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制造業智能工廠規劃設計
- 蔣明煒
- 965字
- 2019-01-05 03:45:17
寫在前面
機械制造業是配套繁多、工藝精細、生產組織復雜、制造周期較長的產業,是向用戶提供裝備或裝置的產業,也是制造業的主要組成。一個機械整機產品往往由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零部件組裝裝配而成,一個零部件又要經過各種加工工藝,或經車銑磨鉆等冷加工,或經鑄鍛焊熱等熱加工。從采購到加工裝配再到銷售,從訂單到設計到零部件加工再到裝配,需要環環相扣的生產調度組織。機械制造業幾十年來一直都在探索如何快速響應市場、高效組織生產,也一直在尋求實現加工自動化、管理高效化的生產模式。例如獨立制造島、并行工程、網絡制造、計算機集成制造、精益生產等,材料需求計劃(MRP)、制造資源計劃(MRPⅡ)、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大規模批量生產、大批量定制生產、網絡協同制造、云制造等,可以說從未停止過升級、創新的腳步。如今,制造企業進入了信息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層出不窮,為機械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礎條件和技術工具,也對機械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機械制造企業充分認識到這一巨大變革的意義,不少企業及早謀劃,在多層次、多維度上開展智能制造的實踐。一時,智能制造成為制造企業的關注點和著力點。鑒于機械制造業的特點,機械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制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管理基礎,尤其需要明確實現智能制造的目的和宗旨,分析推進智能制造的步驟和方法。在人們為了盡快實現制造智能化,紛紛采購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關注選型ERP、MES、PLM,著力構建物流系統時,本書告訴人們,機械制造業智能工廠的建設,第一步是要做好智能工廠的規劃設計,不然,會走很多彎路。作者以其幾十年從事制造業信息化的經驗和體會,向讀者提供了機械制造業智能工廠規劃設計的通則、總體框架,闡述了實現智能制造的智能設計、智能產品、智能經營、智能服務、智能生產、智能決策6個單元技術的現狀、問題、設計目標,總體框架、主要內容、智能化的要素、集成接口等。蔣明煒先生是我國最早投身制造業信息化事業的專家之一。從1978年開始至今,先后組織領導了近百家企業的管理診斷與管理信息化實施工作,近3年研究智能制造技術和智能制造規劃。本書凝結了作者對制造業整個價值鏈的知識和信息化的看法與經驗,總結了作者在管理、技術、流程、軟件的融合上的認識及成果,對機械企業順利推進智能制造將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