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由 自食野菜,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為人忠厚耿直,勇敢堅強,而且有一身好武藝。
仲由年少的時候,家里貧窮,生活艱難,所以他常去田野和山上采摘野菜,回來煮了吃。仲由認為,家里越貧窮越應該孝順父母,因此,他不讓父母吃難以下咽的野菜,而是想方設法讓他們吃上米飯。為此,他必須常常去百里遠的一個集市上買米,然后背回來奉養雙親。仲由一年四季都堅持這樣做,無論是冰天雪地,還是烈日炎炎,都不能阻止他。
有一次,仲由在外出的時候,遇到了孔子。仲由當時非常輕視孔子,覺得他太柔弱了,輕輕一推就會倒在地上。因此,仲由經常戴著像雄雞冠子似的帽子,佩帶著有公豬裝飾的寶劍,在孔子面前耀武揚威。孔子不以為意,用禮樂來慢慢引導仲由。最后,仲由穿著儒服,帶著禮物,拜在了孔子門下。
從此,仲由刻苦讀書,努力研究各種經典著作,很快就成了孔子的得意門生。可是有一件事讓孔子不滿意,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仲由就會請假,不來學習。一天,孔子就問仲由:“別的人每天都來學習,風雨不能阻擋,可是你卻每過一段日子,就請假不來。時間一長,會耽誤學習的。”
仲由趕忙起身施禮,對孔子說:“先生不知,學生的父母最喜歡吃白米飯,但是附近的集市上沒有賣的,我只得去百里外的地方背米回來。”
孔子聽后,被仲由的孝心所感動,對其他弟子說:“仲由孝順雙親,真是個大孝子呀!”
父母去世后,仲由遠走南方,去了楚國。因為才能出眾,仲由受到楚國國君的重用,富貴一時。仲由坐車出門時,跟隨他的車子有幾十輛,車子前后還跟隨著很多的仆人;吃的飯菜也很豐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斷。貧窮的時候,仲由竭盡全力孝順雙親;富貴之日,仲由還常常會想起已經不在的雙親,他感慨地說:“我真想再回到以前的時候,伺候在父母身邊,可是即便我現在想吃野菜,為父母背大米,又哪里能夠再如愿以償呢?”
孔子贊揚仲由:“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啊!”
·人物檔案·
仲由(公元前542—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曾經跟隨孔子周游列國,是孔子七十二賢門生之一。孔子在魯國做官的時候,仲由因受到孔子的推薦,也開始走入仕途。剛開始做季氏宰,后來做了費宰,到衛國以后,又做了蒲邑的蒲大夫,取得了不少功績。
你還記得他(她)的故事嗎?

▲百里負米(人物: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