,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氣喘。
【注意事項】陰虛干咳者慎服。
復方川貝精片
【藥物組成】麻黃浸膏、川貝母、陳皮、桔梗、五味子、甘草浸膏、法半夏、遠志。
【劑型】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棕褐色;味苦、微辛。
【規格】每片重0.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小兒酌減。
【功用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風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痰多;急、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事項】高血壓病、心臟病患者及孕婦慎服。
杏蘇止咳顆粒
【藥物組成】苦杏仁、陳皮、紫蘇葉、桔硬、前胡、甘草。
【劑型】本品為淡黃棕色的顆粒:氣芳香,味甜、微苦。
【規格】每袋裝12克。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2克,一日3次。
【功用主治】宣肺氣,散風寒,鎮咳祛痰。本品適用于風寒咳嗽。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逆。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長期服用應向醫師或藥師咨詢。
通宣理肺片
【藥物組成】紫蘇葉、前胡、桔梗、麻黃、陳皮、茯苓、黃芩、麩炒枳殼、苦杏仁、甘草、半夏。
【劑型】本品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灰棕色至棕褐色;氣香,味微苦。
【規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3克;糖衣片片心重0.29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功用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風寒束表、肺氣不宜所致的感冒咳嗽、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本藥不適用于發熱明顯、微惡風、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腫痛、咳吐黃痰之風熱感冒者;高血壓病、心臟病患者慎用;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小青龍合劑
【藥物組成】麻黃、桂枝、白芍、干姜、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細辛。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辛。
【規格】每支裝10毫升;每瓶裝100毫升;每瓶裝12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用時搖勻。
【功用主治】解表化飲,止咳平喘。用于風寒水飲,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稀。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本藥不適用于內熱咳喘及虛喘者;高血壓病、心臟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桂龍咳喘寧膠囊
【藥物組成】桂枝、龍骨、白芍、生姜、大棗、炙甘草、牡蠣、黃連、法半夏、瓜萎皮、炒苦杏仁。
【劑型】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淺棕色的粉末;氣芳香,味微苦而甜。
【規格】每粒裝0.5克(相當于飲片1.67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功用主治】止咳化痰,降氣平喘。用于外感風寒、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痰涎壅盛;也適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煙酒、豬肉及生冷食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二、風熱咳嗽
川貝枇杷糖漿
【藥物組成】川貝母、桔梗、枇杷葉、薄荷腦。
【劑型】本品為棕紅色的黏稠液體;氣香、味甜、微苦,性涼。
【規格】每瓶裝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功用主治】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風熱犯肺,內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吐痰不爽,咽喉腫痛,胸悶脹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事項】風寒感冒者不適用;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時應去醫院就診;有高血壓病、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解熱清肺糖漿
【藥物組成】桑白皮、前胡、黃芩、魚腥草、紫菀、土牛膝、枳殼、紫蘇葉等。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的半透明液體;氣清涼,味甜、微苦。
【規格】每瓶裝135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2~3次;小兒酌減。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清肺利咽。主治風熱感冒,癥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痰黃等。
【注意事項】不適用于風寒感冒;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麻杏宣肺顆粒
【藥物組成】麻黃、苦杏仁、桔梗、浙貝母、魚腥草、金銀花、陳皮、甘草。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顆粒;味苦、微甜。
【規格】每袋裝8克。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8克,一日3次。
【功用主治】宣肺止咳,清熱化痰。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屬痰熱咳嗽證,癥見咳嗽、咳痰、發熱、口渴、舌紅、苔黃或黃膩。
【注意事項】不適用于風寒感冒;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蛇膽川貝液
【藥物組成】蛇膽汁、川貝母、杏仁、蜂蜜、薄荷腦等。
【劑型】本品為棕黃色的澄清液體;味甜、微苦,有涼喉感。
【規格】每支裝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次;小兒酌減。
【功用主治】祛風止咳,除痰散結。用于風熱咳嗽,痰多氣喘,胸悶,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孕婦、體質虛弱者慎用;對本藥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止咳枇杷露
【藥物組成】枇杷葉、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腦。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的液體;氣香,味甜、涼。
【規格】每瓶裝12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小兒減半。
【功用主治】清肺熱、止咳、祛痰。用于風熱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氣管炎咳嗽,兼治兒童傷風呃逆、咳嗽痰盛。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三、燥熱咳嗽
二母寧嗽丸
【藥物組成】川貝母、知母、石膏、梔子、黃芩、桑白皮、瓜蔞子、茯苓、陳皮、枳實、五味子、甘草、蜂蜜。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甜、微苦。
【規格】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肺潤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黃,不易咳出,胸悶氣促,咽喉疼痛。
【注意事項】外感風寒,痰涎壅盛者禁用;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核、肺源性心臟病的患者及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雪梨止咳糖漿
【藥物組成】桔梗、苦杏仁、前胡、紫菀、款冬花、枇杷葉、梨。
【劑型】本品為棕紅色黏稠液體;味甜。
【規格】每瓶裝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4次;小兒減半。
【功用主治】潤肺,止咳,化痰。適用于支氣管炎,咳嗽,咳痰。
【注意事項】適用于肺燥咳嗽;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長期服用應向醫師或藥師咨詢。
川貝雪梨膏
【藥物組成】梨清膏、川貝母、麥冬、百合、款冬花。
【劑型】本品為棕黃色黏稠半流體;味甜。
【規格】每瓶裝15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陰虛肺熱,咳嗽,喘促,口燥咽干。
【注意事項】忌辛辣食物。
蜜煉川貝枇杷膏
【藥物組成】北沙參、薄荷腦、陳皮、川貝母、桔梗、款冬花、枇杷葉、水半夏、五味子、杏仁。
【劑型】本品為棕紅色的稠厚半流體;氣香,味甜、具清涼感。
【規格】每瓶裝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功用主治】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適用于肺燥咳嗽,痰多,胸悶,咽喉痛癢,聲音沙啞。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蛇膽川貝枇杷膏
【藥物組成】蛇膽汁、川貝母、枇杷葉、桔梗、水半夏、薄荷腦、蜂蜜。
【劑型】本品為棕紅色至棕色的半流動液體;氣香,味甜、微辛涼。
【規格】每瓶裝138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功用主治】潤肺止咳,祛痰定喘。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咳痰、胸悶氣喘、鼻燥、咽干喉癢等癥。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應去醫院就診;風寒表證引起的咳嗽慎服。
枇杷葉膏
【藥物組成】枇杷葉。
【劑型】本品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體;味甜、微澀。
【規格】每瓶50克、100克、125克、180克、240克、25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肺潤燥,止咳化痰。用于肺熱燥咳,痰少咽干。
【注意事項】服用本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本藥不適用于風寒咳嗽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四、痰熱咳嗽
二母清肺丸
【藥物組成】川貝母、黃芩、桔梗、知母、前胡、杏仁、大黃、天花粉、桑白皮。
【劑型】本品為暗黃綠色的大蜜丸;味苦、甘。
【規格】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用于肺熱咳嗽,痰涎壅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赤黃。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止咳橘紅丸
【藥物組成】化橘紅、陳皮、法半夏、茯苓、甘草、紫蘇子、苦杏仁、紫菀、款冬花、麥冬、瓜蔞皮、知母、桔梗、地黃、石膏。
【劑型】本品為黃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甘、苦。
【規格】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肺潤燥,止嗽化痰。肺熱燥咳,痰多氣促,口苦咽干。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止咳化痰丸
【藥物組成】罌粟殼、桔梗、知母、前胡、陳皮、大黃、甘草、川貝母、石膏、苦杏仁、紫蘇葉、葶藶子、款冬花、百部等23味。
【劑型】本品為棕黑色小丸;氣微香,味甜,微苦。
【規格】每15粒重3.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粒,一日2~3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痰濁壅盛、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喘、痰多、氣急、喉鳴等。
【注意事項】肺腎虛弱之哮喘癥忌用。
牛黃蛇膽川貝散
【藥物組成】牛黃、蛇膽汁、川貝母。
【劑型】本品為淺黃色的粉末;味甘、微苦。
【規格】每瓶裝0.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瓶,一日2~3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
【功用主治】清熱,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咳嗽中的熱痰咳嗽,燥痰咳嗽。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復方百部止咳糖漿
【藥物組成】百部、苦杏仁、桑白皮、麥冬、知母、黃芩、陳皮、甘草、天南星、枳殼、桔梗。
【劑型】本品為褐色的黏稠液體;味甜。
【規格】每支裝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2~3次;小兒酌減。
【功用主治】清肺止咳。本品適用于肺熱燥咳,痰黃黏稠,百日咳。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蛇膽川貝散
【藥物組成】蛇膽汁、川貝母。
【劑型】本品為淺黃色至淺棕黃色粉末;味甘、微苦。
【規格】每瓶裝0.3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0.6克,一日2~3次。
【功用主治】清肺,止咳,除痰。本品適用于肺熱燥咳,咳嗽痰多。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清肺消炎丸
【藥物組成】麻黃、石膏、地龍、牛蒡子、葶藶子、人工牛黃、苦杏仁、羚羊角。
【劑型】該品為棕褐色的水蜜丸;氣腥,味微辛、苦。
【規格】每60丸重8克。
【用法用量】口服,周歲以內小兒一次10丸,1~3歲一次20丸,3~6歲一次30丸,6~12歲一次40丸,12歲以上及成人一次60丸,一日3次。
【功用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熱阻肺,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吐痰黃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及肺部感染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事項】風寒表證引起的咳嗽、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運動員慎用。
清熱止咳糖漿
【藥物組成】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黃芩、板藍根、北豆根。
【劑型】本品為棕黃色的黏稠液體,久置有少量沉淀;味甘、微苦。
【規格】每瓶裝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用時搖勻。
【功用主治】清熱,宣肺,平喘,利咽。適用于肺熱燥咳;小兒外感邪毒內盛,發熱惡寒,咳嗽痰黃,氣促喘息,口干喑啞,咽喉腫痛。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橘紅片
【藥物組成】化橘紅、陳皮、茯苓、苦杏仁、瓜蔞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膏、法半夏、桔梗、炒紫蘇子、紫菀、甘草、款冬花。
【劑型】本品為淺黃棕色至黃褐色的片;氣香,味微甘、苦。
【規格】每片重0.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不宜咯出,胸悶口干。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食物;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核、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及小兒、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五、痰濕(濁)咳嗽
橘貝半夏顆粒
【藥物組成】橘紅、川貝母、半夏、桔梗、遠志、紫蘇子、紫菀、款冬花、枇杷葉、前胡、苦杏仁霜、麻黃、肉桂、天花粉。
【劑型】本品為灰黃色的顆粒或塊狀物;味微甜而苦。
【規格】每袋裝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化痰止咳,寬中下氣。用于咳嗽痰多,胸悶氣急。
【注意事項】肺陰虛所致的燥咳不適用;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時應去醫院就診;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橘紅痰咳顆粒
【藥物組成】化橘紅、百部、苦杏仁、茯苓、水半夏、五味子、白前、甘草。
【劑型】本品為淡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規格】每袋裝10克。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功用主治】理氣祛痰,潤肺止咳。用于感冒、支氣管炎、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氣喘。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二陳丸
【藥物組成】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劑型】本品為灰棕色至黃棕色的水丸;氣微香,味甘、微辛。
【規格】水丸每100粒重6克;每瓶6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導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脹悶,惡心嘔吐。
【注意事項】服用期間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本藥不適用于肺陰虛所致的燥咳者。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蘇子降氣丸
【藥物組成】炒紫蘇子、厚樸、前胡、甘草、姜半夏、陳皮、沉香、當歸。
【劑型】本品為淺黃色或黃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甜。
【規格】每13粒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1~2次。
【功用主治】降氣化痰,溫腎納氣。用于上盛下虛、氣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痞塞。
【注意事項】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口干舌燥、舌紅無苔之陰虛燥咳者忌用本藥;服藥期間忌煙酒及辛辣食物;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核、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及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六、脾、肺、腎虛咳嗽
二冬膏
【藥物組成】天冬、麥冬。
【劑型】本品為黃棕色稠厚的半流體;味甜、微苦。
【規格】每瓶裝12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養陰潤肺。用于肺陰不足引起的燥咳痰少,痰中帶血,鼻干咽痛。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時應去醫院就診;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且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人參保肺丸
【藥物組成】人參、罌粟殼、五味子、川貝母、陳皮、砂仁、枳實、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參。
【劑型】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規格】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功用主治】益氣補肺,止嗽定喘。用于肺氣虛弱、津液虧損引起的虛勞久嗽、氣短喘促等癥。
【注意事項】感冒咳嗽者忌服;本品含罌粟殼,易成癮,不宜常服。
養陰清肺膏
【藥物組成】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劑型】本品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體;氣香,味甜,有清涼感。
【規格】每瓶裝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2~3次。
【功用主治】養陰潤燥,清肺利咽。用于陰虛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注意事項】痰濕咳嗽者禁服;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慎用。
橘紅化痰丸
【藥物組成】橘紅、錦燈籠、苦杏仁、川貝母、罌粟殼、五味子、白礬、甘草。
【劑型】本品為棕色的大蜜丸;味苦。
【規格】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滋陰清熱,斂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肺腎陰虛咳嗽,氣促喘急,咽干舌紅,胸膈滿悶。
【注意事項】不宜久服。
橘紅梨膏
【藥物組成】化橘紅、梨、川貝母、天冬、麥冬、苦杏仁、枇杷葉、五味子。
【劑型】本品為棕紅色稠厚的半流體;味甜、微苦,有清涼感。
【規格】每瓶裝20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功用主治】養陰清肺,止咳化痰。用于肺胃陰虛,口干咽燥,久咳痰少。
【注意事項】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源性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