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輕松松認植物(第2版)
- 汪勁武編著
- 1467字
- 2019-01-03 13:42:04
桑樹爺?shù)摹岸瞧ぁ绷蚜?/h3>
北大校園西校門內(nèi)東北側(cè)水池邊有株老桑樹,高不過10米,而主干基部又分幾枝,此樹有多少歲數(shù)了?民國初年恐怕即已存在,因此少說也有百多年了。北大校園的老桑樹還有幾株,有的是雌株,雖老還年年結(jié)實,桑葚熟時深紫色,吸引許多小孩兒撿拾,甚至上樹摘食。無一例外,老樹基干下部總有大裂縫,甚至出現(xiàn)樹洞。這恐怕是老樹特點之一吧!
桑樹老了樹裂了,在我國民間恐怕是普遍的。有個民間故事說:從前有個年輕人赴京趕考,途中累了,走不動了,也餓了,又沒多少吃的,于是先坐在一小山坡邊休息,無意中發(fā)現(xiàn)山坡不遠處有一棵桑樹,結(jié)滿了紫紅色的桑葚(桑的“聚花果”),十分誘人。地上也落了許多,他就上前撿了吃,后又在樹枝上摘了不少,肚子吃飽了,也來了精神,為感謝桑樹,他就對樹說:“等我考上了狀元,定來酬謝。”
時間過去幾年了,青年人考上了狀元,又曾走過那個坡下,可從未對那株桑樹表示什么,桑樹見之以為他早把自己忘了,一氣之下,把樹干氣裂了。因此凡老桑樹總是樹干有裂或有洞的。這個故事跟本書另一處講香椿、臭椿的區(qū)別時,香椿氣得樹皮裂了是同種意義,他告訴人們,要記住他人對你有恩時,應(yīng)知報答,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栽桑養(yǎng)蠶出絲制衣,我國在這方面歷史悠久,因此古桑散見于全國各地。如河南新野有“漢桑城”,這源于(傳說)新野有株古桑為東漢關(guān)羽手植,已有1700多年了,據(jù)《新野縣志》記述:“漢桑,明代于樹外砌墻如城狀,古之漢桑城?!?/p>
福建泉州開元寺內(nèi),有一株唐代的古桑樹,樹齡已有1200多年。開元寺的寺址原是一個桑園,可見此棵古桑樹在建寺之前已存在了。
桑樹也有故事:北京市延慶縣西二道河鄉(xiāng)有一株老桑樹,已有300多年了。此桑生長奇特,枝繁葉茂,從這面看看不到對面,即樹葉的空隙小??谷諔?zhàn)爭時期,一個八路軍偵察員,被敵人發(fā)現(xiàn),從縣城追到鄉(xiāng)下,見眼前有一株枝葉繁茂的桑樹,偵察員靈機一動,就爬了上去躲過一劫,最終將情報送到團部,打了勝仗。如今這株古桑樹仍健在,且被列為市一級古木保護,以獎勵其立了“戰(zhàn)功”。
桑樹屬桑科桑屬,共有12種,我國有9種,除了上述桑這個種有名以外,還有個近緣種稱為蒙桑。后者與前者最突出的不同處為后者的葉片邊緣鋸齒尖銳,齒端伸出一刺狀短毛,憑此點可以辨認它。正因為有這個特點,蒙桑有個別名—“刺葉桑”。它多野生于我國華北、華中至四川和云南,北京山區(qū)多見。

桑

蒙桑
蒙桑歷史久,在西藏林芝縣那邦村,有一棵古代蒙桑,原有7個干,已伐去6個,余下一個生長仍好,已有1500多年歷史了,至今樹高8米,胸徑約4米。
在河北承德市棒槌山,山的半山腰的一個石縫處有三株桑樹,它可能是鳥帶籽上山“種”下的。此桑不大不太高,但為此山一奇景!
思考
如果在野外遇到一種樹木,沒有花果,只有葉子,從葉形、樹形看有點像??频纳鋾r,如何確定是桑樹?這個問題需要掌握樹木的特征,除了花和果實以外,還應(yīng)掌握一些營養(yǎng)體的特征。
參考鏈接
首先假設(shè)它是桑樹,那么撕破其葉應(yīng)有稀稀的白色乳汁流出或滲出,如果有,那十有八九是桑樹了。但還要注意與構(gòu)樹的區(qū)分,本書前面已介紹了兩者的差別,二者皆有乳汁,但構(gòu)樹葉片厚,下面絨毛多,桑葉較薄,毛少。
另外,從桑科中多有乳汁,再聯(lián)想??浦惺裁粗参餆o乳汁?為此就查植物志書知全科有乳汁,這樣桑科有乳汁的特點就掌握了。
另外想一下,??朴袥]有草本植物?可查閱植物志書:??朴猩2輰伲▋H2種)為草本,一種為桑草,1年生草本,葉卵形長可達10厘米,花雌雄同株,花被4片,雄蕊4個,瘦果小,紅褐色,分布于河北至江蘇、浙江、福建和我國臺灣,野生,東南亞也有。這恐怕是桑科中唯一的草本植物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