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設計溝通的內涵

“設計溝通”是對藝術設計過程中產生的溝通行為的簡稱。設計活動是自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后,面對機器生產和批量化生產而產生的勞動分工。設計作為專業的商業服務活動,“設計溝通”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于生活意義中論及的溝通,而設計溝通對設計的決定性影響也遠遠超過溝通對其他人類商業活動的影響。我們經常會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溝通”一詞。國家之間出現分歧的時候需要溝通,同事之間遇到工作問題的時候需要溝通,夫妻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需要溝通,等等。日常生活中出現“溝通”一詞的地方隨處可見,溝通似乎是減少生活矛盾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往往因為過于普遍,我們總是會忽視它的重要性。我們總認為溝通就是說話,而說話誰都會說,這種認識使溝通很少從學術理論上展開認識。溝通作為母題的研究相對較少。對于溝通的研究出現最多的就是在管理學相關書籍的內容里面,溝通也是管理學的一個研究分支。作為一門學科的溝通學,至今還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對設計溝通的研究應該屬于設計管理的范疇,近些年來,“設計管理”一詞也頻繁出現,但專門研究設計溝通的著作和論文也極為少見,對于設計溝通研究,并非等同于普通管理學范疇的溝通研究。設計溝通也完全區別于生活中提及的溝通,設計溝通是建立在基本溝通概念的基礎上,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和方法,其專業性和技術性遠遠超越了生活意義中論及的溝通。設計賣的是設計創意,一方面,創意本身從萌發、產生到確定的過程就充滿著太多的可能性,其結果的多樣性并非科學意義上尋找的標準答案,設計沒有標準答案,設計只有適合特定群體和情景的“得體”。在解決了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設計創意的優劣也無法定量評價,創意本身也并非是設計師的專利,創意是人類思維的創造性的投射,從泛義上來說,創意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思維,生活中的普通人都可以有創意。另一方面,從專業評價的角度,藝術設計中創意的專業評價只屬于一些專業技能成熟的業界人士,而在設計過程中,客戶評價最終會取代專業評價,而客戶可以是由任何普通人的角色轉變。從這兩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創意特性和創意評價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設計工作可能面對的阻力是巨大的,而唯一能夠減少阻力的方式只有“設計溝通”。創意產生的多樣性決定了創意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溝通技巧和方式的運用,通過不同的溝通方式,增加創意的參與性,從而加強對創意的客觀驗證,獲得相對科學的創意“答案”。設計不是科學,沒有標準答案的設計工作要獲得認同的途徑只有通過更為理性的溝通以及從不同領域現有知識去尋找支撐。

“創意的話語權是屬于人人”,因此人人不一定買你的創意,必須通過溝通來找到支持專業創意的立足點,才能讓創意更有說服力和市場,所以對于設計中溝通的討論顯得尤為重要。設計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研究設計溝通的必要性。長久以來,人們總能聽到:從事設計工作仿佛意味著要加班,要通宵趕工,所以很多女性的設計師就放棄了對設計追求,因為她們更不能承受如此繁重的勞動,當然也許加班內容不僅僅是設計工作。但設計工作經常遇到的是設計方案改了一次又一次,改到設計師想要去放棄。有時候改了又改,最后客戶說還是最開始的好。這些設計過程中的現象在設計行業太過于普遍,它足以詮釋設計工作和設計專業的特殊性,這是一種很尷尬的境遇。而我們不禁要思考,所有這一切都是必然的嗎?所有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嗎?也許問題不僅僅是我們想的這么簡單,也許并非客戶不懂設計或者客戶不講道理。設計工作者自身的反省尤為重要,“設計溝通”也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好的途徑。思考設計溝通在于我們重新審視設計,在于設計師和設計組織的自我反省。設計溝通或許能撥開我們眼前的迷障,讓我們發現設計創意以外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移除我們開展設計工作的障礙。

要了解“設計溝通”的含義,必須先了解“溝通”的含義。設計溝通是建立在常規溝通基礎上的。設計溝通的研究結合設計專業的特點,將主體轉變成設計師的溝通研究,有其獨特的內涵和外延。“設計溝通是為了達成設計服務于人的目的,發生在設計師和設計組織執行設計任務過程中的一切溝通行為都可稱為設計溝通。”設計溝通是以服務于客戶為目的,以達成最大的設計工作效率為核心的溝通行為,從不同層面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果把設計溝通作為溝通學研究的一個個案,那么設計溝通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性。因為設計本身的過程就是設計師把設計的創意和思考用視覺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用創意去滿足于人的需求。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對設計創意有自我的見解和認知,這也導致了設計的過程從來都不是一種只有專業人員才能參與的過程,似乎設計的創意并不會因為非專業而不敢發聲。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設計的大眾話語權”。“人人都是設計師”“人人都可以參與的設計過程”就使得設計從來都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判標準。人類社會自有了設計以來就沒有“設計師”和“設計組織”這一稱呼,從它誕生以來就不是一種專業的發生,而是一種人類自身在面對自然生存過程中的自我意識流的表達和萌發。因此,設計溝通就變得更為復雜和多變,它對設計組織和對設計師的困擾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設計溝通在設計過程中有時會被設計組織和設計師忽視。設計溝通似乎是一種難以言表又不可捉摸的無源之水。對于設計的前世和今生有過系統的梳理后不難發現,設計是文明社會的象征,它是文化的視覺符號化的造物主。當人類普遍的文化素養達到一定程度后,設計師就真實蛻化成為每一個普通的人。而到那個時候,“人人都是設計師”就變成了現實。

設計溝通是設計組織和客戶交流的紐帶,它是維系各類設計參與人員的橋梁,設計溝通確保設計項目能夠得到實施,從而服務于人的必要措施,它是衡量現代設計組織的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標尺,它成為設計組織的生命力能否存在于更長的市場周期中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在設計任務的開始和結束的過程中,設計溝通就一直伴隨,良好的設計溝通將減少設計的阻力,能更好地發揮設計組織和設計師的專業性,同時保證了客戶作為設計參與者的設計話語權。為了達到設計的目標和訴求,設計溝通是至關重要的,設計組織對設計過程的管理主要依托于設計溝通的質量與方式,設計創意本身就是一個群體合作的過程,任何一個偉大的設計都不是一個人的成果,即便他標榜著獨立的創造,但過程中一定有多人的參與,即便是一個建議或是一個忠告。20世紀美國現代設計的代表人物羅維,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位成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設計師。他的設計從天上的飛機到地上的汽車,甚至一個可樂瓶,其設計范圍完全涵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可謂全能設計師,但羅維的大部分設計都是由其公司的員工一起完成,他只不過規定,不管誰設計,公司所有作品一律署名“羅維設計”。一個完全由個人獨立完成的設計作品,是存在風險性的設計作品,也不是一個對客戶負責任的設計,好的設計應該有一個人以上的合作推敲和打磨。設計需要充分發揮每個參與人員的創造潛能和聰明才智才能使結果達到最佳的預期。設計溝通包含了不同的溝通過程,例如前期創意過程中的頭腦風暴,這就好比是佛教在學習教義中的辯經過程,這種注重靈性和感性思維的方法,一旦與人辯論起來,頓時變成鋸了嘴的葫蘆,敵不過擅長的邏輯思維。創意的過程當然沒有辯經這么夸張,但我們經常念叨的頭腦風暴又何嘗不是一次辯經的過程呢,就如同在一個4A的廣告公司,通常產生創意不外乎是頭腦風暴,在創意總監和客戶總監統領下,一次次的風暴也是為了溝通而展開。在設計過程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各類參與人員相互傳遞信息,交流設計想法,共同探討未知的設計問題。在創意和客戶的相互交往過程中溝通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問題我們在后面章節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延吉市| 淳化县| 湟源县| 靖江市| 虞城县| 正安县| 天台县| 石城县| 绥滨县| 黔江区| 萨迦县| 轮台县| 黑山县| 高邮市| 寿光市| 永修县| 集贤县| 通道| 南木林县| 北宁市| 台中市| 丰原市| 商都县| 星座| 舟曲县| 邵阳县| 临安市| 云林县| 洪江市| 灵璧县| 德钦县| 阜宁县| 长宁县| 富锦市| 永胜县| 临安市| 阆中市| 电白县| 新建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