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青少年法律看圖一點通作者名: 馮美華本章字數: 818字更新時間: 2019-01-03 06:09:31
5 侮辱他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案例背景
小敏因小時候的一場火災導致面部毀容,雖然經過幾次整形手術,但其容貌仍有缺陷。小敏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入學后,小敏被安排與吳某一桌。吳某平時就是一個高傲的女生,一天,小敏不小心把水撒在了吳某的書上,吳某對小敏破口大罵,甚至對小敏進行人格上的侮辱,其他一些同學們也都開始嘲笑小敏的容貌。這件事導致小敏整天躲在家里,后被醫生確診為抑郁癥。
學法有疑
小敏被他人侮辱導致抑郁癥,能否獲得法律上的幫助呢?
法律講堂
吳某侵犯了小敏的人格尊嚴,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人格尊嚴,是指公民的名譽和公民作為一個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會對其身心健康、精神狀態產生消極影響,甚至會造成他人自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所以,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小敏因被吳某侮辱而患上抑郁癥,吳某已經對她造成了傷害,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但由于吳某還未滿十八周歲,應由吳某的父母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果吳某有自己的獨立財產,應當先由吳某自己支付。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一句話說法
廣義的人格權包括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任何違法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6 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能夠被非法剝奪嗎?
案例背景
小浩是一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不僅上課不認真聽講,還經常遲到,讓老師家長都很頭疼。某日,小浩再一次遲到了,而第一節正好是班主任王老師的課。王老師見小浩又遲到,非常生氣。于是,王老師把小浩關在一間無人住的宿舍里,讓他一天都不能走出這間宿舍,在里邊好好反省,且警告周浩不許將學校里發生的事告訴家長。
學法有疑
班主任王老師的這種做法對嗎?
法律講堂
人身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我國《刑法》也明確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依法受到保護,其他任何人無權剝奪。因此,王老師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句話說法
人身自由權是公民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權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和基礎。人身自由權作為一項重要的憲法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任何公民非經法定程序,其人身自由不得被限制和剝奪。
7 14歲的初中生有納稅義務嗎?

案例背景
軒軒是初中二年級學生,從小就愛好寫作,由于文筆非常好,小小年紀就已經發表了許多文章。同時,也獲得了可觀的稿費,同學們都很羨慕軒軒。后來,老師卻提出一個問題,軒軒得到稿費時,有沒有依據我國《憲法》和稅法的相關規定去交稅呢?
學法有疑
軒軒得到的稿費也要交稅嗎?
法律講堂
依法納稅是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義務。無論是公民還是企業,作為納稅人,都應該了解自己在納稅方面負有哪些法定的義務。
雖然中學生還處于求學階段,沒有正常的固定收入,但并不排除有少數中學生利用課余或者寒暑假的期間,從各種渠道取得某些臨時性收入的可能性。軒軒利用業余時間創作所得的稿費就屬于上述情況。只要這些收入的數額達到國家規定的稅收起征點,就應該交納個人所得稅。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也并未從年齡上排除未成年人的納稅義務。因此軒軒盡管還在上初中,但只要自己有個人收入,并符合國家規定的征稅條件,就應該依法交稅。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
五、稿酬所得;
……
一句話說法
我國稅收的基本原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向國家納稅,是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職能所必需的,是一項光榮的義務。
8 出身不好就不能服兵役了嗎?

案例背景
小帥因學習不好,初中畢業后就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整天和一幫輟學的孩子混在一起,小帥的父母怕這樣下去會耽誤孩子,決定將小帥送到部隊去當兵。但村長趙某說,小帥的爺爺曾因偷東西進過監獄,這也就間接導致了小帥出身不好,所以他不能去當兵。
學法有疑
村長的說法對嗎?公民服兵役需要看其出身嗎?
法律講堂
根據我國《兵役法》第三條的規定,服兵役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但是,如果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可以不用服兵役。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是不能夠服兵役的。所以,村長的說法是錯的。小帥不應該受到他爺爺的影響,小帥能否當兵只跟其自身條件有關。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
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一句話說法
服兵役是公民保衛祖國、抵抗侵略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服兵役除了需要滿足征兵對身體、年齡等各方面的要求外,不應受到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