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學會寫作
  • 劉楊
  • 2865字
  • 2019-01-03 00:48:40

第1節 寫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從想法到語言再到寫作的全過程

最近這一兩年,會寫作突然成了一種特別讓人羨慕的本事。

單位里,會寫作的人通常會被人高看一眼;一堆媽媽聚在一起,誰要能把孩子的成長用文字記錄下來,一定會引來其他媽媽羨慕的目光;微博、朋友圈里,寫得好的內容會引來無數的點贊、評論;辦公室里,寫得好的報告拍在領導辦公桌上都會更有底氣……

但寫作真的是件很讓人頭疼的事。

本來很簡單的辦公文件,怎么一寫就亂了套;本來想跟孩子說說話,怎么一寫就變成了流水賬;本來想發發牢騷評論一兩句,怎么一寫出來就前言不搭后語;本來想把工作前前后后說一遍,怎么一寫就發現話都不會說了……

寫作,說簡單很簡單,就是把想說的東西寫下來,所以會說話就會寫作。但說不簡單也不簡單,很多人一旦真正開始寫作,就沒有話想說了,一點想法也沒有了。

寫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些想說的話從哪里來?那些突然出現的想法最后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一、猴子會寫作嗎?

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猴子和打字機實驗。假設把猴子置于打字機前,猴子可以敲擊鍵盤打出文字,在無限多的猴子和無限多的時間里,猴子有可能碰巧打出《莎士比亞全集》。

這聽起來很神奇,但是沒有人會認為猴子會寫作,它們只是湊巧讓連貫的意思聚集在一起而已。

人跟猴子不同,人有意識和思維,哪怕是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他也在試圖說出一個意思。比如他“渴了”,當他還不會這個詞的發音時,他會去找爸爸媽媽,希望爸爸媽媽可以理解他渴了這個狀況。

意識是人類表達的第一道閥門,先有了想法,才能在大腦里醞釀出語言;有了語言,才能表達成文字。這每一步,都是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上——從意識跳到語言,再從語言跳到文字。

寫作就是從最初那塊叫作“想法”的石頭跳到最后那塊叫作“文字”的石頭,中間經歷過了“語言”這塊石頭。這兩步跳躍的方法(從想法到語言,從語言到文字)就是我們練習寫作的方法。

二、你真的沒想法嗎?

談到想法,有人會說,我就是沒想法、沒意識。其實,意識每一秒都不會停止,就看你是不是可以敏銳地抓住它們。你走過一條大街,聽見一個人講話,身體感受到和風暖陽,這些元素都會形成你的意識。這時候你可能想起了昨天有件未完成的事,或者突然因為某個場景有了某種觸動,這也是意識。可能還沒等你注意到或者記下來,這些意識就消失了,又進入了下一個意識的場景。

大部分的意識都會悄悄溜走,所以這也是大家經常忽略它們的原因。凡是你能注意到的意識,一般都是添加了自己的思考的。思考不一定是冥思苦想,可能就出現在事情發生后的0.01秒。大腦這臺高速運轉的機器,在0.01秒之內,會調動一切跟這件事有關的素材,包括當下的感受、之前聽說過的事、隱約記得的故事和一直以來堅信的道理。

舉個例子,你看到有人扶起了一個摔倒的老太太,你最直觀的感覺是“即使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還是有好心人的”。0.01秒之內,你可能會想起你聽過的摔倒老人訛人和老人逼年輕人讓座的新聞,但也許你一直堅信“世上還是好人多”,眼前的事件也支持了你的思考:“嗯,果然還是有好人的!”

思考靠語言輔助,但反過來,思考又能轉化成語言。比如你會有“打女人的男人沒出息”這樣的想法,但同時,這種想法也被表述成了一句話。我們還是假設上面的例子,今天,你在上班路上看到一個男人打女人,你當時停下來思考了0.01秒。到了單位,你想把這件事和你的態度講給同事聽,你會怎么說呢?你會先說事件:“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一個男人打女人,打得挺厲害的。”接著你會有幾句評論,“打女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打比你厲害的啊!當街打人,太沒素質了。”你甚至會說大家的反應,“大家都看不過去了,有幾個人罵這個男的。”

以上的例子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見的,從看到一件事,到有思考,再到說出來,這就是思維跳轉。很多人說他不會說故事,不會描述一件事,不會評論,但是你看,遇到這么具體的事,你完全不用人教,都能講得繪聲繪色。

從語言到文字是最后的一步跳轉,這個過程其實也非常簡單。還是以男人打女人為例,如果能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寫下來,前面講遇到了什么,后面講感受“打女人的男人真沒出息”,為了支撐觀點,再說說另外幾個愛打女人的男人的故事,證明窩里橫是最沒出息的,這就是一篇文章,是典型的說理文章,甚至可能成為爆文。

我自己寫過一篇文章《快遞小哥被揍,這個公司選擇最老炮兒的方式解決糾紛,順帶收買了全國人民的心》,說的是我看到一個快遞小哥被打的視頻后的感受。這篇文章發表出來之后,迅速引爆朋友圈,在我個人的微信公眾號上,兩天時間達到了50多萬的閱讀量。我寫這篇文章的想法從哪里來的呢?很明顯,最開始是看視頻引發的一個小念頭,我抓住了它,去找跟它有關的素材,有感而發,最終寫出了一篇還不錯的文章。

也許有人說,是不是只有社會評論適用這種方法,其他文體不適用呢?其實,各種文體都是一樣的。你看到落葉,有了點傷春悲秋的感慨,把感慨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散文;今天你編了一個“如果我中了500萬……”的段子講給朋友聽,把這個段子記錄下來,就是一個小說;今天你訓了一個員工,說“有為才有位(努力工作才能被提升)”,你把它寫下來,就是一個講話稿。寫作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感受,來源于思考,這是寫作者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三、寫作就是寫我所想

在我的寫作課程中,經常有同學問我,到底什么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文采斐然的文章是好文章,被大家廣為傳頌的文章是好文章,能解決問題的文章是好文章,讓人贊不絕口的文章是好文章……人們可以有很多定義好文章的標準,但在我看來,能準確表達出自己想法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每個人的基礎不同、背景不同、學習寫作的出發點也不同,很難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人,但是回到寫作的本源,寫作就是把想法變成語言,再把語言變成文字,所以只要能順利地完成這兩個步驟,就實現了寫作的目標,寫出的就是好文章。

至于文章有沒有深度,那是想法的問題;文章是不是文采斐然,那是語言轉化成文字的問題。嚴格來說,這兩方面都不是寫作的問題,而是個人知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問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不能只靠培養寫作能力,而需要通過其他的手段,比如多看書、多思考、多與人交流、增廣見聞等。這些都需要長期的積累。

寫作是表達想法的渠道,也是鍛煉思維的方法。前面說到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的問題,寫作其實是鍛煉這兩種能力的捷徑,經常進行寫作練習會提升一個人的知識儲備,鍛煉語言組織能力,而這兩方面又對提升寫作水平大有裨益。

寫作就是寫我所想,把腦袋里的一個念頭、想法寫出來,寫清楚,這就是寫作的本質。

猴子可以湊巧敲出《莎士比亞全集》,但它們沒有思考也不會表達,所以永遠寫不出任何一句有意義的文字。而人類就不同,再不會寫作的人,跟最厲害的作家相比,大家所經歷的寫作過程是一模一樣的,只是作家更熟悉寫作的方法,有更多解決卡殼和寫不下去的辦法。

相信我,因為我們不是猴子,所以一定可以寫出有意義的文字,也一定可以通過練習,越寫越好。

1.不會寫作可能不是寫作的問題,有可能是思維的問題或者思維轉換的問題。

2.從意識到思考,從思考到表達,每一下都是驚險的一躍。

3.寫作就是寫我所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甘孜| 荣成市| 衡阳县| 五原县| 淄博市| 雷波县| 克拉玛依市| 太仓市| 中牟县| 绩溪县| 衡东县| 诏安县| 秭归县| 内江市| 商洛市| 华宁县| 杂多县| 石渠县| 台前县| 青浦区| 广德县| 体育| 丰都县| 苍山县| 宽城| 儋州市| 盘山县| 尉氏县| 岳普湖县| 安塞县| 高青县| 四平市| 新昌县| 博白县| 隆林| 黄山市| 文山县| 抚顺县| 获嘉县|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