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節 初識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可分解為互聯網和金融兩部分。互聯網,10多年前就已經走進了中國普通大眾的生活中。金融業,更是一個發展相對完善的行業,百年歷史可見一斑。但兩者的結合卻是個意外,而且就是最近一兩年才有的“突發性事件”。

兩者“聯姻”最終的結果已經得到證實:徹底改變了中國金融的形態,顛覆了中國投資者的三觀。隨著而來的一個新詞——中國互聯網金融,也誕生了。但給人們帶來的有驚喜,也有困惑。那么,什么是互聯網金融?為了對其有更直觀的認識,我們先來看一個實例。

2004年12月,淘寶網推出“支付寶”,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快速的電子支付/網上支付/安全支付業務,并先后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VISA、MasterCard國際組織等機構建立起戰略合作關系。很快,“支付寶”就成為國內首家互聯網支付平臺。

可不要小瞧“支付寶”,盡管這只是電子商務在支付業務上邁出的一小步,但對于堅若磐石的中國金融業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大步。因為支付、結算業務向來是傳統銀行的專有業務,“支付寶”涉足支付業務,不僅使傳統銀行受到擠壓,而且對金融體系管控機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支付寶” 起步艱難,在經歷一段波折之后終于迎來了曙光。2011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標志著國家認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承認“支付寶”身份的合法性。2014年2月8日,支付寶聯手天弘基金創建“余額寶”,首期推出“余額寶用戶專享權益”并開放預約。該產品對接保險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并承諾保本保底。用戶把錢轉入余額寶,存款期間不僅能拿到比銀行定期存款利息更大的收益,而且資金轉入不收任何手續費。因此,余額寶獲得巨大成功,創下了一個月吸金42億元的記錄。

這就是“支付寶”,十多年一路走來的確不易,它幾乎就是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縮影,從無到有,從弱小到發展壯大。

“支付寶”的星星之火,點燃了我國互聯網企業進軍傳統金融業的熱情。如果說準入管制給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關上一扇門,“支付寶”則開啟了另一扇窗。互聯網金融新生業態層出不窮、應接不暇。外國有的,搬來照用;外國沒有的,嘗試創新。此后,宜信引進P2P經營模式,百度推出“百發”在線理財,“點明時間”引領眾籌平臺,騰訊拋出微支付基金超市,新浪拿出微博錢包等等。

進入2014年,互聯網金融持續急劇升溫,熱到“火爆”的地步。互聯網公司、銀行系、基金系的各類“寶寶”粉墨登場,喚醒了大眾的理財意識。P2P網絡平臺爆發式增加,徹底打破了阻礙資金流動的藩籬;眾籌平臺也讓有創造力但缺乏資金的人重新燃起了夢想,他們依靠草根民眾而不是風險投資人將創意變為現實。

傳統銀行不甘“領地”被侵擾,也憑借著強大的資金和人才優勢,強勢入駐互聯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爭芳斗艷的春天。2014年互聯網金融企業、機構業務量比例分布圖如圖1-1所示。

圖1-1 2014年互聯網金融企業、機構業務量比例分布圖

如果說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元年,那么,2014年則是互聯網金融突飛猛進、快速發展的一年。從余額寶逆襲成業界“老大”,到人人貸獲得風險投資金1.3億美元,奪得全球范圍內互聯網金融企業最大單筆融資,進入2015年,互聯網金融熱度依舊并持續升溫。這似乎預示著互聯網金融即將全面爆發,以摧枯拉朽之勢打破我們在理財上那種固有的傳統思維。

互聯網金融不但會創造豐厚的“紅利”,交易規模也呈逐年上漲的態勢。從2010年的10000余億元到2013年的50000余億元,再到2014年高達80000億元。2015年發展更為迅猛,年底預計可達310000億元(見圖1-2)。

圖1-2 互聯網金融交易規模示意圖

互聯網企業涉足金融,促使我國金融業更加具有活力,如今已經“潤物細無聲”般地植入了人們的生活,悄無聲息地影響和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理財觀念。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

互聯網金融的傳播,在我國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這也為普通投資者埋下了隱患。現如今,可以說除了一些專門研究金融學或相關行業的人士之外,大部分普通群眾對“互聯網金融”一詞沒有清晰的認識。而且作為一個新概念,目前也的確很難給出一個權威、準確的定義。

在互聯網領域,業界給出了這樣的定義: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把傳統金融業務搬到互聯網上,是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業務的一種新興的新生態金融。

金融界又給出另外一個定義:所謂互聯網金融,就是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有機結合,金融機構互聯網化,通過互聯網在網上辦理金融業務。

有關專家學者則做出這樣的解釋: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非常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傳統金融機構中介作用降低、區別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第三種融資模式。

由此可見,對“互聯網金融”做出準確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不同的群體或個人會從不同角度、認知水平去理解,去解讀。有人從技術層面,有人從市場角度,有人從行為主體,有人從發生過程……人們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做出了不同的解讀。也由于互聯網金融仍在不斷發展變化中,難以形成統一的定義也合乎常理。

那么,該如何來理解互聯網金融這種形式呢?首先,我們要分開來看,什么是金融,什么互聯網。

金融與互聯網,兩者原本毫無關聯,為“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行業,但它們通過某種形式連接在了一起(見圖1-3)。

圖1-3 金融與互聯網關系圖

金融,是以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等為基礎的經濟往來活動。其最終目標是在現有資源重新整合的基礎上,實現價值和利潤等效流通,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互聯網,是指利用現代通信網絡,按照TCP(傳輸控制協議)和IP(網絡協議)將眾多計算機聯系在一起,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網絡。它具有開放高效、快捷便利、成本低等特點,并且能夠滿足每個人的個性需求,在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方式,方便信息交流和傳播。

因此,金融是互聯網金融得以存在的基礎,而互聯網則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持,是互聯網金融得以發展的條件。

互聯網與金融的第一次聯姻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1995年,美國“安全第一網絡銀行”的營業,標志著互聯網金融的正式誕生。隨后,互聯網金融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逐步推廣開來。

互聯網金融不同于傳統金融,它是一種全新的形式,融合了互聯網與傳統金融業務的雙重優勢,相互融合、共性發展,是傳統金融通過互聯網途徑更大范圍的延伸。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有很大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對技術的依賴性更強

互聯網金融是以技術作為支撐,運用新的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進行深度整合,強調方便、快捷和客戶體驗。因為只有技術上的領先,才能為業務創新帶來足夠的空間。

(2)虛擬交易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虛擬化操作。電子化的平臺,虛擬的交易,這正是互聯網企業經營、運作的特色。它大大簡化了交易程序,節省了交易資源。同時,投資者也不得不注意,這些虛擬化的操作也使交易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導致交易風險大增。

(3)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

大數據時代的核心是數據,互聯網金融顯示了其強大的數據性,尤其是需要信息積累與挖掘。通過將電子商務行為數據轉化為信用數據,并整合其他渠道的信用信息,互聯網金融以此作為依據控制信貸風險。

互聯網金融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處理海量的客戶信息數據,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戶偏好快速不斷地推出互聯網金融產品,并做到與客戶互動和信息更加公開透明,把客戶群體滲透至人數眾多、金額較小的草根民眾。互聯網金融投資者在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時,可以隨時隨地的查閱所投資的項目信息,通過自己的深入了解,比較分析預期收益和判斷投資風險,進而選擇投資。

(4)收益高,風險高

互聯網金融產品具有高收益率、高流動性、強變現能力、低成本、低門檻,以及不受時間和場所的限制等特點。正是這些傳統金融投資所欠缺的特點,讓眾多草根階層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熱情高漲。

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其風險具有不可控性。雖然國家正在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監督體系,但其病毒式的發展也著實為企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因此,投資者不可忽略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高風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和平县| 松潘县| 出国| 黄陵县| 南汇区| 南溪县| 通化市| 江口县| 固安县| 铜鼓县| 元谋县| 酒泉市| 五台县| 凤台县| 会昌县| 沙坪坝区| 旬阳县| 当涂县| 怀柔区| 方山县| 宁安市| 舞阳县| 奉贤区| 南投县| 镇巴县| 云阳县| 通江县| 蕉岭县| 镇远县| 浦县| 赣州市| 方山县| 平乐县| 五大连池市| 合作市| 越西县| 河东区| 驻马店市| 磐安县|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