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菩提樹哪一種是真的

菩提樹無名,也許有人不知其源,其實菩提樹是佛教的圣物,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是在一株菩提樹下靜坐49天而得道成佛的。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的寺院中菩提樹常見。我國廣州光孝寺有一株老菩提樹,據(jù)說是我國第一株菩提樹,如果屬實則已入境1500多年了。

菩提的含義是覺、智、道,《焚書》稱菩提樹為“覺樹”、“道樹”;《群芳譜》稱之為“思維樹”,凡信奉佛教的人都尊敬菩提樹。

菩提樹屬于??崎艑?,為常綠喬木,有乳汁,葉互生,葉片形狀奇特,三角狀卵形,長可達17厘米,寬可達13厘米,葉先端驟尖,且延長成細長尾狀,尾長可達葉片長的1/3。生態(tài)學(xué)家認為菩提樹葉片的細長尾有意義,因為此樹生長于熱帶森林中,熱帶多雨,下雨時,葉面的水可順此尾很快流落下去,以免水滯留葉面不利;滯水不利氣孔通氣,又易于滋生病菌。

菩提樹的花生在一個花托內(nèi),花序托扁球形,常成對腋生,徑約1厘米,雄花、雌花、癭花同生在一個花序托內(nèi),昆蟲借蟲癭繁殖,又為菩提樹傳粉。

菩提樹原產(chǎn)印度,我國除上文所述引種此樹以外,母樹又繁殖不少后代,如今以廣東和云南的一些寺廟栽培較多。

菩提樹為什么屬于桑科榕屬,這是根據(jù)它有乳汁,它的花生在花序托內(nèi)而定的?;ㄐ蛲袨殚艑俚囊淮筇卣鳎查艑俚姆N皆有這種花序托,只是隨種的不同,花序托有大有小而已。

菩提樹

七葉樹

要注意的是“菩提樹”之名并不僅限于上述桑科這個種,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往往有一些不同的樹也稱為菩提樹,應(yīng)當注意區(qū)別,如七葉樹科的七葉樹也稱為菩提樹,在河南北部濟源市王屋山陽臺宮內(nèi)有一株當?shù)胤Q為“菩提樹”的古木,為佛門寶樹,此樹與陽臺宮幾乎同齡,宮建成后即栽此樹。宮于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建成,因此此樹有一千多年了,現(xiàn)保護得較好。

七葉樹又名娑羅木,葉為掌狀復(fù)葉,花序狹圓柱形,挺直,花白色,果棕黃色,完全不是前文所述菩提樹的樣子,為什么也稱為菩提樹?也被喻為佛樹?有待考證。一種推測的說法是北方如陜西、北京,及中原如河南的一些著名寺廟院內(nèi)或附近,多栽有七葉樹,這種現(xiàn)象與佛門子弟認為七葉樹是佛祖在其下出生,也在其下圓寂有關(guān)。七葉樹又名娑羅木,被佛家披上了宗教色彩,以致認為它是佛門二寶樹之一,另一為菩提樹。比較起來菩提樹是熱帶樹木,產(chǎn)印度,而佛祖源于印度,菩提樹之說似較合理。七葉樹是后來佛門子弟認其為佛門寶樹的,因為北方氣候寒冷,菩提樹無法生存,故以七葉樹代之。

我國有的地方有古七葉樹,如陜西彬縣韓家鄉(xiāng)韓家村一座山神廟前有一棵古七葉樹(稱娑羅樹),當?shù)貍髡f此樹為唐玄奘(唐僧)取經(jīng)帶回來的。彬縣是唐僧取經(jīng)必經(jīng)之路,此樹有1300多年了,十分珍貴,這一說法有疑問,因七葉樹為我國產(chǎn),印度不產(chǎn),因此唐僧不可能從印度帶回七葉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毕节市| 天水市| 沙湾县| 绥中县| 克拉玛依市| 江口县| 合川市| 梧州市| 兴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资溪县| 枣阳市| 大安市| 商水县| 漳州市| 温州市| 汾西县| 屏东市| 双柏县| 岱山县| 庆阳市| 双鸭山市| 依兰县| 东乡| 永昌县| 玉环县| 营口市| 皋兰县| 孟州市| 沙雅县| 尚志市| 长泰县| 永顺县| 新民市| 广安市| 康平县| 莒南县| 错那县| 克拉玛依市| 黑河市| 开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