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還原事件本身的案發現場(4)
- 世界經典偵探推理游戲200例
- 李騰云
- 2582字
- 2017-10-17 15:11:22
馬丁警長為什么要逮捕這位西莉亞女士呢?
暗藏玄機的煙頭
周末清晨,芝加哥警察局的報警電話響起了,當地著名小提琴家馬赫先生的妻子被人在家殺害了。接到馬赫的報案,警長波爾攜五名警員火速趕到案發現場進行案件線索的搜查,結果除了在死者家門口的地上發現有一支才吸了幾口的香煙外,沒有找到任何線索。法醫的鑒定結果表明:死者是被尖刀刺中心臟殺害的,死亡時間是周五下午14點30分到15點之間。由于馬赫先生這段時間一直在英國演出,所以這個時間,只有他的年輕貌美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家。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取證,警長波爾發現,有兩個人有殺人嫌疑,一個是死者的情夫,另一個是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據死者的鄰居稱,前者與死者的關系十分密切,而且從隔壁經常能聽到兩人激烈的爭吵。后者常常到死者家進行推銷,但每次都遭到死者的拒絕。此外,兩名嫌疑人抽的香煙,和在死者家門口發現的煙頭是同一牌子。
破案筆記
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現場或者周邊也許會存在一定的痕跡,比如煙頭之類等,這些物品犯罪分子可能不經意間會留下,這也為尋找切實的證據提供了便利。本案例中的波爾警長就是通過犯罪分子遺留下來的煙頭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死者鄰居的證詞,最終確定了案犯的職業。
波爾警長低著頭,深深地吸了幾口煙,然后在馬赫家附近的街區逛了起來,他發現街區中有好幾家住宅的家門口都有一支或幾支抽了幾口的香煙,而且也和在死者家門口發現的煙頭是同一牌子。看到這里,波爾警長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猛然回身對一名警員說:“兇手八成就是推銷員,快去逮捕那個家伙。”幾個小時后,波爾便派人以謀殺罪逮捕了該推銷員。親愛的讀者,你知道波爾警長是怎么發現破案的玄機的嗎?
手表的主人
警官米勒在街上巡邏時忽然聽到一陣爭吵聲傳來,他扭頭一看,不遠的地方有一群圍觀的人。于是他上前查看,經過詢問,原來是兩個男子正在爭奪一塊手表。米勒只掃了一眼,就大致看出了兩個人的身份,一名男子身強體壯,穿著非常得體,看起來好像是個白領,而另外那名男子則身體瘦削,還穿著一條短褲,看模樣像是一個藍領工人。
看到警官米勒,兩人連忙停止了爭吵,轉而向他說起事情的經過,但兩人都聲稱手表是自己的。身體瘦削的男子先說:“我下班回家時在這里等車,突然后面有個人走過來,想強搶我的手表,還好我反應及時,沒有讓他搶走。”身體強壯的男子則對米勒說:“你不要相信他的鬼話。這只手表這么名貴,就憑他這個樣子怎么有資格戴呢?”
破案筆記
在這個案例當中,由于一塊手表引發了爭執。表面上看,穿著得體的男子更像手表的主人。但是,戴手表的人有一個習慣,根據自己手腕的粗細調整表帶的位置,米勒就是根據這一點,跳出習慣性思維,找到了手表真正的主人。
米勒仔細看了看這兩個男子,然后拿起手表仔細瞧了瞧。接著,他將這塊手表交給了身體瘦削的男子,并掏出手銬,銬走了身體強壯的男子。
請問:米勒為什么能斷定身體強壯的男子是劫匪?
煙囪中爬出的修理工
有一位老教授教授邏輯推理學,他講課深入淺出,幽默有趣,因此學生們很喜歡去聽,他的課幾乎場場爆滿。
有一次,學校安排老教授去給新生上一堂思維訓練課,老教授看了看下面黑壓壓的聽眾,心中感到很欣慰。于是,就問下面的學生:“鎮子上有兩位老工人,修理老舊的煙囟,當他們從煙囟里爬出來的時候,一位很干凈,另一位卻滿臉滿身的煤灰。請問他們誰會去洗澡呢?”
下面的學生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了,有一個站起來說:“當然是那位滿臉滿身煤灰的工人會去洗澡了。”
老教授笑了笑說:“是嗎?請你們注意,干凈的工人看見另一位工人滿身的煤灰,他覺得從煙囟里爬出來真是骯臟,而另一位看到對方很干凈,就不這么想了。我現在再問你們,誰會去洗澡?”
有一位女生興奮地站起來說:“噢!我知道了!干凈的工人看到骯臟的工人時,覺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臟的,但是骯臟的工人看到干凈的工人時,卻覺得自己并不臟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凈的工人跑去洗澡了。”
女生說完后,下面想起了掌聲,看來大部分學生都同意這個答案。
老教授看了看,微笑著問:“還有沒有不同的答案?你們都認同這個答案嗎?”
破案筆記
在這個案例當中,需要用到辯證思維,兩個修理工同時從老舊的煙囪爬出來,看到另一個人是干凈的,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個命題本身是不成立的。
“是。”下面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其中有一個學生還說:“根據推理,答案就應該是這樣的,看來邏輯推理學也是很簡單的嘛。”
這時老教授說:“很遺憾,這個答案是錯誤的。”
你知道為什么嗎?
你肯定去過阿富汗
1878年,華生在倫敦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在修完軍醫專業課程后,他被派往阿富汗擔任軍醫助理,一次戰役中,他被一顆子彈擊中肩部,但幸運地被勤務兵救了回來,大難不死。華生因為傷病被送到英國進行休養。
在英國倫敦的公寓里,華生過了一段奢侈的生活,花光了大部分的積蓄。當他感到實在撐不下去時,便決定換個地方居住,就在這時,他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斯坦弗。斯坦弗告訴華生,恰好有一個人也在尋找住處,這個人就是夏洛克·福爾摩斯。斯坦弗竭力撮合兩個人合租,他開始給華生介紹福爾摩斯,他說:“福爾摩斯很有才華,他是一個思想古怪的家伙,在一家醫院化驗室工作,癡迷于科學研究,冷血到了無情的地步。”聽到這里,華生對與福爾摩斯合租的興趣涼了半截,他本能地問道:“他是不是精神上有問題?”
“不,不,據我了解,他是一個非常正派的人,他的知識面非常廣博,有時連他的教授都自愧不如,他對化學、解剖學、地質學、植物學等相當精通。”斯坦弗慌忙收回剛才對福爾摩斯的負面評價,試圖讓華生對這個家伙產生好的印象。
破案筆記
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可以分析出他的生平履歷。對于大偵探福爾摩斯來說,這本來就是他偵破案件必備的素質。因此,當他看到華生的身體狀況時,結合自己的邏輯推理和比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華生是從阿富汗回來的。
“好吧,我承認我愿意和一個好學而又沉靜的人住在一起。”最后,華生接受了斯坦弗的建議。
這天,臉色黝黑而略顯憔悴的華生拖著僵硬的左臂來到貝克街221號察看他要租住的房子,并與福爾摩斯見了面。福爾摩斯伸出左手同華生握手,然后瞥見華生手腕處露出一截黑白分明的皮膚,就對華生說:“我看得出來,你到過阿富汗。”華生用懷疑的語氣說道:“我肯定有人事先告訴過你,或者你是瞎蒙的。”
福爾摩斯急切地搖頭分辯說:“不,我是通過觀察分析出來的。”
那么,你知道福爾摩斯是怎樣分析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