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理財新玩法
- 程俠義 魏艷
- 2690字
- 2019-01-03 13:40:52
第6節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PK戰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一次金融革命,其革命的對象無疑是傳統金融業。誠如比爾·蓋茨早在互聯網初期所預言的那樣:“21世紀傳統商業銀行將成為一群滅絕的恐龍?!庇纱丝梢?,早有人預料到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必然對傳統金融產生強烈的沖擊,而且很有可能扮演著終結者的角色。
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全球私募股權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領域延續了過去幾年的火熱。僅5月份,Twitter宣布收購大數據創業公司Lucky Sort,IDG宣布兩宗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投資,微軟擬出資10億美元收購Nook Media公司數字資產(見圖1-6)。

圖1-6 2014年理財產品投資規模示意圖
騰訊推出的微信聯合人保財險的手機端支付,淘寶聯合天弘基金開發的余額寶,還有易付寶、百付寶、快錢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如今,第三方支付大戰愈演愈烈,互聯網金融趨勢已經銳不可當!根據公布的數據推算,我國互聯網金融規模已近10萬億,與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收入規?;境制健?/p>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主要在交易渠道上,不需增設網點,不需增加服務人員,通過網絡平臺便能實現,支付、轉賬、信貸、理財和投資都可在線完成。同時,互聯網金融還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長尾效應,大量集聚社會公眾的閑散資金。不過,目前互聯網金融改變的只是金融流通渠道、資金運作模式,并未對傳統金融造成致命的沖擊。再加上深厚的根基和家底,傳統金融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勢必發起反擊,上演一場驚天動地的PK戰。
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那么,互聯網金融在這場PK戰中有哪些優勢呢?我們不妨盤點一下。
(1)方便快捷,服務貼心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提高了人們的體驗感和參與度,讓人們的消費、投資理財變得快捷高效。同時,讓人們擁有更豐富、更靈活的投資理財方式,大幅度降低了投資理財的門檻,滿足了個體客戶和小微企業的需求。這正是長期以來傳統金融并未十分重視的盲區,而互聯網金融正好填補了這個盲區,自然受到熱捧而快速發展。
Mint是美國的一家個人理財網站,于2007年9月上線,2010年10月被著名的會計軟件公司Intuit收購。Mint擁有多項創新性功能。首先,它可以通過授權把用戶的多個賬戶信息(例如,支票、儲蓄、投資和退休金等)與Mint的賬戶連接起來,自動更新用戶的財務信息;其次,它能夠自動把各種收支信息劃歸入不同的類別(例如餐飲、娛樂、購物等)。
這兩項功能結合起來,用戶相當于擁有了個人財務中心,可對自己的財務狀況與日常收支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Mint可利用數據統計功能,幫助用戶分析各項開支的比重,制定個性化的省錢方案和理財計劃。如此貼心的功能外加簡便、易用的操作和優惠的免費策略(其收入主要來自向用戶推薦“幫你省錢”的金融產品傭金),使Mint網站備受青睞。它在成立后的兩年內獲得三輪融資,并最終以1.7億美元的價格被Intuit收購。目前,它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免費個人理財網站,注冊用戶超過1000萬。
(2)降低交易成本
互聯網金融的最大特色是低成本,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方便、及時地實現資金信息的對接,手續簡便,周期短,風險相對較低,收益比較穩定,有效地解決了風險控制等問題,有效降低了交易的綜合成本。
與側重于日常財務管理的Mint不同,正式上線于2012年5月1日的SigFig更專注于用戶的投資行為,它可以自動同步用戶分散在各個投資賬號上的數據,在網站上予以集中展示。通過對這些投資數據進行分析,SigFig每周都會自動診斷用戶的投資組合,給出個性化的建議,幫助用戶節省成本、提高收益。例如,定位收益不佳的投資,發現并削減隱藏的經紀費用,檢測理財顧問是否多收了你的費用,推薦收益更高的股票或基金,等等。另外,SigFig還提供簡潔、易讀的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比較收益。
SigFig網站所做的就是一般投資顧問要做的事情,但它完全依靠算法,而且對個人用戶完全免費。它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授權財經媒體使用其投資工具,以及推薦券商或投資顧問的推介費。2013年7月初,SigFig獲得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其平臺上的用戶資產達750億美元。
(3)保證信息安全
互聯網金融業務交易量大,業務范圍更廣,信息處理能力更加安全。例如,客戶在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時,會在交易平臺留下交易記錄和信息,這些客戶經濟活動的信息資料對于從事金融風險防范工作特別重要。
不僅如此,一直被傳統金融忽視的“長尾”群體金融需求也得到充分滿足。幾乎每個行業、企業、家庭以及投資者都能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或理財或投資或融資,而且可以便捷地處理金融事務。
(4)開創了支付新時代
互聯網金融的支付方式以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為基礎,直接推動傳統金融支付系統的變革。移動支付將銀行卡、網上銀行等電子支付方式進一步升華,可隨時隨地進行日常的資金支付,替代現金、支票等傳統手段,擠占了銀行支付結算的大量空間。
正是基于這些不可比擬的優勢,互聯網金融一經問世,迅速贏得了廣大用戶的青睞,彰顯了旺盛蓬勃的生命力,一舉攪亂了傳統金融的“一池春水”。而且,從發展趨勢看,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社交網絡、搜索引擎以及云計算等,將會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性影響,甚至有可能產生一種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
互聯網金融具有不同于傳統金融的特征,同時擁有強大的創新性和競爭力。但是否可以據此斷定,互聯網金融一定會徹底顛覆傳統金融呢?目前沒有這個趨勢,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證明。
第一,從現階段發展態勢看,互聯網金融在與傳統金融的競爭中還無法取得完勝。
一方面,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比,規模還比較小,只能從龐大的傳統金融業務中分一杯羹,暫時還無法撼動傳統金融“一統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正在積極吸收、借鑒互聯網金融的運作模式和先進經驗,以實現業務轉型與調整。
第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并不單是純粹的業務競爭關系,在更多的時候是互補關系。兩者之間的服務功能與金融產品并沒有根本性的區別,只是表現在客戶的選擇上有所側重。
畢竟,互聯網金融的實質仍是金融,互聯網只是工具。換句話說,就是互聯網金融并沒有從根本上顛覆傳統金融。從這個角度來看,說互聯網金融顛覆了傳統金融,僅僅是顛覆了傳統金融的業務模式,而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互聯網金融更類似于一種直接融資方式,資金供需信息在網上發布,并達成供需完全匹配,直接聯系和交易。
第三,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存在共同利益。
互聯網金融通過與傳統金融實現合作,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服務功能和效率,由此形成專業化更強、分工更細的新金融體系。而傳統金融依靠政府,占據各種資源優勢,有很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從這個意義上看,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可以相互補充,一定會讓人們多幾種金融選擇,獲得更高、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務,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