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脊椎動物內臟的干制標本制作
脊椎動物的內臟一般軟組織豐厚,含水量較高;不宜選用實質性臟器如腦、肝、腎等來制作干制標本,最好選用壁薄、易于脫水的空腔器官如肺、腸、輸卵管等。一般包括取材、注射填充劑、固定填充劑、剝皮、熱處理、恢復自然色澤、補充固定、晾干等過程,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使標本充分晾干(或烘干),以免日后受潮腐爛。下面以兩棲動物(蛙)的肺為例介紹制作過程。
(1)取一薄鐵皮盆(普通罐頭盒也行)放在三腳架上,下面點燃酒精燈。
(2)游離蛙肺,將一“Y”形玻璃管插入氣管(也可剪下一側蛙肺,將玻璃管插入切口處),用線扎緊肺與玻璃管的連接處。
(3)從玻璃管的另一端向肺內慢慢吹氣,待肺膨脹后馬上放入鐵皮盒內烘干。注意應一面烘烤一面吹氣,以保持肺能始終處于膨脹狀態。烘烤時還要不斷來回轉動,使每個面均勻受熱。
(4)待肺不再收縮、保持一定形狀時,表示肺已完全干燥,即可抽出玻璃管,用線扎緊氣管口(或切口),就能清楚地看清蛙肺的肺泡。
(5)把制好的標本裝入透明容器中,貼上標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