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孤獨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以至于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內心感受。此外,他們不重視他人的感受,而且懼怕與他人的親密關系。他們對自己的情感需求感到很不自在,因此也不知道如何在情感層面上給孩子提供支持。如果孩子很沮喪,這些父母可能會變得很生氣,他們不會去安慰孩子,相反,他們可能會懲罰自己的孩子。這些舉動阻礙了孩子們渴望傾訴的本能,使得孩子們漸漸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
作為一個孩子,如果你的父母不夠成熟,無法在情感上給予足夠的支持,你會感受到這些給你帶來的影響,但你不一定知道哪里出了問題。你可能會認為感到空虛、孤獨是你獨有的、奇怪的體會,是這些東西使你不同于其他人。作為一個孩子,你無法知道這種空洞的感覺是因缺乏足夠的陪伴而產生的正常、普遍的反應。“情感孤獨”這個術語其實表明了它本身的治療方法:只需有另一個人在意你的感受。這種類型的孤獨不是一種奇怪的或無意識的感覺,它是由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同情造成的。
為了完善對情感孤獨這一概念的描述,讓我們看看兩個從童年起就清楚地記得這種感受的人,他們對這一感受的描述非常細致。
大衛的故事
當我評論大衛在家里的生活經歷聽起來很孤獨時,大衛是這樣說的:“我真的非常孤獨,我感覺自己在家里完全被孤立了。這就是事實。但于我而言這很正常,我習慣了。在我家里,大家各過各的,彼此之間完全沒有情感交流。就像平行的線,完全沒有交集。高中時,我的腦海里常常浮現出一幅畫面:我獨自一人漂浮在海上,身旁沒有一個人。這就是我在家里的感受。”
當我詢問他更多關于孤獨感的體會時,他說:“我會感到很空虛,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這種感覺每天都伴隨著我,我以為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感覺。”
朗達的故事
朗達記得在她七歲的時候,當她和她的父母以及三個哥哥姐姐站在他們那所老房子外的搬家卡車旁時,她也有相似的孤獨感。雖然準確來說,她和她的家人是在一起的,但是沒有人與她交流,她感到非常孤單,她說:“我和我的家人就站在那兒,但沒有人解釋這次搬家意味著什么。我感到非常孤單,我想弄清楚發生了什么。我和我的家人站在一起,心卻沒有。記得當時我在琢磨要怎樣面對這一切,我甚至感到有些筋疲力盡。我覺得我不能問他們任何問題,他們也幫不了我。我很不安,以至于無法和他們分享任何東西。我知道我要獨自去面對這一切。”
情感孤獨所隱藏的信息
實際上,這種情感上的創傷與孤獨暗藏了一條很有價值的信息。大衛和朗達所體會到的那種焦慮讓他們明白,他們急需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但是因為父母沒有注意到他們的感受,使得他們只能把感受藏在心里。幸運的是,一旦你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情感,而不是刻意去抑制它,那么它們將指引你去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了解情感孤獨的緣由是你與更多人建立良好關系的第一步。
孩子們如何對待情感孤獨
情感孤獨太讓人痛苦了,所以孩子們會嘗試所有可行的辦法,只為能和父母多交流。這些孩子可能認識到了,要與他人建立關系,首先要把別人的需要擺在第一位。他們不會期望別人給他們提供幫助或對他們感興趣,相反,他們會去幫助他人,讓別人知道他們沒有太多的情感需求。不幸的是,他們隱藏了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情感需求,這阻礙了他們與別人的真誠交流,結果是他們可能會感到更加孤獨。
由于缺少父母的支持及與父母的交流,很多情感被剝奪的孩子都希望能忘記他們的童年。他們發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快點兒長大,早日獨立。這些孩子有些少年老成,但他們的內心依然很孤獨。他們通常有些早熟,希望能盡早找到工作,開始有性生活,早早地就結了婚,或者是去服兵役。他們仿佛在說,既然我已經能夠照顧自己了,不妨就這樣走下去,總會好起來的。他們渴望成年,因為他們認為成年后就可以獲得自由和屬于自己的機會。遺憾的是,急于離開家庭的他們最后可能和錯的人結婚,忍受對方的利用,或者是守著一份事倍功半的工作。他們最后往往會滿足于情感孤獨,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很正常,就如同他們在早期的家庭生活中感受的那樣,一切又回到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