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守一生的秘密:幸?;橐稣磉厱?/a>
- 陳素娟
- 3234字
- 2018-11-08 17:27:47
你是“感覺控”嗎?
跟著感覺走
緊抓住夢的手
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快活
盡情揮灑自己的笑容
愛情會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著感覺走》
茫茫人海,多少人與你擦肩而過,多少人與你有一面之緣,多少人與你同窗共事,多少人與你舉杯同醉?可為何你還形單影只?原因很可能是:鍥而不舍地尋找讓自己有感覺的人。
我一定要找到你
小杜是一個時尚有個性的女孩兒,最近幾年,她幾乎成了相親專業戶。同事、親戚、朋友輪番給她介紹對象,下了班、周末、放假,小杜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個相親場所。她跟朋友自嘲說:“我呀,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p>
其實小杜的本身條件很好,研究生畢業,長相清秀、打扮時尚、性格開朗,父母雖然是工薪階層,但因為父親是公司的中層領導,薪水不低,家庭條件也不錯。按理說這樣的條件找個對象不是太簡單了嗎?可是,27歲的小杜愣是一個都沒看上。當然,也有極少數先于小杜說拜拜的。
小杜的媽媽想通過《非誠勿擾》替女兒找對象,被小杜一頓猛批。
父母著急,問她想找什么樣的,她說:“我總得找個自己有感覺的吧?沒感覺,怎么過一塊兒?”這句話,成了小杜回答父母的標準答案。
小杜找我咨詢的時候,我問她:你一直要找的感覺有沒有量化的標準?她說:感覺哪有標準啊!我又不是物質女。
咨詢了一段時間之后,小杜興沖沖地給我打電話:我找到了!我找到讓我有感覺的人了!我真無法相信,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是他了。他的外表,他的笑容……總之我覺得他能讀懂我,能夠走進我的心里。我們坐在一起,哪怕不說話,也能感覺到對方。他發來的每一條信息,打來的每一個電話都讓我心潮澎湃……
我們在尋找熟悉的感覺
我問小杜:“你是否感覺對他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對對對,你怎么知道?”小杜驚訝地說。
“你的潛意識告訴我的?!蔽艺f。
弗洛伊德發現,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在三歲左右開始從與母親的一體關系中分裂開來,把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與父親的關系上。只不過男孩更愛母親,而排斥和嫉恨父親;女孩除了愛母親外,還把愛轉向父親,甚至要與母親競爭而獨占父親,對母親的愛又加進了恨的成分。這就是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結”(戀母情結)和“埃勒克特拉情結”(戀父情結)。
女孩兒接觸的第一個異性是自己的父親,男孩兒接觸的第一個異性是自己的母親。這個記憶深深刻在潛意識里,長大后女孩兒喜歡像父親一樣能保護自己的男性,男孩兒喜歡像母親一樣對自己溫柔體貼的女性。所以,這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覺大多來自于自己的父親和母親。
我們的大腦還像是一個刻錄機,在成長過程中,理想伴侶的形象會不斷地完善。因為很多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讓我們有過溫暖或感動,或者感覺這個人很“特別”,讓我們感覺非常愉悅,于是不知不覺中這個人身上很有吸引力的特點就被我們大腦記錄下來,添補到理想伴侶身上。這些人可能是我們的兄長、老師、同學,或者明星等。這個理想伴侶逐漸成形,成為我們潛意識的一張“心靈照片”,然后我們“拿”著這張照片不斷尋找讓我們有感覺的人。如果遇到的那個人性格或者長相與“心靈照片”相似點越多,感覺被激發的程度也就越高。
特別有感覺反而不是好事
小杜沉浸在愛的感覺中,她覺得這個男人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沒有一處不合自己的心思。他那么帥氣陽光,那么成熟穩重,那么體貼溫柔,那么有耐心,他能欣賞自己的每一部分。關鍵他還很浪漫,每周給自己寫一封情書,還會給自己制造很多驚喜。小杜貪婪地享受著愛情,這份感覺真是太完美了。
小杜沉浸在自己“完美戀人”的愛情中沒有多久,便哭著來找我。
原來,讓小杜這么有感覺的男人在老家是有家庭的。而且他同時交往的不只小杜一個人。知道了真相,小杜非常震驚,大鬧一頓,把那個男人趕跑了。
小杜感覺自己被欺騙、被利用,幾乎要崩潰。她傷心的不是失去他,而是自己最信賴、最期望、最有感覺的愛情幻滅了,這是最令她心痛的。
“他讓我愛上他,而且他曾經那么愛我,沒想到,他竟然是騙子!”小杜泣不成聲。
我輕輕撫著她的肩膀,給她理解和安慰。等她慢慢平復下來之后,我說:“是我們把他虛化成完美戀人,我們感受到的愛,來自我們內心,與他無關。”
小杜抬起頭,瞪大了眼睛:“與他無關?”
“是的,與他無關。他就是他。你遇見他,而他正好符合我們理想伴侶的形象,于是我們就產生了強烈的愛的感覺。在交往中,我們一直在美化他,過分夸大他對你的好,忽視他身上一些缺點,他的任何借口我們都深信不疑,甚至還為他的失約找種種安慰自己的理由。他的一個眼神,我們都可以解讀成愛,他的一個微笑,我們都會產生觸電的感覺。其實,這些感覺來自于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虛構了一個完美的戀人,我們一直在與這個完美戀人談戀愛,而不是他。我們感受到的,不是他的愛,因為他并沒有按照我們想象的方式愛過我們,我們所有的感覺也是我們自己產生的?!?/p>
小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特別有感覺未必是好事,因為它會蒙蔽我們的心,很容易與虛構的完美戀人談戀愛。如果現實的他與我們的想象差距很大,我們就會有巨大的失落感,甚至會憤怒地詰問對方:為什么你跟原來不一樣?
若我們從虛幻飄忽的半空落到地面,真實面對那個人的時候,如果能真正接受他(她),包容理解他(她),關心照顧他(她),找到共同的興趣愛好,當初那份感覺會成為細水長流的愛情之河,日日滋潤彼此的心。
別讓感覺控制你
一位來訪者說:最近感覺我男朋友不愛我了,今天給他打好幾個電話都不接,后來接了電話說工作忙匆匆掛掉。昨天晚上我明明在線,他也不跟我打招呼。我感覺我男朋友喜歡上了別的女孩兒,但是我又沒有證據,每天胡思亂想,非常痛苦。
又是“感覺控”!
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感覺控制。因為過去有被傷害或被拋棄的經歷,那些痛苦的感受盤踞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成為心理情結,或者叫“受傷的小我”。它敏感地注視著外界的一切動靜,當發現身邊有一點點變化,比如男(女)友一次電話沒接,或者回家晚一點等一切它認為都有可能導致傷害的細節,都會讓它聯想出可能發生的最具危害性的經過和結果,甚至“生動”地描繪出對方如何與別人卿卿我我,“受傷的小我”害怕過去的經歷再次重演,于是產生極大的焦慮和痛苦。
焦慮和痛苦導致他們要牢牢地抓住對方,死命地黏在對方身上,這樣他(她)才能安心一些。萬一有一點失控,他們都有可能變得情緒暴躁,歇斯底里。
感覺控的人一般比較自卑,他們潛意識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沒有資格擁有幸??鞓贰C刻旎钤谶^去的傷痛里,活在自我編織的對未來的焦慮恐懼中。感覺,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遮住了他們生命中的陽光,使他們看不到事實,看不到人生的積極變化。
他們一般采用“以偏概全”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譬如女人被一個男人傷害,她就以為“天下沒有一個好男人”;對方因為一次和朋友出去沒打招呼,就以為他(她)以后都會對自己撒謊。
有一句話:女人是直覺動物。女人的直覺真的很準嗎?
女人善于觀察,能很快捕捉到她們感興趣的東西,并且進行推理聯想。譬如,一個女孩子有幾個異性朋友,她對其中一個很有好感,但是沒有挑明。本來說好周末出去踏青,結果她心儀的男孩子說:“這周我的一個好久沒見的同學要過來,我去不成了?!迸盒南耄弘y不成去相親了?等周一見到心儀的男孩兒,看到他新理了頭發,更加證實了自己的感覺,于是對那個男孩兒越來越冷淡。
戀愛中,敏感的一方相信了自己感覺出來的東西,與對方溝通的時候明顯帶著指責和攻擊。對方第一反應就是憤怒反擊,本來只想澄清事實,結果變成了一場爭吵。
其實,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能打破自己的感覺:問個明白,不帶指責地澄清事實。
事實能擊敗一些猜想和揣度。當然前提是,我們要相信事實,不過分依賴自己的感覺。
最后,我讓那位來訪者回去與男朋友平和溝通,了解男朋友最近的工作狀態和內心感受。她打電話告訴我:他最近剛接了新工作,有些不適應,怕我擔心,沒敢告訴我。
我提醒她要多體諒對方,盡量減輕對方壓力,幫他渡過難關。然后希望她不要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男朋友身上,抽出時間提升自我。
沒有感覺無法建立親密關系,但是完全被感覺控制,我們又會成為感覺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