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解開神秘九型人格的謎底

人格類型是天生的,從孩子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帶著自己獨特的性格類型,因此孩子即使是在襁褓中,也會有性格的安靜和活潑之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成長,但是這種“讓孩子長成為我期待的模樣”的觀念,正是造成親子關系緊張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人格,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想成為別人意愿下的附屬品。

在人們追求至高無上的覺悟的過程中,性格將成為人們發掘自身潛力的引導力量,比如愛的能力、感受他人的能力和預見的能力,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演變發展過程。

九型人格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理論知識,而是關于自身以及身邊人際交往的一門學問。之所以將其應用于孩子的教育中,主要是它能夠揭示在不同環境、面對不同問題的情況下,不同性格的孩子行為表現方式的不同,而九型人格正是孩子行為背后的驅動力和情緒來源。

那么,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九型人格?人格是由人的先天氣質與后天性格構成的,其中性格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人格則是指一個人的整體性。

與以往傳統性格分析不同的是,九型人格理論將人格劃分為九種基本類型,是研究各種人格特點以及不同人格之間差別的理論。這種理論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哲學的知識,對人的性格分析更為深刻和透徹。它按照古老圖騰的九個角展開,揭示了九種不同的內心動力,將人格類型劃分為如圖所示的九種。

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關注問題的角度,在一種很自然的情況下,九種不同類型的人所關注事物的方向也是不同的。

由此可見,九型人格揭示了每種性格更高層面的認知,不僅能夠提示我們每天如何與自己相處以及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還能夠幫助家長真正認識、了解自己的孩子,從而找到其性格背后行為方式的秘密。

找出孩子的主導型人格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他們的基本人格類型是不同的。即使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某些環境因素而使人們為人處事的方法發生改變,但是基本人格導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以及成長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每種性格類型的孩子之間可能會存在共同的特點,但是不難發現的是,每個孩子都擁有其最特殊的特質。

許多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漸漸認識到,只有了解孩子的性格,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對他們在教養方式的選擇以及與孩子溝通方法的改進上都有很大幫助。除了使家庭教育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以外,還能夠和孩子建立起朋友關系,從而了解孩子各個時期的心理變化。

了解孩子的主導性格,可以根據其心理特征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或教育方式。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接納孩子,從而引導孩子,與孩子和諧相處并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在尋找孩子人格類型的過程中,家長不妨放下對孩子一直以來的印象,通過客觀的觀察,以孩子經常性、一致性的表現作為尋找答案的標準。注意不能單單憑借孩子偶爾出現的性格特質進行判斷。

可以通過下面的小測試判斷孩子的主導性格。

1.活潑開朗、善于表現自己,并且自我意識強烈的孩子,競爭心強,并且在團隊中喜歡充當領導者的角色,不會委屈自己或者不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

YES→4 NO→2

2.十分注重團隊紀律以及權威者的意見,即使內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最后仍然會選擇遵照權威者所期待的去做,是家長和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

YES→7 NO→3

3.比較內向害羞、慢熱,不太愿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會沉默不語,常常說“沒事”后一個人躲在房間里。

YES→10 NO→1

4.在家里,非常堅持自己的意見,比較叛逆沖動,不喜歡被束縛,非常有正義感,遇到不順心的事會馬上反抗。

YES→8號領袖型 NO→5

5.反應快、興趣愛好廣泛,但是三分鐘熱度,話多,表現欲望強,是家中或者同學中的開心果。

YES→7號樂觀型 NO→6

6.懂得如何討長輩喜歡,喜歡自我表現,自信、外向、自尊心強,很害怕失敗,希望自己樣樣都很出色。

YES→3號成就型 NO→1

7.無論是學習還是游戲都自動自發、認真公平,是會管理自己與管理他人的小組長。

YES→1號完美型 NO→8

8.比較愿意幫助父母分擔家務,樂觀開朗,在團體中有較好的人緣,容易受到長輩的喜愛。

YES→2號給予型 NO→9

9.對伙伴團結友愛,對家長服從貼心,但有時又會挑戰權威或表現出叛逆。

YES→6號忠誠型 NO→2

10.情感豐富、情緒化,富有創造力,對美感有自己的見解,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緒變化。

YES→4號浪漫型 NO→11

11.好奇心強,但是內斂,喜歡思考或者默默進行計劃,很難從他的表面反應看出其內心世界。

YES→5號智慧型 NO→12

12.貼心友善、溫柔靦腆,喜歡和家人一起活動,不喜歡與人競爭。

YES→9號和平型 NO→3

1號完美型:循規蹈矩,自覺自發性高,講求誠信、誠實與公正。

2號給予型:樂于助人,喜歡奉獻,具有強烈的同情心。

3號成就型:自信外向,踏實努力,具有強烈的勝負心。

4號浪漫型:喜歡按照自己的風格做事,不喜歡模仿他人,自尊心強,常容易暗自喜歡或嫉妒其他小伙伴。

5號智慧型:沉默,喜歡動腦思考,想法獨特,常有自己的創意。

6號忠誠型:可愛和善,容易緊張,遇到事情容易猶豫不決。

7號樂觀型:愛玩,聰明機靈,想象力豐富,學習能力強。

8號領袖型:自主性強,有領導小伙伴的欲望,不會輕易示弱。

9號和平型:容易害羞,不希望被關注,脾氣好,但是容易受欺負。

 

在進行了測試之后,相信家長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基本核心性格類型,并對孩子主導人格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要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其具備健全的人格,然后才能踐行優良品質的塑造,也才能有發展綜合能力的可能性。家長需要做的其實并不復雜,只要能夠因材施教,洞察孩子的性格特性,找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根源,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引導,這樣就能夠真正地幫助孩子,提升孩子成長的幸福感,從而引導孩子走向成功。

不同人格孩子的心理特征

想要了解孩子真正的性格與心理特征并不簡單,這就需要家長更加用心觀察,逐漸發現孩子的性格本質。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僅可以了解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還能夠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與孩子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系。

每個孩子的心理特征都會與自己的人格類型相對應,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吧。

1號完美型

○我要做一個做事認真、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我上學從來不遲到,因為違反紀律會使我感到難受。

○我是聽大人話的好孩子,父母、老師交給我的任務,我都會認真完成。

○我不能忍受自己的校服不整潔。

○我考試必須拿到100分,如果沒有100分,也要得第一名。如果不是第一名,我就會很不開心。

○我放學回家一定要先把作業寫完,并且確認沒有錯誤,然后才會出去和小伙伴們一起玩。

○我對身邊的小伙伴要求也很嚴格,如果他們做得不好,我會想要批評他們,讓他們將事情做好。

○做錯了事情,我會感到很內疚,但是我不喜歡別人批評我。

○在生活中我也要井井有條,如果房間亂了,我會及時整理。

2號給予型

○我非常喜歡幫助同學,如果做值日的同學沒有來,我會主動幫助他做值日。

○如果我的朋友有困難,我一定會盡力幫助他解決問題。如果不能給予他幫助,我會感到很難過。

○如果班級里的同學身體不舒服,我會非常愿意帶他去校醫務室。

○如果我不付出,我就覺得我是不被需要的,就沒有人會愛我。

○我會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這樣父母就會喜歡我。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贊揚。

○我會考慮其他人的處境,但是小伙伴們有的時候讓我幫忙作弊,我不知道該怎么拒絕。

○會有很多同學愿意把他們的心事告訴我,因為我是很好的傾聽者。

○我常常感到自己付出的很多,但是卻得不到同等的回報。

3號成就型

○如果我得了第一名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會特別開心,我很享受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我希望自己每次考試都可以得到第一名。

○我希望自己能夠在某一個方面是最棒的,我渴望獲得大家的認可。

○為了能夠取得成績,我愿意不斷努力,這樣就可以讓老師和父母為我感到自豪。

○我不喜歡被人忽視的感覺,所以我很喜歡表現自己。

○無論做什么事情,我都渴望被他人認同,如果沒有人認同我,我會感覺很沮喪。

○我其實并沒有我表現出的那樣自信,我也需要大家的不斷鼓勵,這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我的好勝心比較強,如果我的成績下降或者是不如別人,那么我就會加倍努力趕上來。

○我不愿意把我的弱點和不開心的事情表現出來,我希望大家覺得我是很快樂的。

○我可以說心里話的小伙伴很少。

4號浪漫型

○我特別喜歡幻想,我覺得我的夢格外美好,我幻想自己會魔法,還可以飛到天上去。

○我比較喜歡創造沒有的東西,我不喜歡和別人一樣。

○我覺得自己有和別人不一樣的能力。

○我覺得自己是特殊的,是獨一無二的,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父母的驕傲。

○有的時候我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我,我覺得我得不到別人的肯定。

○在別人不能理解我的時候,我寧愿躲進自己的世界。

○我比較害羞,我是內向的孩子。

○如果是在陌生的環境中,我就會感到很不安。

○我很敏感,情緒上也很容易波動。

○如果別人擁有我喜歡的東西而我沒有,我就會覺得很難過。

○我渴望交到知心的朋友,可以將心里想說的話都告訴他。我希望他能夠理解我的感受、關心我。

○如果我感受到別人對我的關注、對我的好,我就會很開心;如果別人對我不好,或者我感受不到關心,我就會很沮喪。

5號智慧型

○我對家中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心,我特別想把它們都拆開看一看。

○我認為知識是最重要的,因為知識可以解答我對于這個世界的疑問。

○我喜歡學習,我希望自己可以懂得更多的事情。

○我喜歡在自己的房間里搗鼓東西,這個時候我不希望被別人打擾。

○我喜歡思考,但是有的時候我并不想行動。

○有的時候我會因為父母希望我成績好而去學習,并且做一些自己并不真正喜歡的事情。

○有的時候我會因為思考自己的事情而忘記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因此我的朋友并不多。

○我不喜歡和人交往,我有點兒害怕接觸陌生人,就算是熟悉的人也不愿意主動去接觸。但是在和他們交往的時候,我能夠與他們進行交流。

○就算發生了令我非常難過或者開心的事情,我也不會表現出來。

○我喜歡自己慢慢消化情緒上的波動。

6號忠誠型

○我熱愛我的班集體,我愿意主動參加班級里的活動。

○我對班級里的同學都很友好,我愿意幫助、團結同學,組織大家在一起玩耍。

○我有的時候會很膽小,缺乏安全感,遇到事情會習慣性地朝不好的方向去想。

○我有的時候會對別人缺乏信任感,喜歡刨根問底。

○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就會百分之百地信任他,并且不會做出背叛朋友的事情。

○我有的時候會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害怕自己會做錯事情。

○我更愿意跟隨團體一起活動,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一些自己力不從心的事情。

○我對事情會有很多擔憂,因此我更愿意待在父母身邊,不愿意接觸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

○我有的時候心里會產生矛盾,既相信又懷疑,既想順從又會有叛逆的心理。

○我害怕被別人輕視,因此我做事小心謹慎。

○我有的時候渴望得到大家的喜歡,但是我又會懷疑大家并不喜歡我。我害怕自己因為做錯了事情而受到責怪。

○我常常會有無謂的擔心,會在上學之前懷疑自己沒帶橡皮,也會在考試的時候懷疑自己答不對題目。

7號樂觀型

○我覺得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快樂,我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在外面玩耍。

○我不想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看書,我想去外面玩一會兒。

○我不愿意想一些令自己難過的事情,我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有快樂的一面。

○我不喜歡帶著壓力學習,我愿意看帶圖畫的書,并且能夠隨意涂鴉。

○我希望能夠擁有自由的生活,我不是很喜歡父母總管著我,我喜歡自由自在。

○我不喜歡做無聊的事情,我喜歡新鮮、有活力的游戲。

○我有的時候會有一些懶惰,不想做事情。

○我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好,但是有的時候我卻不愿意實施自己的計劃。

○有新鮮的想法我就愿意去試一試,我很喜歡上手工課與實驗課。

○我是一個開朗的孩子,所以有很多愿意和我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8號領袖型

○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我希望可以帶著他們一起做游戲。

○只要是我想要達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我喜歡管理別人,喜歡讓小朋友們都聽我的安排。

○我有的時候脾氣比較急,做事喜歡掌握全局。

○有的時候我會命令朋友按照我的想法做事,事情過后我會有一點兒愧疚的感覺。

○當我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就會承擔到底,并且會全力以赴,信守承諾,不達到目標是不會放棄的。

○我不希望自己身邊的小伙伴受到傷害,我希望自己可以保護他們。

○我喜歡表現自己的優點,渴望受到身邊小伙伴的崇拜。

9號和平型

○我會盡力維持與家長、老師還有身邊伙伴們的和諧關系。如果別人傷害了我,只要不是很過分,我就不會與他們爭吵。

○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與別人發生矛盾,尤其是爭吵。我希望大家都能和諧相處,我最害怕看到父母爭吵。

○在進行選擇時,我會猶豫不決,我不愿意去嘗試把握不大的事情。

○我不愿意和別人去競爭,我只想隨意地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其實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我不愿意自己做決定。

○我不愿意刻意討好別人,我喜歡凡事順其自然。

○我希望父母可以給我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空間——不被打擾的小空間。

○我相信一切事情只要順其自然就會變好的。

○我說話比較慢,如果老師說話太快我就會跟不上,這個時候我會選擇沉默。

通過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可以幫助自己的孩子對號入座,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試著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舉止,這才是成功教育的第一個步驟。

關注孩子成長環境,把握性格變化因素

與成年人相比,想要找準孩子真正的性格特征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是因為,在孩子的成長初期,他們對于語言、道德以及事物的認知能力并不是那么健全,還處在一個逐步發展的階段。

孩子的人格雖然是天生的,但是隨著孩子不斷長大,隨著成長經歷的不斷豐富,孩子的人格類型是會發生改變的。通常情況下,孩子的基本性格類型會朝著與其相似的性格類型發生一定的偏向變化。

因此,孩子的性格發展以及人格形成并不是靜止不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這就需要家長認識到孩子的成長環境因素對于孩子性格的影響。

那么,影響孩子性格變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遺傳因素

從遺傳的角度講,家長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會遺傳給孩子。

如果父母的性格都是樂觀型的,那么孩子的性格是樂觀型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

但是遺傳因素并不是孩子性格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其影響程度是比較弱的。

家庭環境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性格影響是很深遠的。

在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影響因素中,最關鍵的兩點就是家庭氛圍與父母素質。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素質較高,自然會對孩子的好性格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僅如此,家長的教育觀念、態度與方式,以及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都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形成。

學校教育環境

除了家庭以外,孩子最常接觸的場所就是學校。因此學校教育環境也是影響孩子性格變化的重要因素。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成績如何,在怎樣氛圍的集體中,以及與老師、朋友的交往狀態,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社會環境因素

如果孩子長時間在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生存發展,那么孩子的性格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對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也會有幫助。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觀察孩子的變化,給孩子營造好的成長環境,促使孩子的性格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人格不分好壞,成長路上需要正確指引

找到孩子的性格類型特征,是為了對孩子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根據孩子的性格以及行為特征,選擇合適的溝通和教育方式。尤其是對于孩子性格中的缺陷,只有進行了解,才能夠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從而做到引導孩子,并與孩子和諧相處。

九種性格基本類型雖然各具不同,但是不能按照好壞來區分和界定。有的家長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認為孩子調皮、叛逆,不聽家長和老師的話,因而覺得自己的孩子性格不好,甚至將自己的孩子判定為壞孩子。為此,他們還會對孩子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教,甚至打罵孩子。

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使孩子變好,還會使孩子的性格朝著其性格中存在缺陷的方向發展。

 

磊磊是一個從小就十分調皮的小男孩,他會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還會搶別的小朋友的卡片,甚至為了出去玩和父母撒謊。父母經常懲罰他,但是無濟于事。

磊磊上了幼兒園以后,這種情況更是愈演愈烈。媽媽經常被老師叫到幼兒園去。這天,磊磊的媽媽又因為磊磊犯了錯誤,被老師叫到了幼兒園。

老師告訴磊磊的媽媽,磊磊在上活動課的時候不僅搶小朋友的剪刀,還因為其他小朋友的手工比他做得好,就將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撕壞了。老師希望家長能夠在家中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正確的管教。

磊磊的媽媽聽了以后很難過,回到家以后就把磊磊在幼兒園的行為告訴了磊磊的爸爸,并對他說:“你說磊磊為什么就不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我已經不想再管他了。真是怎么教都教不好,我怎么生了一個這樣的孩子。”磊磊的爸爸脾氣很暴躁,他聽了媽媽的話以后十分生氣:“看來還是打得不夠,孩子不長記性,怎么教都沒有用。”

看了上面這個案例,我們可想而知,磊磊又將受到爸爸的打罵,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有用嗎?用打罵管教出來的孩子就會變得規規矩矩,就會從父母眼中的“壞”孩子變成他們期望中的乖孩子嗎?

磊磊的父母認為孩子調皮就是壞孩子,他的性格就是不好的。但是,其實人格是不分好壞的,如果將人格中的性格缺陷朝著正確的方向引導,就算是再調皮的孩子也會明白什么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是不好的。

案例中的磊磊,從小就受到爸爸的嚴厲管教,還不能得到來自媽媽的鼓勵,媽媽甚至已經放棄了磊磊,覺得他可能一直會是“壞”孩子。磊磊變成這樣,主要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磊磊天生調皮,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將玩具歸類,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鼓勵,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采取非打罵方式的小懲罰,相信這樣就不會使孩子的性格缺陷朝著擴大的方向發展了。

每種性格中都有優點和缺點,作為孩子的家長,應該更多地看到孩子性格中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公開的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強化孩子的優點,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會得到大家的贊賞的。對于孩子性格中的缺點,正面管教比打罵有效得多。如果經常打罵孩子,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孩子,他們都會產生叛逆心理。如果采用委婉的方式規勸,不過多地批評、指責,就可以弱化孩子不好的行為,引導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認識孩子的性格,不僅僅需要認識性格表面,更需要了解孩子性格的內涵,促進孩子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幫助他們改變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在孩子表現出其固有的性格時,家長應該及時稱贊其長處。只有孩子按照其天性成長,他們才能感覺到快樂,才能對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充滿信心。但是,承認孩子的天性不是讓家長把孩子培養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而是幫助孩子激發其固化的潛能,發揮其性格中的優勢。

尊重孩子性格,不盲目比較,不強制改變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兩個性格完全一樣的孩子。

人的性格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之處。沒有哪種性格比其他性格好,也沒有哪種性格比其他性格差。無論是誰,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應該認知每種性格的存在,也更應該接受每種性格存在的價值。作為父母,更要尊重孩子的性格,協助他們發揮出自己性格中的能量,不斷激發他們的潛能。

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對孩子的性格以及行為進行管束,那么大多數情況下不但會適得其反,還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導致孩子的性格朝著更加難以管教的方向發展。

尤其是將自己孩子的性格與別的孩子的性格進行比較,并強制孩子進行改變,更加會傷害孩子的內心情感。

 

明明的媽媽喜歡活潑開朗的孩子,可是明明卻很內向,在班級里總是最默默無聞的那個。

這天,明明的媽媽和其他家長一起來參加幼兒園的家長公開課。明明的媽媽很期待明明能有一個好的表現。但是無論是老師的提問還是表演節目,她都看不見明明舉手。看到明明同桌瑩瑩表現得那么好,媽媽既著急又生氣。

晚上回家的時候,媽媽問明明:“今天在家長公開課上,你為什么不舉手發言?老師叫小朋友上臺去講故事、唱歌你也不去,你看看你的同桌瑩瑩,不僅問題回答得好,就連故事也講得像模像樣……”

“我不喜歡上臺表演節目,雖然我沒有舉手回答問題,但是老師的提問我都知道答案,我只是不想說。”明明小聲地和媽媽解釋。

“你要是再這樣不懂得表現自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媽媽喜歡的是像瑩瑩那樣的孩子。”媽媽賭氣地說。明明聽了媽媽的話,默默地走回自己的房間。

后來,明明不僅更加不愿意表現自己,還不和同桌瑩瑩說話了。從此原本就內向的他變得更加沉默了。

 

每個孩子都不喜歡父母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做比較,因為在潛意識里,他并不想變得和誰一樣,他更愿意遵循自己的內心。1號完美型孩子更是如此。他們尤其不愿意父母強制他們做改變,變成他們不習慣的樣子。

案例中的明明不愿意表現自己其實并沒有做錯什么,只是他的性格讓他不愿意像瑩瑩一樣把自己知道的和懂得的東西都拿出來給別人看,這也并不代表他不優秀。

明明的媽媽想激發明明的上進心,想讓明明變得和瑩瑩一樣積極向上,但是用錯了方法。如果這個時候明明的媽媽能夠帶著一份尊重和理解,不拿明明和瑩瑩做比較,而是尊重孩子的性格發展,并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激勵和引導,相信明明可以變得更開朗。

家長只需要留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動機,就能夠準確判斷出孩子的性格屬于哪一種。這個時候家長不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去發展與改變,不能將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更不能強制孩子改變性格。當父母將孩子與身邊的其他人做比較,要求孩子變得和誰誰誰一樣時,不僅不會讓孩子的性格發生改變,反而會將孩子推進性格的陷阱。

家長需要做的是接受孩子的性格,適當調節自己的管教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性格中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如果明明的媽媽告訴明明,“媽媽知道你也能回答出老師的問題,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就好了”,或者是“如果你能將自己會唱的歌唱給別人聽,知道的故事講給別人聽,那么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喜歡你的”。這樣,相信明明就會愿意去嘗試著表現自己,敞開心扉。

良好的性格是這樣界定的:活潑開朗、熱情大方、坦率真誠、堅強勇敢、認真細致、自信獨立,有協作精神,有活動能力,熱愛學習、善于和他人相處等。每個人都知道上述的性格是好性格,但是家長不能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這樣的人,也不能強制內向的孩子變得開朗,這樣會使孩子感到痛苦。

其實,每個孩子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家長需要做的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和定義去塑造孩子的成功,而是應該給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與支持,讓孩子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不能復制

每個孩子都有與別人不同的天賦、興趣和個性,在這么多的性格特質中,總有一種或者幾種是比較強的,也會有一種或者幾種是比較弱的。只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才能做到揚長避短,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長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觀察孩子的性格類型,并且以他們所屬類型的最佳發展方式來與他們相處,而不是試圖改變他們的性格特質。如果家長不考慮孩子的性格類型以及孩子之間性格的差別,按照統一的標準或者是按照其他類型去要求孩子,就會使孩子的心理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花花和朵朵是一對雙胞胎,但是性格卻有著很大的差別。花花性格開朗,好勝心強,她喜歡被老師和父母表揚。她踏實、努力,每次小測試都想要得第一名。而朵朵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她喜歡在自己的房間里畫畫,她對每天要穿的衣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和姐姐穿得一樣。

在與兩個女兒相處的過程中,媽媽發現花花喜歡受到大家的表揚,在受到表揚以后她會做得更好。而如果朵朵受到表揚,就會質疑自己,一定要媽媽說她具體哪里做得好才行。花花不喜歡受到批評,尤其是如果媽媽當著其他人的面批評她,她就會很難過。而朵朵不這樣,就算是媽媽當著其他人的面批評她,她也不會覺得難過,反而會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知道了兩個孩子的不同,媽媽在批評與表揚方面就會很注意,她從來都是當眾表揚花花,而如果花花做得不好需要批評時,她會回到家中委婉地提醒花花。對于朵朵呢,媽媽會很關注她內心真實的想法,經常詢問她的意見,對于她的優點,媽媽會給予肯定。

就這樣,花花和朵朵各有所長,一個是幼兒園里的小歌手,一個是幼兒園里的小畫家,媽媽和老師都為她們感到驕傲。

 

案例中的媽媽很尊重孩子性格的不同,并且對兩個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了孩子性格中的潛能。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其優勢就在于能夠將一般性的教育變為個性化、個別化的教育。這就說明,家庭教育更能夠實現因材施教。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接近孩子內心的存在,他們能夠發現孩子性格中獨特的部分,并采用孩子內心最能夠接受的方法教育孩子。

這種教育需要家長的耐心與智慧,就像案例中花花與朵朵的媽媽一樣,她能夠看出兩個孩子的不同之處,并能夠思考用怎樣的方式才能使孩子接受表揚與批評,并將此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助力。

只有了解孩子性格上的不同,才能夠根據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進行循序漸進的教育。許多家長正是堅持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才幫助孩子走上了成功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武威市| 吉安市| 金坛市| 镇江市| 瓦房店市| 喀什市| 惠安县| 大冶市| 旬邑县| 华坪县| 内黄县| 澎湖县| 英山县| 邹城市| 大洼县| 民县| 江孜县| 胶州市| 抚顺县| 瑞丽市| 金堂县| 崇明县| 成安县| 大石桥市| 苍山县| 潼南县| 清水河县| 台州市| 高阳县| 安岳县| 大冶市| 望江县| 泽州县| 达拉特旗| 古田县| 松潘县| 沅江市| 河津市| 桐梓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