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設計管理中文化力整合理論的提出

2.1 設計管理的歷史與現狀

2.1.1 設計管理溯源與發展

設計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研究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經歷了一個從萌芽到逐步形成再到不斷發展直至未來完善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圖2.1 設計管理的發展過程

2.1.1.1 設計管理溯源

手工業時代,我國古人在實踐過程中運用設計管理思想的例子就舉不勝舉。在古人成功的實踐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設計管理理念。

群爐匯鑄今日尚存的明代永樂年間鑄成的萬鈞大鐘,重達40多噸,這個聞名于世的大鐘是古代工匠通過設計管理,采用群爐匯鑄的系統工藝鑄造而成的。在當時,熔爐高僅一丈二尺,量也只有一噸。工匠們首先在鑄件周圍建起一系列熔爐,使其總容量與鑄件重量相等,爐群位高,鑄型位低,各爐槽均作輻射狀通向鑄型。安排停當以后各爐同時升火冶煉,煉成的金屬溶液一齊匯流鑄型,萬鈞大鐘頃刻鑄成。和連續澆鑄工藝連續澆鑄工藝就是由多個熔爐先后鼓風冶煉,然后依次連續澆鑄而成。這里一是要有一個整體觀點,二是每一項技術工藝都需要注意內部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系以進行合理部署,三是工藝之中包含了整體優化原則。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系統工藝技術范例,它們都體現了整體最優原則,可以說是設計管理理論在古代工藝技術上的成功應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對樸素的形象識別的認識和運用,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國家之一。這在從朝廷儀禮、衣冠文物、典章制度,到官府、官服、官旗以及家族徽記等的設計與制作上都有一定體現,都卓越地體現了設計管理思想,可認為是古代組織整體形象設計的典范。

在國外,到了工業時代,設計管理逐漸形成,其源起可追溯到上個世紀初。當時例如奧利維蒂、倫敦地鐵等好幾個大企業,就已經知道策略性地運用設計來強化企業的價值,進而發展出類似現代CI的方案。而最早有意識地從事設計管理的開拓者當屬現代設計先驅者之一的彼得·貝倫斯彼得·貝倫斯,德國著名建筑師,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德國制造聯盟”的首席建筑師。他是一代人的宗師,現代主義建筑大師格羅皮烏斯、密斯·范德羅和勒·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設計室工作過,他對德國現代建筑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貝倫斯早年在漢堡的藝術學校學習,1897年赴慕尼黑,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達姆施塔特藝術新村,在那里他由藝術轉向了建筑。1903年他被任命為迪塞爾多夫藝術學校的校長。1907年他被德國通用電氣公司聘請擔任建筑師和設計協調人,1909-1912年參與建造公司的廠房建筑群,其中他設計的透平機車間成為當時德國最有影響的建筑物,被譽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筑”。貝倫斯后期作品有圣彼得堡的德國大使館(1911-1912)、奧地利煙草公司(1930)等。1922-1927年任維也納美術學院教授。

1907年,德國AEG公司猶太工程師埃米爾·拉泰羅創建了AEG公司,并買下了在德國生產愛迪生電氣照明設備的專利。20世紀初,AEG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器制造廠商之一,專業生產發電機、變壓器、電纜、電機、燈泡等產品。公司的創始人埃米爾·拉泰羅之子瓦爾特·拉泰羅在AEG公司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在公司的管理上實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集中管理,這種集中的管理為設計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聘請了著名的德國建筑師和設計師彼得·貝倫斯擔任公司的設計藝術顧問,全面負責企業產品和視覺形象方面的設計管理工作。

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司、第一次聘用一位藝術家來監督整個公司的設計。

圖2.2 AEG的視覺傳達設計

圖2.3 貝倫斯設計的電水壺和電風扇

后來貝倫斯設計了世界上的第一個企業總體形象。在公司,貝倫斯不但為AEG設計了廠房、住宅和大量的產品,此外他還負責廣告和環境等方面的設計。在產品的設計上他積極地推進標準化,探索以有限的標準化部件,組合成多樣化產品的可能性。例如他設計的電水壺就是以標準化的零件為基礎,這些零件可以靈活裝配成80多種類型的電水壺。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使公司的產品有一種統一的風格。他為AEG所設計的名稱標志,即“AEG”三個字母經他在10多年中反復設計、修改,數易其稿,成了公司的永久性標志,可以說他的這些工作是早期現代企業形象設計管理的典范。貝倫斯通過他在設計上一系列有效的管理,使AEG這樣一個龐大而繁雜的企業體現出一個完整的形象。從這一角度上說,貝倫斯無疑是設計管理方面的先驅者。

圖2.4 貝倫斯設計的電鐘圖

圖2.5 貝倫斯設計的柏林透平機工廠

以后深受歐美等發達國家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以設計來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觀念逐漸受到認同,不少企業紛紛成立設計部門,許多設計師成為設計經理或設計顧問,開始參與企業的產品規劃。

2.1.1.2 設計管理發展

到了20世紀30-40年代,設計已經開始成為許多企業的一種競爭手段。這些企業開始注重傳達一種現代化、高質量、服務優良及可靠的企業總體形象。除了企業的產品之外,還重視在視覺上給公眾一種整體的企業形象,如環境、用具、服裝、車輛等。因為這些方面的設計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面,設計管理也成為一種必須。

二戰前,在產品生產企業中進行卓有成效設計管理的典型企業之一是意大利專業生產辦公設備的奧利維蒂公司,它在設計管理上的成功對戰后設計管理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戰之后,設計管理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些大型的企業完善了自己的設計政策,在企業的設計體系上和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較為突出的是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和德國生產家用電器的布勞恩公司(BRAUN)。

在1957年左右,二戰后的日本開始邁入高度經濟成長期,為謀求“提高設計部門的生產力”,日本產業界誕生了“設計管理”這一名詞,并成為日本獨特的管理模式而趨向于普及化。日本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掌握了“設計管理”的趨勢和本質鐘明鴻編譯:《創新與設計管理:提升設計管理的進行方法與實務》,臺北,超越企管顧問公司,1993年版,第30頁。

與此同時,歐美的設計管理也在大步發展。早在1955年,亨利·德雷福斯(Henry Dreyfuss)所出版的《為人設計》一書中,設計管理的內容就已開始具體化了。他在書中預見性地提出,“設計和設計師應從高層得到支持;設計師要通過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使溝通更容易;設計師要專注于產品未來的使用者,毫不妥協的關注細節……”。這些內容今天聽來都毫不過時,50年來那些成功的企業正是這樣做的。在歐美企業的設計和管理部門,設計管理隨著工業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并且得到有力的實施,這使得企業推向市場的產品和自身的品牌更具說服力和競爭力。

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設計管理還主要是實務性的,并未上升到系統的理論層次和學術研究水平。70年代后,隨著設計理論的系統化,使設計越來越與企業管理聯系起來,設計管理的研究也日益系統化;各種從事設計管理咨詢的事務所也應運而生,為企業提供設計管理方面的指導。1966年,英國皇家藝術協會(Royal Society of Arts)正式設立了設計管理的獎項。1976年,美國也成立了“設計管理協會(Design Management Institute,簡稱DMI)。40年來,DMI一直致力于研究企業如何有效地使用設計資源,為推廣設計管理做出了大量的貢獻。

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傳統意義上的設計管理已經漸漸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及社會的發展,而如何合理利用全球的設計資源也擺到了我們的面前。由于有的企業對設計管理理解的不完整,就造成了設計的無序和斷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設計管理又有了新的發展。把設計上升到戰略管理層次成為設計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傳統的設計和設計管理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設計管理時代。1988年的第一屆歐洲設計獎就把設計管理與設計本身并列,作為衡量企業成就的兩個標準,強調設計作為一項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根據企業的一兩件產品來評價設計。

2.1.2 設計管理在國內外的狀況

2.1.2.1 設計管理在國外的狀況

自從1989年名古屋會議以來,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ICSID)一直把設計管理作為一個核心問題。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設計管理就被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式列入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設計教育體系,它不僅被列入了博士學位課程,也成為許多跨國企業設計創新主管的主要職能和工作核心。“CDO(the Chief Design Officer,首席設計官)在飛利浦、摩托羅拉和索尼已成為全球設計總監的代名詞。”蔡軍:《中國需要“CDO”》,《數字財富》,2002年第9期,第33頁。

在韓國、日本等國,設計管理的運用和研究已經成為企業開發管理的核心之一。縱觀設計領先的日本企業,無論是松下、日立,還是索尼、東芝,均體現出對設計管理的高度重視與管理操作的系統性,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系列的管理條例,設計開發計劃為企業的開拓起著關鍵的卓越作用。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前任院長約翰·麥克阿瑟曾多次說道:“我們期待著設計管理不再被忽視,而是作為競爭戰略和管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蘋果公司對設計管理的重視就為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電腦行業的一方霸主。此外,美國設計管理協會每年都會舉行“設計管理會議”和“設計管理的教育與研究國際論壇”。

英國則是歐洲國家中最注重設計管理的國家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傳播媒體就開始著重宣傳與鼓勵設計,不但報道了設計的觀念,更報道了產品的支持者與設計師,如博物館館長、設計評論家、權威人士、設計師等,并以極為熱衷的方式創造設計的“禮贊”。因為設計業的發達,英國被視為一個現代而充滿創意的國家,這對于來自全球對英國的投資與觀光,則有相當大的助益。

就荷蘭飛利浦(PHILIPS)公司而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器和電子的生產企業之一,從1950年起,通過建筑師維斯瑪(1950)、凡德普(1965)、依藍(1966)、布萊什(1980)陸續擔任其設計部門CID(Chief Important Designer,首席設計師)的負責工作,在公司內部逐漸建立起了完善的設計制度和程序規范。特別是布萊什上任后,為提升飛利浦的全球競爭力,他強調設計是經過管理的程序,是從研究到市場行銷全過程的主要活動。十多年成功的設計管理所達到的高品質,使飛利浦公司的產品更具有國際競爭力,成為世界消費市場的先鋒企業,為其他國家的企業樹立了一個設計管理的新典范。

可以說,在歐美發達國家和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地,設計管理的發展正日趨成熟。

2.1.2.2 設計管理在國內的狀況

目前,設計管理在臺灣地區已經成為企業開發管理的核心之一。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臺灣,以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加工工業為主,生產的產品往往被看成質次價平的大路貨,今天臺灣已經成為全球著名的模具開發基地,以及全球電子產品的重要產地。對工業設計及設計管理的重視極大地推動了臺灣工業的產業升級。

今日香港也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擺脫過去的地位,即只為別人加工已設計的產品,而發展成為一個國際領先的設計中心。從平面設計到產品包裝設計,從室內設計到服裝和多媒體設計,“香港設計”正日益成為一種極富價值和品位的象征。香港作為一個設計中心,對設計的策劃與管理已經相當成熟。

但是,設計管理的運用和研究在中國大陸才剛剛開始,長期以來,設計和設計管理在中國企業中的戰略位置沒有得到重視,許多企業總是想著怎樣用強勢通道把產品賣出去,而不是通過先進的設計管理,以頂尖的設計來當賣點,疲于價格層面的競爭而缺乏創新精神與活力。

如果把企業設計管理分為戰略、經營、設計部門的管理這三個層次的話,目前我國企業中設計管理的概念絕大部分還僅僅處于對設計部門進行管理的低層次的概念中,真正導入設計管理的企業為數不多。在設計部門的管理方面,許多企業有“設計科”,但這些部門多以傳統的工程設計為主,明確為工業設計部門的企業較少,且這些設計部門大多由技術廠長或總工負責,對新產品開發決策的參與權有限;另外,這些設計部門還無法得到企業決策者的足夠信任,因為企業當前并沒有將設計部門置于企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直到最近幾年,一些企業和設計院校才開始對設計管理進行研究和探索,國內一些地方政府、社會、企業和教育研究機構已經開始對設計管理給予了足夠重視。

2002年9月20日至22日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了“清華國際設計管理論壇”。這是國內首次云集國際設計管理重要人物的論壇聚會,旨在傳播、引介和交流國際設計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確立設計管理學科體系,強化中國企業設計競爭力,提升設計管理水平和實力。

此外,TCL、海爾、聯想、長虹、美的等國內領先企業紛紛成立自己的設計管理機構,有的還從國外聘請高級的設計管理專家;中央電視臺,北京、無錫、東莞等市開展了一系列設計活動來推進我國設計的發展;高等院校及社會上設計管理研討會和設計管理培訓班層出不窮,有的院校還開展了設計管理課程;專業的設計管理機構也在上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成立我國設計管理的發展具體情況可參看附錄C。……

從設計管理發展的觀點來看,上述這些進展都是值得歡迎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府谷县| 那坡县| 望江县| 西城区| 赤峰市| 西乡县| 鄄城县| 于田县| 奉新县| 佛教| 漯河市| 永昌县| 永泰县| 小金县| 抚远县| 封开县| 体育| 南木林县| 勃利县| 平陆县| 富锦市| 寻乌县| 盐城市| 许昌市| 崇左市| 阳朔县| 沙洋县| 监利县| 即墨市| 彰武县| 巴林左旗| 嘉义市| 肃宁县| 芷江| 汕尾市| 尉氏县| 福海县| 沙洋县| 曲靖市|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