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了不起的社會學實驗

1.比特幣的誕生

2008年10月31日,一位化名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的人在metzdowd密碼學郵件列表中提出了比特幣(Bitcoin)的設計白皮書《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并在2009年公開了最初的實現代碼。首個比特幣于UTC時間2009年1月3日18∶15∶05生成。但比特幣真正流行開來并被人們所關注則是至少兩年以后了。

作為開源項目,比特幣很快吸引了大量開發者的加入,目前的官方網站bitcoin.org提供了比特幣相關的代碼實現和各種工具軟件。

除了精妙的設計理念外,比特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點是發明人“中本聰”到目前為止尚無法確認真實身份。也有人推測,“中本聰”背后可能不止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這些猜測都為比特幣項目帶來了不少傳奇色彩。

2.比特幣的意義和價值

直到今天,關于比特幣的話題仍充滿了不少爭議。但大部分人應該都會認可,比特幣是數字貨幣歷史上,甚至整個金融歷史上一次了不起的社會學實驗。

比特幣網絡自2009年上線以來,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已經在全球范圍內7×24小時運行超過8年時間,成功處理了幾百萬筆交易,甚至支持過單筆1.5億美元的交易。更為難得的是,比特幣網絡從未出現過重大的系統故障。

比特幣網絡目前由數千個核心節點參與構成,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支持機構參與,純靠分布式機制支持了穩定上升的交易量。

比特幣首次真正從實踐意義上實現了安全可靠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機制,這也是它受到無數金融科技從業者熱捧的根本原因。

作為一種概念貨幣,比特幣主要希望解決已有貨幣系統面臨的幾個核心問題:

被掌控在單一機構手中,容易被攻擊;

自身的價值無法保證,容易出現波動;

無法匿名化交易,不夠隱私。

在前文中曾探討過,要實現一套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機制,最關鍵的是要建立一套可靠的交易記錄系統,以及形成一套合理的貨幣發行機制。

這個交易記錄系統要能準確、公正地記錄發生過的每一筆交易,并且無法被惡意篡改。對比已有的銀行系統,可以看出,現有的銀行機制作為金融交易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有代價地提供了交易記錄服務。如果參與交易的多方都完全相信銀行的記錄(數據庫),就不存在信任問題。可是如果是更大范圍(甚至跨多家銀行)進行流通的貨幣呢?哪家銀行的系統能提供完全可靠不中斷的服務呢?唯一可能的方案是一套分布式賬本。這個賬本可以被所有用戶自由訪問,而且任何個體都無法對所記錄的數據進行惡意篡改和控制。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賬本系統,比特幣網絡巧妙地設計了區塊鏈結構,提供了可靠、無法被惡意篡改的數字貨幣賬本功能。

比特幣網絡中,貨幣的發行是通過比特幣協議來規定的。貨幣總量受到控制,發行速度隨時間自動進行調整。既然總量一定,那么單個比特幣的價值會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實體認可比特幣而水漲船高。發行速度的自動調整則避免出現通脹或者滯漲的情況。

另一方面,也要冷靜地看到,作為社會學實驗,比特幣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別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已經出現了許多頗有價值的商業場景和創新技術。但這絕不意味著比特幣自身必然能夠進入未來的商業體系中。

3.更有價值的區塊鏈技術

如果說比特幣是影響力巨大的社會學實驗,那么從比特幣核心設計中提煉出來的區塊鏈技術,則讓大家看到了塑造更高效、更安全的未來商業網絡的可能。

2014年開始,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開始逐漸受到大家關注,并進一步引發了分布式記賬本(distributed ledger)技術的革新浪潮。

實際上,人們很早就意識到,記賬相關的技術對于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包括所有權和流通)十分關鍵;而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化的分布式記賬本技術,對于當前開放、多維化的商業模式意義重大。區塊鏈的思想和結構,正是實現這種分布式記賬本系統的一種極具可行潛力的技術。

區塊鏈技術現在已經脫離比特幣網絡自身,在金融、貿易、征信、物聯網、共享經濟等諸多領域嶄露頭角。現在,除非特別指出是“比特幣區塊鏈”,否則當人們提到“區塊鏈技術”時,往往所指已經與比特幣沒有什么必然聯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古田县| 中西区| 翁牛特旗| 山东| 洪湖市| 连南| 肇源县| 大埔县| 方城县| 大埔县| 新蔡县| 丹巴县| 甘孜| 宁国市| 文山县| 高阳县| 静安区| 东阿县| 安吉县| 盱眙县| 抚远县| 临泉县| 松桃| 都江堰市| 岚皋县| 贡嘎县| 莆田市| 宜兰市| 拉萨市| 天峨县| 横峰县| 侯马市| 天门市| 汾阳市| 余江县| 沙坪坝区| 塘沽区| 宁阳县| 读书|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