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客大欺主(2)
- 亂世漢王
- 張國保
- 1983字
- 2017-08-15 10:15:44
擴編了兵馬的董卓實力大增,見所有人都無異動,懸起的心慢慢恢復了平靜。他把眼光聚焦在了最具實力的并州丁原身上。
丁原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他“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王粲《英雄記》)是個不避矢石,沖鋒在前的合格職業軍人。軍事方面丁原表現可圈可點,但他為人粗略,心思不夠縝密卻是性格中的一大缺憾。
并州因為地接北疆的原因,并州兵也是漢末最具作戰力的一支政府軍。如果將并州軍也收入囊中,那么董卓就會成為帝國當之無愧的軍界一哥!
但丁原任執金吾之職負責京師衛戍,不會像何進兄弟家兵部曲一樣主動賣身投靠的。他部下多是些武勇之人,董卓想要“并其兵眾”只有智取,不能硬攻。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涼州軍稍有閃失,就有可能前功盡棄,董卓也會死的非常難看。他必須尋找安全系數最高的辦法,多年征戰殺伐的經驗告訴他: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他決定從策反丁原部下入手。
蒼蠅不抱沒縫的蛋,丁原手下呂布,成了董卓的策反對象。呂布,五原九原(內蒙古包頭)人。本來他是以弓馬嫻熟驍勇善斗知名的,丁原卻“以布為主簿、甚見親待”。(人們因為受《三國演義》作者的誤導,只知呂布是“三姓家奴”,卻根本不去考慮這種說法的正確與否。)在丁原部屬中盡是赳赳武夫,略通文墨的呂布便成了其中的鳳毛麟角者。造化弄人,呂布本來是操刀手,卻成了捉刀人。從丁原對呂布“甚見親待”來看,呂布完全可以勝任主簿之職。
呂布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有勇無謀,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復合型人才。
主簿一職,是掌管軍中錢糧政務、書信往來等雜事的官吏。讓一個功夫蓋世天下知名的男兒,去從事抄抄寫寫的文案工作,呂布心底的郁悶可想而知。
史料記載的丁原被殺,遠不及演義之精彩,只是“會進敗,董卓誘布殺原而并其兵”——(《后漢書-呂布傳》)寥寥數語而已。
說丁原是呂布義父,完全是出自羅貫中的杜撰,為了名馬財帛之物,就可以痛下殺手,只是為了突出呂布“三姓家奴”的卑劣與無恥,小說家言而已。歷史上,這種“被無恥”的事情數不勝數,似乎東漢末年發生的特別多些。
仔細分析,便可知道呂布殺丁原的真正誘因應該是“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ā逗鬂h書-呂布傳》)
從一介屬吏,一躍而成為秩比二千石的武職,呂布的人生漸入佳境。
士為知己者死,董卓懂得呂布的心思,所以適時地拋出了橄欖枝。而丁原卻為人粗略,白天不懂夜的黑。不能讓呂布大展宏圖,而是讓他永遠做些幕后工作,充當無名英雄。
顯然,呂布志不在此!
董卓“誘布令殺原”,呂布不但有機會擺脫枯燥的文案工作,而且會得到朝廷中最具實力的大臣青睞。幸福來得太突然了,一個“令”字足以說明許多問題。作為大漢官吏,服從上級命令并沒有錯。董卓最多是越職指揮,而呂布最大的錯就是殺了丁原。但他不這樣做,如何表明他“覺今是而昨非”呢?
亂世信奉的是“叢林法則”,與時俱進才是硬道理。
呂布終于下決心告別從前,“斬原首而詣卓”。丁原的腦袋成了呂布用來搏上位的敲門磚,跟隨他一同前往的是丁原所部并州軍。丁原被殺,部屬居然無一人公開譴責呂布的背信棄義?
一個主簿賣主求榮,為什么大家居然都追隨了他棄暗投明?
呂布的人格魅力有那么高嗎?
受此影響,進退失據的張遼不得已之下,也步其后塵,率眾投附了董卓。投附董卓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只拿呂布說事,顯然有失公允。董卓千里勤王,打出的誅除宦官清君側旗幟,還是很具欺騙性的。
披著羊皮的狼,也有溫柔可人的一面。
丁原作人真失敗!
丁原的并州軍也加入了董卓領導下的作戰序列,史稱:“故京都兵權唯在卓”,“卓兵于是大盛”。與丁原的粗略不同,董卓來到洛陽之后,行事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在成功的吞并了丁原所部之后,他才放氣插手朝政。
對于涉足陌生領域,他并沒有自信,所以只有“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式的淺嘗輒止。
劉辯即天子位以來,從六月開始一直陰雨霏霏,數月不停。董卓暗示相關部門,天象示警,錯在三公。東漢的三公只是名位崇高而已,并無多少實權。
三公之職,另有一個妙用,就是為圣明天子遮羞。
有了祥瑞,那是君圣臣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如果出現災荒饑饉之事,那只好把罪過推在三公身上。
官場箴言:領導是永遠正確,犯錯的是臨時工?。ɑ实凼鞘酪u的,而公卿全是走馬燈一樣的聘用制。如果對此說有異議,只能證明你是個官場另類,或者干脆和我一樣是一介草民。)
董卓的提議令劉辯無法拒絕,于是“以久雨免司徒丁宮、司空劉弘”。
空出來的官位必須要有人來補充,順理成章“卓代為司徒,假節鉞、虎賁”。從此之后,“假節鉞”尚方寶劍在手的董卓,擁有了專征伐、斬殺大臣的特權。
即便如此,董卓仍沒有輕舉妄動。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他不由分說地將自己和死去的董后聯了宗。一筆寫不出兩個‘董’字,董卓搖身一變,成了新的外戚。如此一來,插手朝政更顯得理直氣壯,舍我其誰。
至于他和董后十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情,又有哪個敢當面戳穿他穿的是“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