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雜燴帶來的啟示
從日常生活中搜集而來的信息,會給你的工作帶來靈感。你可能會覺得這種論調不可思議。
當然,會讓你覺得“這個不錯”“有意思”的雜志報道并非全部都會轉化為與工作相關的創意。你有時雖然會覺得“這點是不是可以用在什么地方”,但你記下的內容多數都會原封不動地變成歷史。
那么,是不是只要事先搜集看起來能用上的信息就行呢?比如從經濟方面的報紙上只剪下與自己從事的行業相關的報道。出人意料的是,這樣做沒有任何作用。
第一個問題是,你收集的信息都是類似的。乳制品工廠的職員即使讀到乳制品相關報道,也只會更熟悉同業者的情況,這樣是無法激發新創意的。換一個例子,如果讀的是體育雜志,你可能會突發奇想,覺得針對鍛煉肌肉的需求加入蛋白粉的牛奶說不定會暢銷。
倘若是為了加深業務知識,或許搜集自己行業的相關報道比較好。但在知識生產方面,其實像這樣不斷接觸乍看上去毫無關聯的信息才是上策。
第二個問題是,從“看上去實用”的角度來挑選的話,你會把并不特別有趣、無法激發靈感的信息都納入筆記本中,因為并不是那么有趣但很實用的信息格外多。
如果真這樣做了,不僅重讀起來十分痛苦,你在回憶之時也無法跳出專業框架,融會貫通地思考,因此最終無論搜集多少信息都無法派上大用場。
那么,什么樣的信息可以用于知識生產呢?
根據使用筆記本10年以上的經驗,我的感悟是“看似可用的用不得,看似沒用的盡可用”。尤其是和工作沒什么關系卻十分有趣的剪報和筆記,大多成了創意的沃土。
翻看過往的筆記本,你會發現很多與工作毫無關聯的信息。但仔細看下來的話,即便無法直接用在工作中,很多信息都能對你在工作中冥思苦想的問題有所助益,也能幫助你培養發現問題的意識,并會成為思考問題的線索。因此,你幾乎無須考慮信息是不是立刻可用。
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把有趣的、炫酷的、美麗的、可愛的、想要的、想嘗試的、能讓工作生活更方便的事物和想去的地點不斷記錄和粘貼在筆記本上。關鍵的是,要從浩瀚廣博的信息中收集能讓你眼前一亮的東西。
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那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