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官場(1)
書名: 開心一笑:笑話幽默一籮筐作者名: 汪增洲 汪勁松 汪瀚編著本章字數: 4865字更新時間: 2017-10-27 11:20:04
發誓
有個貪官,卻裝清廉,上任那天曾發誓言:“若是左手要錢,就爛我左手;右手要錢,就爛我右手?!?
不久,有人送給他一百兩銀子。想接,卻推辭說:“這可使不得,我曾發誓,哪只手拿人家的銀子,爛哪只手?!?
手下人看出他的心思,就給他想出個好點子,說:“把銀子放在你的袖子里吧,就是真的要爛,也只能爛袖子?!?
貪官認為這是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就照辦了。
屬牛
某府尹的生日快到了,下屬知道他鼠年出生,就籌備黃金鑄成一只金鼠前去祝壽。
府尹非常高興,趁機啟發說:“你們知不知道我的夫人生日就要到了?”
下屬們都說:“不知道。請問尊夫人生歲是屬什么的?”
府尹說:“她比我小一歲,丑年生的,屬牛?!?
三不要
有個貪官卻想混個好名聲,自命清高,手書“三不要”:
不要錢
不要官
不要捧
叫人貼在衙門前木牌上。
第二天,他到衙門口看見“三不要”前面圍滿人群指手畫腳,議論紛紛。以為是在贊美他,就湊攏去看看說些什么。原來,有人在木牌上每條后邊都添了三個字:
不要錢——嫌錢少
不要官——嫌官小
不要捧——嫌招搖
有理
某貪官接受了原告五十兩賄銀。被告知道后,拿一百兩銀子行賄。
到了審案的時候,貪官不問情由,先叫把原告打五十大板。
原告以為是官老爺記錯了,舉起手來伸出五指說:“老爺,小人原告是有禮的呀。”
貪官也舉起手來,伸出巴掌翻了一翻說:“大膽奴才,不識好歹。要知道,你雖有理(禮),人家被告比你更有理(禮)。打!”
查書判案
有個縣官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就下工夫苦讀《論語》,照書上說的管理政務。
一天,有個強盜謀財害命,被捉拿歸案。他根據《論語》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提筆批道:“恕其無罪?!?
不久,一個偷席子的人被押來受審。他打開《論語》一查,有句“朝聞道,夕死可矣”,便下令將小偷在當晚處死。
縣令打岔
柳青肚內無墨水,拿錢買了個縣令來當。有一回,府尹來縣里查訪,問縣令:
“你縣黎庶幾何?”
“小縣沒種梨樹,只有金……”柳縣令答得牛頭不對馬嘴,被府尹打斷。
“我問的是百姓?!?
“白杏也沒有種,就種了些銀杏。”
“我問的是小民?!备鷼饬恕?
“卑職的小名叫狗兒。”縣令驚得面如死灰。
官與管
某年鄉試,府尹稱病,把主考大權交給主簿單淦。
單淦大權在手,認錢不認人。
有個自稱是府尹小舅子的人,想仰仗姐夫哥的體面,不給錢,走后門。單主簿把臉一拉,喝道:“無理取鬧,滾!”
小舅子去姐夫老爺面前投訴,府尹老爺也只有嘆氣說:“現官不如現管啊!”
王八羔子
某知縣見了知府,恭問:“大人有幾位公子?”
知府說:“有犬子二人。”接著問縣令:“閣下令郎幾位?”
知縣心想人家知府大人如此謙虛,稱愛子為“犬子”,我作下屬的更應謙虛一點,回答:卑職賤內最近才生了個王八羔子。
吃菱
有個北方人到南方做官。北方不出產菱,他從沒見過。一天,筵席上有一盤紅菱,覺得可愛,便把菱連殼吃了。
有人告訴他,應該把殼剝了吃。
他明知失格了,卻不肯認輸,反而捏造一條理由說:“你們不知道嗎?這樣吃可以清火?!?
又有人問他:“北方也出產菱嗎?”
他隨口說:“多著呢!山前山后滿都是的?!?
半日閑
有個高官要到某寺去游玩,手下人三天前就去通知和尚準備招待。大小和尚因此忙碌起來。
寺廟在深山里,竹林古樹非常雅靜。高官來此游玩之后,非常高興,一面喝酒,一面吟誦唐人詩句:“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老和尚聽了,不覺大笑起來。
高官問:“你笑什么?”
老和尚說:“您老人家固然閑玩了半天,可是,我們和尚已經忙了三天了。”
天氣不正
一個冰雪嚴寒的夜晚,將軍在帳幕里飲酒,兩邊點著大蠟燭,前后燃著爐火。酒在肚子里發熱,頭上冒著汗珠。將軍一邊擦汗,一邊嘆氣說:“天氣太不正常了,寒冬十月還這么熱。”
有個在外站崗的士兵被冷風吹得格格發抖,聽見將軍的話,便進去跪稟說:“小人站的地方天氣是正常的,不信,將軍您來試試。”
詠雪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趙錢孫李幾個官紳在客廳飲酒賞雪,興之所至,大家聯句吟詩。
趙:大雪紛紛墜地。
錢:總是皇家瑞氣。
孫:再下幾天何妨。
門外,乞丐冷的瑟縮發抖,氣得接了下句:“放你娘的狗屁。”
耳朵哪去了
有個當官的怕天熱,想買張竹床躺著乘涼,便拿一塊錢叫仆人:“到街上買副竹床?!?
仆人把“竹床”聽成了“豬腸”。來到肉鋪,將一塊錢往肉案上一放,說:“給我稱副豬腸?!?
老板拿一副豬腸稱了稱,還差二兩,就割了只豬耳朵補稱。
仆人心想,這豬耳朵正好給我下酒,就偷偷塞進褲腰帶里。
主人見仆人拎著一副豬腸來交差,頓時火冒三丈,罵道:“你這混蛋,叫你買竹床,你卻買豬腸,耳朵哪去了?”
仆人嚇了一跳,慌忙交出豬耳朵,說:“耳朵在這里。”
畫像治病
馬先生臥病在床,妻子說是那天在大墳堂遇到鬼了,要去請王半仙來家里驅鬼治病。
先生阻止說:“請巫師不如請畫師?!?
“畫師怎能治病呢?”妻子疑惑了。
先生說:“鬼怕惡人。有誰比咱縣縣令更惡。只要請畫師把他的像畫來貼在門上,鬼就不敢上門了。何愁病治不好?!?
查荒
有年夏天,太湖洪水泛濫,淹沒莊稼,災民到縣里報災,要求減免征收錢糧??h大老爺不親往查看說是謊報,不批準。在災民多次催促下,過了幾個月才不得已前去看看。
這時,洪水消退已久。禾苗爛了,青草茂盛。大老爺坐在轎里伸出頭來一看:一派碧綠,哪有水災?因此,責罵災民。
災民說:“碧綠是草,禾苗早已爛掉了?!?
“亂彈琴!草都長得好,禾苗卻淹死了。膽敢欺騙本官。”
有個老農看出縣大爺是個糊涂蟲,就上前說道:“大老爺不信,我領你去看水災現場?!彼汛罄蠣斠酱蠡缴?,指著太湖說:“老爺,你看——”
大老爺一看:太湖三萬六千頃,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一下嚇昏了,半天才說出一句話:“水荒!水荒!果然水災。”
打三斤
有個昏官酗酒怠政。一天,喝得酩酊大醉。忽聞有人喊冤告狀,掃了他的酒興。便怒氣沖沖升堂,拍著驚堂木問:“是誰在這里鬼喊鬼叫的?帶下去,給我打!”
“打多少?”差役問。
昏官瞇著醉眼,伸出三個指頭,恍恍惚惚地說:“打,打……三……斤……”
上菜
一天下午,章法官醉眼惺忪,坐在法庭主審席上沒精打采地打盹。書記員催促說:
“法官先生,原告、被告都到齊了。”
法官先生大手一揮說:“那就上菜?!?
老搭檔
曾法官審案,一見被告,不勝驚訝:“你就是被告賈山?”
“正是小人?!辟Z山習以為常。
法官:“十年來,我已在法庭上接見過你六次了,你還這樣漫不經心,不知羞恥。”
賈山:“十年來,我不長進,你也沒升官,常來陪陪你,我倆也算是老搭檔了?!?
我在哪里
有個解差,押解一犯罪和尚到省里。某晚在旅店酗酒,喝得稀泥爛醉,不省人事。
和尚趁機解開身上的腳鐐手銬,給他戴上,又脫下袈裟給他穿上。然后把解差的頭剃光,逃跑了。
第二天,解差酒醒,一看:和尚不見了。萬分著急時,一摸腦袋,光溜溜的,再一摸袈裟、刑具,一應俱全。這罪和尚還在呀!可是,我在哪里?
往上打撈
有個當官的乘船渡河,船沉人死。人們順著水流打撈尸體,幾天不見蹤影。
有人提醒說:“這位官老爺生前一貫拼命往上爬,死后也絕不會往下滑的。你們還是往上打撈吧!”
作偽證的后果
在審判一宗破產案的法庭上,法官傳喚破產商行的秘書沈小姐出庭作證。嚴肅地警告說:“你應該知道作偽證的后果吧?!?
“知道了?!鄙蛐〗阏f:“老板已經跟我說過了,他會給我一枚寶石鉆戒和一條白金項鏈?!?
這塊錢歸我
三個叫花子結為兄弟。一天,老三在路上拾到一塊銀元,悄悄揣進衣袋里。老大老二見老三有獨吞之意,說道:“我們結拜時有言在先,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這樣做,不夠義氣吧!”
老三說:“這錢是我撿到的,該歸我?!?
三人爭論不休,鬧到縣府衙門。
縣官問了爭執原因,想了想,說道:“你們各人說說,誰最窮,錢斷給誰。”
老大說:“出門四五天,屋里沒冒煙,草根當飯吃,樹皮把肚填。”
老二接著說:“出門兩三年,沒見油和鹽,喝的西北風,咽的糠面面。”
老三說:“天是我的屋,地是我的鋪,蓋的肚囊皮,墊的背脊骨。”
縣官叫把銀元遞上來,翻來覆去看了兩遍,說:“千里來做官,為的吃和穿,這塊錢歸我,你們快滾蛋?!?
巧判
奸商向二討債回家路上丟失了五兩銀子。有個姓石的農民撿到后,原封不動交還失主。
可是向二卻反咬一口,硬說他丟的銀子有十兩,要拾銀人還給他十兩。最后只有對簿公堂。
奸商找傭人出庭作證,說:“我家老爺丟的十兩銀子是真的。”
主審官見老實巴交的農民拾金不昧,交還原主,值得欽佩。一拍腦袋說:“既然向二掉的是十兩,老石撿的只有五兩。兩人都說的實話,那么,老石撿的銀子不是向二掉的。五兩銀子暫時充公。向二的十兩掉銀,另案調查處理?!?
疑石
阿凡提被人告上法庭,便撿了幾坨鵝卵石揣在衣兜里,對簿公堂。
法官假裝閱讀案卷,暗地觀察原告或被告當事人有什么表示??匆姲⒎蔡岵粩嘤檬种钢墓哪夷业囊露?,以為在暗示有銀子奉送。就斷了阿凡提勝訴,原告敗訴,責打四十大板。
退堂后,法官傳喚阿凡提說:“你贏了官司,快把揣來的東西給我?!?
“好!全給你?!卑⒎蔡崛〕鍪^說:“這是特意給你備辦的禮物,如果你敢幫助壞人,整好人,他會飛出來撞你的腦殼?!?
地里埋金
有個無辜坐牢的農民,一天收到妻子來信說:“眼下正是春耕播種的時節,我一個人種不了這么多地?!?
農夫回信說:“你不用挖土翻地了,我埋有一些金子在地里,夠你受用一輩子。”
牢頭查信,知道其中的秘密。
不久,犯人又收到妻子的信說:“前幾天,縣衙里來了十多個人,把我家的地全都翻了一遍?!?
農夫回信說:“現在你不愁播種了吧?!?
長工聯句
四個長工上坡薅草,天上忽然烏云滾滾。長工甲說:“東邊一朵云。”乙說:“兩邊霧沉沉。”丙說:“今天要落雨?!倍≌f:“活路做不成?!贝蠹乙黄鸹厝チ恕?
主人見他們未經許可,擅自怠工,就到縣衙門告狀。
縣官傳審四人為何不出工,他們把聯句的事說了一遍。
縣官覺得大老粗的四言八句還說得不錯,就叫他們在大堂上表演一番看看。
長工請老爺出個題目??h官說:“就以大堂這鼓為題。”
四個長工依次吟道:
老爺堂上一面鼓,鼓上畫的一只虎。今年老爺是知縣,賀喜明年升知府。
縣大老爺連聲稱贊說得好,說得好。又叫原告“以堂上的鑼為題吟幾句看看?!?
原告主子吟道:
老爺堂上一面鑼,邊邊錘得薄又薄。今年老爺做知縣,賀你明年就搞脫。
氣得縣大老爺直吹胡子,責令重打四十大板,逐出去。
試才斷案
鄭板橋做縣令時,一教書先生前來告狀,說某東家克扣他一年的酬金,分錢不給。
鄭板橋問:“也許是你才疏學淺,誤人子弟,人家才克扣你的工錢?!?
先生說:“有才無才,請老爺試試便知?!?
鄭縣令指著大堂上的吊燈說:“以這為題,我出上聯,你對下聯?!彪S即念道:
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亮東西南北。
教書先生對道:
一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鄭板橋見先生果然有才有識,斷定東家如數付給一年工錢,還把先生留在衙門做師爺。
搶兒斷案
漢朝黃霸做郡守時,有兩個婦人前來喊冤告狀。她倆是親兩妯娌,同時懷孕。嫂嫂流了產,瞞著別人,塞個大肚子偽裝起來。等弟媳生了個男孩,便偷過來說是自己才生的。事情謀劃得天衣無縫,連家里人也看不出破綻。弟媳不肯善罷甘休,就告到郡里。
郡守叫把孩子抱上堂來,對兩個婦人說:“你兩個各人去搶孩子,誰搶到手,孩子歸誰。”
兩人撲向孩兒,嫂嫂抱著頭,不顧亡命往懷里拖;弟媳抱孩兒腿,也狠拖了一陣。兩人把孩兒拖得奄奄一息,弟媳怕把兒子搶死,只好放手。
郡守斷定說:“孩兒是弟媳的,該還給她。”
嫂嫂不服判決,說:“郡守大人,你原先說誰搶到了孩子就歸誰,現在為什么變卦了呢?”
郡守說:“看你搶孩子的架勢,不顧孩子的死活,就知道不是你生的?!?
修理
大法官的鄰居是個音樂迷,常把電唱機聲音開得很大,鬧得法官大人不得安靜、無法休息,他便拿了一把斧頭,敲開鄰居的大門說:“我來幫你修修你的唱機。”鄰居嚇了一跳,急忙道歉。
法官說:“該道歉的是我。瞧,我把兇器都拿來了,你可別去法院告我行兇。”
讓她改嫁
陳雪梅被迫嫁給一個病重垂危的未婚夫沖喜,過門不久,丈夫還是命喪黃泉。
小寡婦要求改嫁,公公不許。寡婦請人寫了張狀紙告到縣衙。
縣官一看:“丈夫初亡,妾身守寡,仍在婆家。只因公壯,小叔長大。單門獨戶,鄰居閑話。免人議論,瓜田李下。懇請老爺,準我改嫁?!?
縣官批道:“公壯叔大,瓜田李下,免人閑話。許其改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