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發動機的檢查與調整
一、配氣機構的檢查與調整
(一)氣門間隙的檢查與調整
1.調整氣門間隙的注意事項
(1)氣門間隙的定義。對側置氣門來講,氣門間隙是指進排氣門桿尾與挺桿上調整螺釘間的間隙;對頂置氣門和頂置凸輪軸式氣門來講,氣門間隙是指進排氣門桿尾端與搖臂上調整螺釘間的間隙。
(2)氣門間隙分冷間隙和熱間隙兩種,熱間隙比冷間隙略小。在發動機冷態下測量的間隙即為冷間隙。通常,進氣門冷間隙在0.05~0.10mm之間,排氣門冷間隙在0.08~0.10mm之間。調整時應嚴格按說明書上規定的間隙進行。
(3)氣門間隙的檢查及調整必須在進排氣門都完全關閉時進行。而活塞位于壓縮行程的上止點時,恰好進排氣門完全關閉,所以調整氣門間隙時,必須使活塞處于上止點。
(4)氣門間隙的調整應在發動機冷態時進行,嚴禁在發動機運轉時即進行調整。對雙缸發動機,應逐缸進行檢查及調整。
2.氣門間隙的檢查與調整
(1)拆下進排氣門室蓋和磁電機外罩。
(2)轉動磁電機轉子,使其外圓面上的“T”刻線與機殼上的固定標記對準(見圖2-28),此時活塞應處在壓縮行程的上止點;同時,應使凸輪軸上鏈輪的兩個圓孔和氣缸蓋的上平面平行(見圖2-31)。
(3)如圖2-45所示,將厚度為規定氣門間隙值的塞尺小心地插入氣門間隙內來回拉動,若感到略有阻力時,說明間隙合適。

圖2-45 檢測氣門間隙
(4)若間隙不合適,則用梅花扳手先旋松調整螺母,如圖2-46所示。

圖2-46 旋松調整螺母
(5)如圖2-47所示,一邊用尖嘴鉗轉動調整螺釘,一邊拉動塞尺檢查間隙,待間隙合適后,再擰緊調整螺母。

圖2-47 用尖嘴鉗轉動調整螺釘
維修提示
為防止螺母擰緊后間隙發生變化,應再用塞尺復測一次。
(二)正時鏈張緊裝置的調整
1.本田CD50/70型摩托車正時鏈張緊裝置的調整
如圖2-48所示,張緊裝置張緊桿的下端削成楔狀,利用箱體上的調整螺釘進行調整,可改變張緊桿上下運動行程,也即限制了正時鏈的跳動范圍。而張緊力的大小,則可由調整螺塞進行適當調整。兩項調整,均可在發動機運轉狀態下進行,以調整到較小響聲為準。

圖2-48 張緊裝置
2.本田CB125S型摩托車正時鏈張緊裝置的調整
該張緊裝置由扭力彈簧、張緊臂、張緊桿、調整螺釘、張緊滑塊等組成,如圖2-49所示。張緊臂通過扭力彈簧的作用,使張緊滑動塊被壓彎,而將正時鏈張緊。鏈條的張緊程度由扭力彈簧的大小和人工的調整來決定。

圖2-49 張緊裝置的組成
維修提示
鏈傳動零件磨損以致鏈條松弛以后,必須通過調整螺釘進行調整。
正時鏈張緊裝置的調整方法如下。
(1)將調整螺釘向外旋出,張緊力增大,當螺釘離開張緊桿時,張緊力最大。
(2)將調整螺釘向里旋入,逐漸抵消扭力彈簧的彈力,張緊滑塊趨直,張緊力便減弱,甚至可使張緊力為零。
只有經過適當的人工調整,才可使正時鏈傳動裝置達到傳力平穩、噪聲較小的理想效果。經過調定的張緊狀態,經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又會因傳動零件的磨損,使鏈條松弛,噪聲增大,這時就必須再作調整。
3.鈴木GS125型摩托車正時鏈張緊裝置的調整
如圖2-50所示,該張緊裝置的張緊滑塊裝在正時鏈松邊上,滑塊端以轉軸固定,中端呈自由狀態。張緊力來自作用于滑塊垂直方向上的張緊桿,由套在張緊桿上的張緊彈簧產生,這種張緊裝置只能使滑塊以恒定的張緊狀態工作,而不能隨正時鏈傳動零件的磨損而自動張緊,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正時鏈松弛,響聲增大了,便必須進行調整。

圖2-50 張緊裝置的組成
進行調整時,只需將裝在箱體外的鎖緊螺母旋松,將調整螺桿稍擰松一點,張緊桿便會被張緊彈簧自動推向張緊滑塊,在新的張緊狀態下工作。張緊力的大小,決定于彈簧本身,不能調整。最后再用鎖緊螺桿將張緊桿擰緊,并用鎖緊螺母鎖緊。
維修提示
進行調整操作時,如果恰好在發動機壓縮行程兩氣門均關閉時進行,張緊效果更好,這是因為此時正時鏈松邊張力很小,處于松弛狀態,在這時進行調整,能將正時鏈張得更緊。
4.本田CB300/500型摩托車正時鏈張緊裝置的調整
如圖2-51所示,該張緊裝置中的張緊臂及張緊滑塊的結構與本田CB125型車相似,而其張緊桿結構及調整部分則與鈴木GS125型車相似。張緊彈簧的彈力通過張緊桿作用于張緊臂,張緊臂便使張緊滑塊壓向鏈條而將鏈條張緊。張緊程度決定于彈簧彈力的大小。

圖2-51 張緊裝置的組成
當正時鏈傳動裝置零件逐漸磨損,鏈條變松弛后,便需進行調整。其調整方法與鈴木GS125型車相同,將鎖緊螺母旋松,再將調整螺栓擰出一點,張緊桿便會在張緊彈簧作用下,通過張緊臂而使張緊滑塊壓向鏈條,進一步將時規鏈張緊。
二、燃油供給系統的檢查與調整
1.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化油器的調整部位
在發動機不同工況下,混合氣過濃或過稀應調整化油器的不同部位,具體如表2-1所示。
表2-1 化油器的調整

2.發動機怠速的調整
摩托車發動機怠速過高或過低以及怠速不穩(時高時低)時,需要對發動機怠速進行調整。
調整怠速時要有一個前提,就是發動機本身以及點火系統和供油系統(電路和油路)工作必須正常,然后再按下列程序進行調整。
(1)先啟動發動機,預熱4~8min(寒冷天氣要預熱10min),若發動機怠速過低或無怠速,預熱時應用適當開大油門的辦法,提高發動機空轉的速度,以提高缸溫。
(2)如圖2-52所示,用一字旋具將化油器上的混合氣調整螺釘順時針轉動,使發動機轉速達到最高,再逆時針轉動該螺釘約1.25圈。

圖2-52 化油器的調整
(3)調整怠速調整螺釘,使發動機怠速轉速最低而不熄火。
(4)調整混合氣調整螺釘,使發動機怠速轉速升高。
(5)調整怠速調整螺釘,使發動機轉速達到最低的穩定轉速。
(6)這樣反復調整,直到使發動機怠速轉速達到規定值。
有發動機轉速表的摩托車,可直接觀察發動機轉速表來調整怠速調整螺釘。
小竅門
怠速調整螺釘和混合氣調整螺釘可交叉幾次進行。實踐證明,只有多次反復進行調整才能使發動機怠速達到標準要求,即當油門關到最小開度時,發動機仍然保持在最低轉速上(一般不高于1500r/min)穩定運轉。
(7)當把怠速調好后應用下列方法進行檢驗。
①在發動機怠速工況時,突然快速地開大油門,然后再突然快速地關小油門。
②如果發動機在突然加大油門時,其轉速能迅速隨之加快升高,而在突然關小油門又不致熄火,這說明怠速調整成功。
③否則,在油門突然加大的情況下發動機轉速不見升高或升高很慢,而在突然關小油門時,發動機突然熄火,則怠速調整失敗,應按調整怠速的要領和要求重新進行調整。
3.摩托車化油器燃油平面的調整
(1)拆下化油器,將其垂直放置。
(2)如果油平面高度不正確,則拆下浮子室,取出浮子,微量扳動浮子上的調整片,即可改變油平面高度,如圖2-53所示。

圖2-53 浮子室油面高度的調節
小竅門
◆朝浮子針閥方向扳動調整片,可使浮子針閥提早關閉,從而降低油平面。
◆反方向扳動調整片,則可提高油平面。
三、潤滑系統和冷卻系統的檢查與調整
1.采用分離潤滑方式的機油泵的檢查調整
(1)機油泵操縱鋼索的調整。如圖2-54所示,其調整方法如下。

圖2-54 機油泵操縱鋼索的調整
1,2—化油器節氣門標記;3—調整螺母;4,5—機油泵上的標記
①轉動油門轉把,使化油器節氣門的標記1對準2;
②檢查當節氣門位于此位置時,機油泵上的標記4、5是否對準;
③若標記4、5未對準,應調整螺母3,使機油泵上的標記4、5對準。
(2)機油泵最小行程的檢查。如圖2-55所示,其檢查方法如下。

圖2-55 機油泵最小行程的檢查
①當發動機處于怠速運轉狀態時,上述標記應對正;
②當調整板與控制凸輪之間的間隙達到最大時停車,用塞尺測量機油泵的間隙。
維修提示
如果間隙不符合要求,則應卸下或加上調整墊片。
2.雅馬哈型摩托車自動分離潤滑系統的調整
(1)檢查和調整節氣門鋼索間隙。當節氣門處于閉合狀態時,調整節氣門鋼索調整螺釘,使間隙B的值為1~1.5mm,如圖2-56所示。

圖2-56 調整節氣門鋼索間隙
(2)化油器和油泵的配合調整。拆下化油器外殼,轉動油門手把,當節氣門處在1/2開度(節氣門上的“○”形標記處在圖2-57所示的位置)時,檢查機油泵上的標記1、2是否對準(標記位置如圖2-58所示),若沒有對準,則應調節油泵鋼索螺帽(見圖2-59),以實現油泵與化油器動作的聯動。

圖2-57 節氣門上的標記

圖2-58 檢查節氣門上的標記
1、2—標記

圖2-59 調節油泵鋼索螺帽
(3)排凈泵中的空氣。如圖2-60所示,擰下泄氣螺栓,直到流出的機油中無氣泡時為止。

圖2-60 機油泵排空氣
維修提示
為使機油均勻地進入發動機,在輸油管和泵內不能有空氣存在,所以發動機大修后,一定要排凈泵中的空氣。
(4)檢查機油泵的最小行程。將節氣門置于全閉狀態,逆時針轉動曲軸,用塞尺檢測泵的最小行程,如圖2-61所示。DX100型摩托車的最小行程為0.30~0.35mm,若檢測結果不在這個范圍內,則應按圖2-62所示,卸下或加上間隙墊片。

圖2-61 檢測機油泵的最小行程

圖2-62 卸下或加上間隙墊片
3.鈴木型摩托車機油泵的檢查調整
(1)機油泵鋼索的調整。轉動油門轉把,直到節氣門上的刻印處于如圖2-63所示的位置,此時檢查機油泵控制桿上的刻印是否與標記對齊(見圖2-64)。如果沒有對齊,則應松開調節螺母進行調整,直到對齊為止。

圖2-63 油門轉把的標記

圖2-64 油門轉把標記的檢查
(2)排出機油泵內的空氣。將圖2-64中所示的泄氣螺釘擰下,使潤滑油流出,直到油中沒有氣泡為止,然后裝上并擰緊泄氣螺釘。
(3)機油泵排油量的檢查。在機油排量測量工具(鈴木車專用工具為09999-21602)中裝滿鈴木摩托車專用潤滑油,然后將其連接于泵的真空面,如圖2-65所示。啟動發動機,使發動機的轉速保持在2000r/min,工作6min。這時,量具上的讀數,FZ50型摩托車應在1.02~1.26mL范圍內,TR125型摩托車應在4.2~5.1mL范圍內。

圖2-65 機油泵排油量的檢查
4.本田型摩托車機油泵的檢查調整
首先調整油門鋼索的自由間隙,然后再做以下檢查調整。
(1)機油泵鋼索的調整。將油門轉把轉到極限位置,此時,機油泵上的指示記號應與控制桿上的記號對齊,如圖2-66所示。

圖2-66 機油泵鋼索的調整
維修提示
如果沒有對齊,則松開鎖緊螺母,轉動調整螺母,使這兩個指示記號對齊,然后再擰緊鎖緊螺母。
(2)排除機油泵內的空氣。使發動機熄火,將機油箱內注滿機油,然后如圖2-67所示,用布包住機油泵,擰松機油泵頂部的泄氣螺栓,當泄出的機油中不再有空氣氣泡時,再將泄氣螺栓擰緊。

圖2-67 機油泵排空氣
5.三輪摩托車冷卻系統風扇皮帶張緊力的調整
風扇皮帶的張緊力是靠調整交流發電機的位置來實現的,如圖2-68所示。

圖2-68 風扇皮帶張緊力的調整
檢查皮帶張緊力的方法是,用100N垂直于皮帶的拉力拉動皮帶時,在風扇皮帶輪與發電機皮帶輪之間皮帶的撓度應在7~10mm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