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
- 楊保華 陳昌
- 691字
- 2019-01-03 08:32:49
1.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數字貨幣技術就一直是研究的熱門,前后經歷了幾代演進,比較典型的成果包括e-Cash、HashCash、B-money等。
1983年,David Chaum最早在論文《Blind Signature for Untraceable Payments》中提出了e-Cash,并于1989年創建了Digicash公司。e-Cash系統是首個匿名化的數字加密貨幣(anonymous cryptographic electronic money或electronic cash system),基于David Chaum自己發明的盲簽名技術,曾被應用于部分銀行的小額支付系統中。e-Cash依賴于一個中心化的中介機構,這導致它最終失敗。
1997年,Adam Back發明了HashCash,來解決郵件系統中DoS攻擊問題。HashCash首次提出用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機制來獲取額度,該機制后來被隨后出現的數字貨幣技術所采用。
1998年,Wei Dai提出了B-money,將PoW引入數字貨幣生成過程中。B-money同時是首個面向去中心化設計的數字貨幣。從概念上看B-money已經比較完善,但是很遺憾,其未能提出具體的設計實現。
上面這些數字貨幣都或多或少地依賴于一個第三方的信用擔保系統。直到比特幣的出現,將PoW與共識機制聯系在一起,首次從實踐意義上實現了一套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系統。
比特幣依托的分布式網絡無需任何管理機構,自身通過數學和密碼學原理來確保所有交易的成功進行,并且,比特幣自身的價值通過背后的計算力進行背書。這也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在越來越數字化的世界中,應該如何發行貨幣,以及如何衡量價值。
目前,除了像比特幣這樣完全丟棄已有體系的分布式技術之外,仍然存在中心化代理模式的數字貨幣機制,包括類似PayPal這樣的平臺,通過跟已有的支付系統合作,代理完成交易。
現在還很難講哪種模式將會成為日后的主流,未來甚至還可能出現更先進的技術。但毫無疑問,這些成果都為后來的數字貨幣設計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而站在巨人們肩膀上的比特幣,必將在人類貨幣史上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 Visual C++串口通信開發入門與編程實踐
- Java程序員面試算法寶典
- 網頁設計與制作教程(HTML+CSS+JavaScript)(第2版)
- Mastering Ubuntu Server
- 零基礎學Java程序設計
- 零基礎學Python數據分析(升級版)
- MATLAB for Machine Learning
- Flutter跨平臺開發入門與實戰
- 程序設計基礎教程:C語言
- Scratch趣味編程:陪孩子像搭積木一樣學編程
- Arduino可穿戴設備開發
- Mastering Elixir
- INSTANT JQuery Flot Visual Data Analysis
- 快樂編程:青少年思維訓練
- Raspberry Pi Robotic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