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坑支護工程設計施工實例圖解
- 黃梅
- 1309字
- 2019-01-03 04:42:58
1.3 基坑支護設計原則
(1)基坑支護設計應規定 其設計使用期限基坑支護的設計使用期限不應小于一年。
(2)基坑支護應滿足的功能要求
①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②保證主體地下結構的施工空間。
(3)基坑支護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基坑周邊環境和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 地基支護結構的安全等級按表1-1采用。對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級。
表1-1 地基支護結構的安全等級

(4)支護結構設計時應采用的極限狀態
①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支護結構構件或連接因超過材料強度而破壞,或因過度變形而不適于繼續承受荷載,或出現壓屈、局部失穩;支護結構和土體整體滑動;坑底因隆起而喪失穩定;對支擋式結構,擋土構件因坑底土體喪失嵌固能力而推移或傾覆;對錨拉式支擋結構或土釘墻,錨桿或土釘因土體喪失錨固能力而拔動;對重力式水泥土墻,墻體傾覆或滑移;對重力式水泥土墻、支擋式結構,其持力土層因喪失承載能力而破壞;地下水滲流引起的土體滲透破壞。
②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造成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損壞或影響其正常使用的支護結構位移;因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滲流或施工因素而造成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損壞或影響其正常使用的土體變形;影響主體地下結構正常施工的支護結構位移;影響主體地下結構正常施工的地下水滲流。
(5)支護結構、基坑周邊建筑物和地面沉降、地下水控制的計算和驗算
①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a.支護結構構件或連接因超過材料強度或過度變形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應符合下式要求:
γ0Sd≤Rd (1-1)
式中 γ0——支護結構重要性系數;
Sd——作用基本組合的效應(軸力、彎矩等)設計值;
Rd——結構構件的抗力設計值。
對臨時性支護結構,作用基本組合的效應設計值應按下式確定:
Sd=γFSk ?。?-2)
式中 γF——作用基本組合的綜合分項系數;
Sk——作用標準組合的效應。
b.整體滑動、坑底隆起失穩、擋土構件嵌固段推移、錨桿與土釘拔動、支護結構傾覆與滑移、土體滲透破壞等穩定性計算和驗算,均應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Rk——抗滑力、抗滑力矩、抗傾覆力矩、錨桿和土釘的極限抗拔承載力等土的抗力標準值;
Sk——滑動力、滑動力矩、傾覆力矩、錨桿和土釘的拉力等作用標準值的效應;
K——安全系數。
②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由支護結構水平位移、基坑周邊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等控制的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應符合下式要求:
Sd≤C ?。?-4)
式中 Sd——作用標準組合的效應(位移、沉降等)設計值;
C——支護結構水平位移、基坑周邊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的限值。
(6)支護結構構件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作用基本組合的綜合分項系數不應小于1.25。對安全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支護結構,其結構重要性系數分別不應小于1.1、1.0、0.9。
(7)支護結構重要性系數與作用基本組合的效應設計值的乘積(γ0Sd)可采用下列內力設計值表示:
彎矩設計值
M=γ0γFMk (1-5)
剪力設計值
V=γ0γFVk ?。?-6)
軸向力設計值
N=γ0γFNk ?。?-7)
式中 M——彎矩設計值,kN·m;
Mk——作用標準組合的彎矩值,kN·m;
V——剪力設計值,kN;
Vk——作用標準組合的剪力值,kN;
N——軸向拉力設計值或軸向壓力設計值,kN;
Nk——作用標準組合的軸向拉力或軸向壓力值,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