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密原型檔案:看看專業產品經理的原型是什么樣
- Gara
- 1865字
- 2019-01-05 05:20:32
序1 
認識Gara,還得從她的《嗨!菜鳥,我們來談談你的新工作》系列文章說起。
行文流暢,毫不拖泥帶水;文筆幽默,將需要講述的點一一道來。就好像在某個午后,你的朋友對你說“嘿,我們去哪里喝個咖啡吧”。
文字的溫暖,好似擁有溫暖人心的力量。
其實這種偏經驗類型的文章很不好寫。我見過很多作者,雖然能寫很多文章,但都是在堆砌詞匯,順著一個固定的框架套著所有能想到的理念、想法,依葫蘆畫瓢,毫無新意可言。而且,對于這種算是IT技能類的書籍、文章,能寫得有靈性,很難。在我認識的人中,扳著指頭算下來,不會超過10個。
而且,作者還是個萌妹子。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接觸過太多的產品新人,也看過不少所謂的產品入門書(其實我也是通過看入門類圖書進入這個行業的)。當時在整個互聯網中,產品經理崗位的地位很低,完全沒有現在火爆。如果真要進行區分,那就是一個產品經理的蠻荒時代。
那時正當Web 2.0剛剛興起,甚至移動互聯網的曙光還未曾展露,手機還是Nokia獨霸天下。
缺少前輩的帶領,缺少能夠學習的書籍,缺少交流平臺,缺少成長機會。想入門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踏出自己的第一步。需要哪些工具,如何開始第一步,如何使用Axure,都是每個入門產品經理最迫切希望了解的問題。
每一個從那個蠻荒時代走出來的產品人,都值得尊敬。
而短短數年時間,Nokia沒落,iPhone獨占鰲頭,互聯網從傳統的PC端走向移動互聯網甚至萬物互聯,產品和技術的更新迭代,更是追趕著產品經理不斷向前。市面上關于產品經理的一切產品,也越來越多。
但是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不停地在問如何入門,如何踏出自己的第一步。而看書,依然是最廉價、最具性價比的入門方式。
眾所周知,騰訊強于產品,阿里強于運營,百度強于技術。曾經有一段時間,所謂的《騰訊產品經理第一課》《騰訊產品經理第二課》《騰訊產品經理第三課》風靡互聯網圈,不得不說這一系列內容是我看過的最適合入門的文章,但是文章內容太少,不成系統,甚為遺憾。
而在Gara寫完《嗨!菜鳥,我們來談談你的新工作》系列文章之后,又寫了《產品新人答疑手冊》這一系列,甚至還分享出了自己獨家的原型文件。這位“人生夢想是當個科學家”的萌妹子,我覺得她的靈氣和才華應該放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于是,在《絕密原型檔案后記》文章之后,Gara開始閉關,全力準備這本書的寫作。
我曾經跟數位“大牛”單獨聊過,平時也經常同一些希望入門的“童鞋”聊天,而且因為工作的屬性,我接觸到的產品新人,比大部分人接觸的都要多。對于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入門,如何開始自己的產品經理職業生涯。
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看,我更希望的是,在開始職業生涯之前要分清輕重緩急,而不是漫無目的。
(1)工具只是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工具”,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工具”。
(2)做好“取舍”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你需要知道什么是你現在最需要的,什么是可以暫緩的,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主次區分(產品上所謂的“剛需”“痛點”“高頻”)。
(3)所謂的技巧、方法,不論是任何知識點,都是需要落實到行動的。沒有行動,就只是紙上談兵。
在工具的使用上,很多人入門的時候總是迷信Axure軟件,迷信PRD文檔,以為把這兩個事情做好就能做好產品經理的工作。殊不知,產品經理更多的時候是在溝通,在跟進,在協調。初級的產品經理(或者叫產品助理)會埋沒在Axure和PRD中,但也會需要抽時間去做可用性測試、用戶調研;而中級甚至更高的產品經理,用在Axure和PRD上的時間相當有限。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讓正確的事情持續下去”,而不是“完成高保真原型”或者“寫一份無可挑剔的PRD”。
關于取舍,市面上的很多書籍都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很多人以為給新人講解一次產品從0到1的流程就算帶他們入門了,但其實新人對于產品了解有限,即使知道整個流程,但是上手后能立即將其應用到工作中的人很少。新人真正需要的是一些必要的方法論、理念的內容,在市面上常見的書籍中卻少有提及。
對于真正的產品經理而言,萬物皆產品。書籍本身就是一個產品,書里面的內容就是產品的功能和邏輯。而在Gara的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內容。不是單純的功能羅列,對知識點也不是百科式的講解,而是“場景化”,將所有的知識點放到一個真實的場景,以讀者的身份切入,完美地將知識穿插其中,讓人沉浸在場景的同時,將知識點牢牢記在心中。
Blues曾經說過“產品最好的入門方式,就是去做”,對此我甚為贊同。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我們所學習的內容、接收的知識、交流獲得的收獲,如果沒有落實到行動,沒有自己親自去嘗試,是永遠也不能成為一個產品的。這部分,獻給正在迷茫的你。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主編Na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