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西藏山南的追夢赤子

邊珍

專業:人文科學實驗班

邊珍,以總分583分的高考成績奪得2014年西藏少數民族考生第一名。“因為對文字有一種特殊的好奇”,邊珍選擇了清華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希望自己能在感興趣的專業深入學習”。

赤子之心

作為西藏第一座佛堂、第一塊農田、第一部經書、第一部藏戲等的誕生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山南因擁有眾多“第一”而被公認為“西藏族群眾族文化的搖籃”。邊珍眼中的家鄉——山南,是片極具個性的土地。“人口少,地處偏遠,冬夏晝夜溫差大,偶爾暴雨偶爾暴曬的山南,可愛極了。”

小學二年級畢業后,邊珍被父母送去借讀。在全寄宿制學校上學,身邊也沒有一個親人,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的邊珍特別不適應,“經常哭鼻子”。對于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成長或許有些殘酷。

但在身邊很多朋友和老師的幫助下,邊珍慢慢學會了獨立。回憶起那段獨自生活的時光,這個純樸的女孩爽朗一笑,“獨自面對生活而不是一味地依賴父母,是另一種成長吧”。

從最初的不適應、哭鼻子到慢慢地融入,邊珍很感謝一直陪伴她的朋友和照顧她的老師。進入成都棠中外語學校后,她和老師、小伙伴們相處得很愉快。“我很幸運能與他們度過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成長時光。”在這里,邊珍和同學團結在一起,迎接著學習的挑戰,享受著課余生活的樂趣。

高二學校運動會,邊珍所在的班級人數很少,而且各個項目必須有人參加,全班都知道比賽不會有太好的成績。“但同學們都很團結,我們全力做好每一個環節。”雖然最后邊珍所在的班級沒能獲勝,但是她和同學“一起享受了最精彩的瞬間”。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邊珍用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歌詞來總結她和小伙伴們的友情,“我認識了很多老師和優秀的朋友,他們對我的成長影響很大。”

學習離不開集體

進入高中后,邊珍回到山南繼續學習。此前在成都成績穩定的她,因為不適應突然改變的環境,回來后成績波動很大。

高三考試頻繁,邊珍考砸的情況很多,那個時候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很美,“我把失敗看得很重,考砸一次,自信全無,斗志減半”。班主任裴邦銳老師察覺后,便經常找邊珍談心。“裴老師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你已經很棒了,你可以更棒’。”

每次考試后,裴老師關注的并不是分數的高低,而是對于錯誤題目的分析,作為政治老師的他不僅盡職盡責負責本學科,還動員全班同學在對其他學科分析總結上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在集體學習的氛圍里,邊珍開始不斷突破自我,學習中變得勇于質疑,“他所教給我的不僅是知識,還有面對考驗時的應對方法”。

在邊珍看來,學習得靠自己努力,“但集體學習也很重要”。中午和晚上放學后,她都會和同學在一起學習一段時間,相互提問,互相促進。“有時候甚至會用晚飯時間湊在教室一起學習。”

高考之前,邊珍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廈門大學,她從來沒有想到過能考少數民族考生第一名。因此當她知道自己的分數時,第一反應是“我得這個分的話,那最高分肯定很高咯”。心情真正出現波動是接到清華招生老師的電話時,“父母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外公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淚”。

以文字的名義

山南古老的歷史,留下了諸多美麗而充滿傳奇的故事。豐厚的文化底蘊,也孕育了邊珍對文字和語言不一樣的感覺。

對音樂、電影、語言、文學感興趣的邊珍高中時就開始嘗試寫小說。她喜歡的作家是卡勒德·胡賽尼,“他的文字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阿富汗”。《夜鶯與玫瑰》和《小王子》是邊珍“讀再多次也不會厭倦的書”,在她看來,兩書中的文字總能觸動內心最為柔軟的地方。

《圍城》、《茶花女》、《悲慘世界》、《恒河的女兒》、《追風箏的人》……每一本書邊珍都會細細品味、做摘錄,并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故事。她覺得自己對于文字有一種特殊的好奇。“正是因為這種好奇,我才會對語言很感興趣,”邊珍說,“填報清華人文科學實驗班,就是出于這種好奇和興趣。”

她正開始想象自己的大學生活。“我一定會在語言文字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邊珍說,“我想在完成課業任務的同時,盡可能多地做些其他自己喜歡的事,體驗生活,積累社會經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宜君县| 永定县| 布尔津县| 都昌县| 郴州市| 扶风县| 清涧县| 大兴区| 涿鹿县| 泰顺县| 湖南省| 玉门市| 汉沽区| 临泉县| 兴山县| 利津县| 常山县| 迁西县| 陈巴尔虎旗| 陈巴尔虎旗| 祥云县| 桃园县| 新闻| 雷山县| 北海市| 临颍县| 任丘市| 辉县市| 皋兰县| 平顶山市| 杭锦旗| 云安县| 阿瓦提县| 平南县| 平凉市| 嘉兴市| 平谷区| 武穴市| 华宁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