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史記:絕世英才的風范
- 張嘉驊
- 788字
- 2018-11-08 18:14:30
求見秦王
王稽趁回報出使任務的時機,對秦昭王說:“魏國有位張祿先生,是天下少見的辯士。他說:‘秦國處境危如累卵,用我的計策就能安定。但這需要當面談,不能透過書信?!虼?,臣就把他帶來了。”
當時,秦昭王在位已經三十六年。在這三十六年里,秦國向南方攻取了楚國的鄢、郢。楚懷王被囚禁在秦國,最后死去。秦國又向東邊出兵,大敗齊國。在此之前,齊愍王曾經稱帝,但不久就取消了帝號。秦國還數度圍困韓、趙、魏“三晉”。秦昭王擁有這么顯赫的功績,哪里還需要聽取辯士的建議?
秦王因此不相信王稽的話,只讓范雎住在客舍,供給他粗糙的飲食。范雎等待秦王召見,就這樣等了一年多。
秦國當時由穰侯主政。穰侯和華陽君是昭王的生母宣太后的弟弟,而涇陽君和高陵君是昭王的同母弟。穰侯當相國,其他三人就輪流當將軍。這四人各自都領有封地,由于有太后當靠山,他們的私人財富甚至都超過了王室。
這一年,穰侯擔任秦國的將領,打算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齊國,好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
范雎瞅準機會向秦昭王上書,點明一個道理:“善于致富的士大夫,是從諸侯國中取利;善于讓自己的諸侯國強大起來的諸侯,是從其他諸侯國取利。圣明的天子,就不會讓任何諸侯獨大。這是為什么?因為諸侯一旦勢力強大了,就會削弱天子的權力?!?/p>
毫無疑問的,這些話是在暗示秦昭王得留心穰侯那些致力于擴大勢力的臣子。
范雎在呈文中要求晉見昭王,并以性命保證:“倘若說了毫無用處的話,那么我甘愿受死?!?/p>
秦昭王讀完書簡非常高興,為先前沒聽信王稽的推薦而向王稽道歉,并派馬車去接范雎過來。
范雎一到離宮,便假裝不曉得宮里的路徑,直接往內宮闖去。
昭王正從內宮出來。宦官瞧見范雎,生氣地驅趕他:“快走!大王就要來了!”
范雎故意大聲嚷嚷:“秦國哪里有大王?秦國只有太后和穰侯罷了!”范雎想以此激怒昭王。
昭王聽見范雎和宦官的爭吵,走上前去迎接范雎,致歉后,以賓主之禮相待。范雎推辭謙讓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