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與創業管理(第15輯):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
- 陳勁 高建主編
- 704字
- 2019-01-05 05:30:14
3 創業者的定義
1730年,法國經濟學家Richard Cantillion首次提出創業者(entrepreneur)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在商業活動中承擔財務風險的人”。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Knight在其博士學位論文《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賦予了創業者不確定性決策者的角色,認為創業者要承擔由于創業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1934年,Schumpeter在建立以企業家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時,指出創業者是創新者、經濟變革和發展的行動者。IsraelM.Kirzner繼承和發展了奧地利學派的創業思想,認為創業者是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夠敏銳地發現市場獲利機會的洞察力的人。上述定義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創業者總是和風險、不確定性、創新和機會聯系在一起
。
國內學者在借鑒國外定義基礎上,對創業者定義和分類做了一些拓展。林強等學者認為,創業者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創業者是指參與創業活動的核心人員;廣義的創業者是指參與創業活動的全部成員。陳震紅和董俊武指出創業者是創業活動的推動者和實施者
。鄭美群和吳秀娟在總結創業者的各方定義后,認為創業者就是善于發現市場需求,并敢于承擔風險和責任,組織資源滿足市場需求的人
。姚飛和王大海認為,技術創業者是指高技術企業的創始人,他們主要是由高校科研人員轉變而來,通常也是企業的所有者或經營者
。黃兆信等將企業內部創業者定義為能夠在現行公司體制內,發揮創業精神和革新能力,敢冒風險來促成公司新事物的產生,從而使公司獲得利益的管理者
。
從上述國內外學者對創業者的定義來看,創業者可以分為個人創業者、團隊創業者和企業內創業者,本文著重于個人創業者。本文定義的創業者指的是發現或創造新的市場機會,創立新的事業來把握這個市場機會并獲得利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