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icon1

旋龜——大禹坐騎

《南山經》 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虺(huǐ):古代傳說中龍的一種。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判木:剖開木頭。,佩之不聾,可以為底底:指足底的老繭。

《中山經》 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龜,其狀鳥首而鱉(biē)尾,其音如判木。

【圖一】清·蕭云從離騷圖

旋龜的傳說

《山海經》中,有兩座山是有旋龜生活的,一是在南山的杻(niǔ)陽山,這里的旋龜長著鳥的腦袋、龍的尾巴;另一處是在中山的密山,是鳥首而鱉尾。由外形來看,這兩處的旋龜并沒有太大區別,應該是同一種生物。旋龜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叫聲很難聽,就像剖開木頭的聲音。古人將旋龜的龜殼做成小飾品,佩戴在身上,可以耳不聾,還可以治療足底的老繭。

旋龜的種群中有一只大名鼎鼎,曾經做過大禹治水的重要幫手,也是大禹的坐騎。相傳在堯時期,大地上洪水泛濫。天上有個神叫作鯀(gǔn),看見凡間的百姓苦于洪水侵害,就去偷天帝的寶貝息壤來治水,后來被天帝發現并且處死了。鯀的兒子大禹繼承了他的遺志,還要治水。天帝看事不可違,而且凡間的百姓確實很困苦,就同意了讓大禹去治水,還直接把息壤賜給他。

大禹治水的時候,有兩個好幫手,一是應龍,在前面用尾巴劃大地,指引大禹沿著它所劃的地方開鑿水道,將洪水引入大海;另一個就是旋龜,背上馱著息壤,跟在大禹身后,以便大禹能隨時把一小塊一小塊的息壤取來投向大地。息壤落到地面后迅速生長,很快就把恣肆的洪水填平了。據說息壤是非常沉重的,只有這只力大無窮的旋龜才能將其馱起。

【圖二】清·汪紱山海經存本

【圖三】明·胡文煥圖本

【圖四】上海錦章圖本

【圖五】明·蔣應鎬繪圖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上犹县| 雅安市| 陇川县| 牡丹江市| 建水县| 凌源市| 马关县| 怀仁县| 黎川县| 禄劝| 东辽县| 乳山市| 武鸣县| 镇雄县| 五莲县| 霞浦县| 新昌县| 平阴县| 哈尔滨市| 衢州市| 双辽市| 大厂| 博野县| 济阳县| 湄潭县| 当雄县| 安化县| 沾化县| 镇赉县| 大化| 太保市| 永靖县| 济源市| 突泉县| 若羌县| 松潘县| 湘潭市| 阜阳市| 阿克苏市| 阿图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