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潛能開發指南
  • 譚昆智 陳家義
  • 8972字
  • 2019-01-05 00:24:20

第二節 潛能的概念與種類

理念是古代希臘哲學家的用語,在當今社會已經被普遍使用。它是指抽象事物的理性的客觀存在。人類潛能的理念是指人類的左腦和右腦的潛在功能,它能激活潛能沖破人生難關,讓心智更加堅強來控制命運。潛能是多種多樣的,各有各的功能。

一、潛能的概念

(一)潛能的表述

人的潛能,是每一個人除了自身擁有的已經顯示的能量外,還有比這多得多的自身擁有的但尚未顯露的能量。它是蘊藏的、深沉的、未能被人意識到并能夠運用的能量。從廣義的角度來講,任何潛在的、未意識到的能量都屬于心理潛能。對于心理潛能,一般都是狹隘地理解成意志的激發。的確,意志最能夠體現人的意識能動性,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一個有恒心、有毅力、有信心的人,通常都能獲得成功。然而,心理潛能不僅僅是指意志,它還包括相當多未被挖掘出來的能量。一句話:潛能即是未顯露的能量。

1.潛能的動力

潛能的動力深藏在人的深層意識當中,也就是人類的潛意識。而這種潛意識指的就是潛藏在人們一般意識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有人稱之為“右腦意識”。

潛意識內聚集了人類數百萬年來的遺傳基因層次的資訊。它囊括了人類生存最重要的本能與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與宇宙法則,即人類過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報,都蘊藏在潛意識里,因此,只要懂得開發這股與生俱來的能力,就幾乎沒有實現不了的愿望。第一次提出人類具有潛在意識學說的人,是奧地利學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可以說他是潛能學的鼻祖。

2.潛在的能力

潛能即是以往遺留、沉淀、儲備的能量。例如,人一生下來就要學走路,并且每天都在走路,到了18歲,就是一個人自從學走路以來到他18歲那年所沉淀下來的能量的升華。曾經有過這樣的報道,有一個人面臨著生死關頭,在逃命時,一躍就跨越4米寬的懸崖,這說明了在某種緊迫的環境下,人的潛能就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其實,潛能是人皆有之的暫時還沒有顯現的能力;而“特異功能”就是人類較深層次的潛能,特異功能屬于潛能的一部分,它并不神奇,只是在必需場合的合理發揮。

(二)潛能的定義

潛能,簡言之,是潛在的能力,是指一個人身上現在沒有反映出來、將來會有的潛在力量。潛能有未顯性和可以誘發性的特征,這就是指人具有的,但又未表現出來的能力。潛能一旦外化,與活動聯系起來并產生活動效果,就變成顯在的能力。

正是因為潛能的隱蔽性,許多人并不能夠有效地認識和開發自己的潛能。潛能埋藏在人們的深層意識當中,也就是潛意識。潛能蘊含了人類數百萬年來遺傳基因層次的資訊,包括生存本能和自主神經系統。生理學專家經研究后說,就算是愛因斯坦和愛迪生這類的超級天才,他們一生所使用的潛能也不到2%。

最后得出潛能的定義是:潛能是一種尚未顯現的人的內在激情。

二、潛能的種類

潛能可分為生理潛能和心理潛能兩大類。潛能的發掘和發揮都存在著極大的心理因素。人通過提高認識,學習技巧,培養感受力、領悟力、堅強意志等方法都能夠發揮人的生理潛能和心理潛能。從廣義角度理解,任何的潛能都屬于心理潛能。對于心理潛能人們一般都是狹隘地理解成意志的激發。的確,意志最能夠體現人的意識能動性。一個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有信心,往往都能夠做到很多看起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話又說回來,心理潛能不僅僅是意志,任何心理活動都還有相當多的能量沒有被挖掘,即意想不到的能量。人們當中隱藏著許多達·芬奇式的人物,即通過訓練,許多人都會具有達·芬奇那樣的聰明才智。(美)托尼·巴贊.開動大腦.李水明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64以下把潛能分為五種類型。

(一)創造潛能

創造型的潛能,簡稱為創造潛能,主要表現在創造力。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它是知識、智力、能力以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1.創造表現為新思想和新事物

創造即指創新,表現為新思想和新事物。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例如,創造新概念、新理論,更新技術,發明新設備、新方法,創作新作品等,都是創造力的表現。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的、復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它要求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緊張,是創造性思維在最高水平時進行的。

2.創造活動為社會產生有價值成果

人類的文明史實質是創造力的實現結果。對于創造力的研究日趨受到重視,由于側重點不同,出現兩種傾向,一是不把創造力看作一種能力,認為它是一種或多種心理過程,從而創造出新穎和有價值的東西;二是認為它不是一種過程,而是一種產物。一般認為,它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和新穎的產物。

3.創造力與一般能力的區別

創造力表現在新穎性和獨創性,主要成分是發散思維,即無定向、無約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當表現為外部行為時,就代表了個人的創造能力。可以說,創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創造新的、別人不知道的東西。這就是人們說的“人人心中有,個個口中無”的事物。

4.創造力構成與行為表現特征

(1)創造力構成可歸結為:基礎因素的知識、創造性思維和創造人格。

① 基礎因素的知識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② 創造性思維包括: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觀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③ 創造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

(2)創造力行為表現特征:變通性、流暢性和獨特性。

(二)個人潛能

個人型的潛能簡稱為個人潛能,是指人們能夠做到使自己的內心處于平和狀態的能力,通過激情,個人就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事實表明,只有了解自己而且內心充實的人,才能達到充分發揮個人潛能的目的。柏拉圖(見圖1-7)柏拉圖(Plato,約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曾經指出:“人類具有天生的智慧,人類可以掌握的知識是無限的。”

圖1-7 柏拉圖

1.潛能指個人身體、心理素質發展的可能性

根據人的生長規律,由于在生命成長的各個階段以及遺傳基因的不同,每個人都具有各種潛能。潛能開發的本質是把人的天生潛在的智慧能量循循誘導出來,激活已擁有的知識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

人的潛能是十分巨大的,人們能夠做到的比自己想到的要多得多。從理論上說,人的創造潛力是無限的,不可窮盡的。控制論之父維納認為:每一個人,即使是做出了輝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腦的潛能也還不到百億分之一。他還認為,人腦原則上能儲存大量信息,每個人的大腦能記憶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儲存的全部信息。

2.人的潛能是沒有極限的

要釋放人的潛能,就需要進行潛能激發,讓人進入能量激活狀態。如果一個人的能量處于激活狀態,就能帶來類似核聚變的效應。

3.潛能激發的前提是相信所有人都具有巨大的潛能

雖然人們可以通過自我激勵來開發潛能,但更可靠、更實用的方法是通過外因的激發帶來能量的釋放。因為自我激勵需要堅強的意志力,而外因的激活則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而且它的激發本身帶有一種競技游戲的效果。

思維拓展:鲇魚效應

一個組織中需要有幾條“鲇魚”。“鲇魚”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鲇魚”可以給整個組織帶來能量釋放的連鎖效應。

據說,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的沙丁魚。市場上賣活的沙丁魚要比死的沙丁魚價格高出許多倍。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漁民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能夠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原因是什么?這條船的船長嚴格保守秘密,直到他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幾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鲇魚。

鲇魚進入魚槽,四處游動。沙丁魚見了鲇魚十分緊張,左沖右突,四處逃避,加速游動。沙丁魚的加速游動解決了魚槽的缺氧問題,這是大部分沙丁魚能夠活著回到漁港的原因。這就是著名的“鲇魚效應”故事。

“鲇魚效應”故事說明了挪威漁民利用鲇魚的習性來激活沙丁魚而作為的獲利手段。這個故事亦說明,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要實現管理的目標,同樣需要引入個別“鲇魚型”人才,以此來改變企業相對一潭死水的狀況。這個故事也說明了激活人的潛能的外在因素的作用。

(三)社會潛能

社會型潛能簡稱為社會潛能。社會潛能同個人潛能各具特色。社會潛能也可以理解為組織能力,是調動整個團體的能量。從另一角度看,可以理解為調動社會團體成員的積極性和能力。

1.社會潛能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范疇

社會潛能是指一定社會中以人的社會活動為主體的諸種社會因素或力量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潛在能力或能量,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有機統一。社會潛能具有整體性、社會性和歷史性等特點。

人性的演化和人的自由發展能夠激發社會潛能的積聚和發揮。調控政治激情、疏導民族心理、提高國民素質、激發民眾的創造潛力,有助于社會潛能的積極調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2.社會潛能與個人潛能的聯系與區別

兩者的聯系是說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交叉或融通的性質。但是,兩者又有區別:社會潛能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它雖然是以社會中人們的群體潛能為主導,但還包含著其他更寬泛的意義,而個人潛能僅指一個人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的發展可能性。

具體地說,社會潛能是指一定社會中以人的社會活動為主體的諸多社會因素或力量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潛在能力或能量,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有機統一。

3.社會潛能構成的三個層面

(1)社會潛能作為社會生產和生活直接構成的“要素”和資源層面;(2)社會生產、生活構成方式和運行體制的“制度”層面;(3)社會的精神生活方式,新的觀念、知識和文化的創造與建設,亦即“軟實力”方面。

4.社會潛能與社會活力

近年來,學術界提出并探討了人的社會活力問題,黨和國家也把“充滿活力”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社會活力是人的能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是人實踐地改造自然與社會力量的體現。

5.社會潛能的調控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社會潛能的發展不僅受一定社會的體制、政策、法規等制度性因素的決定和制約,而且受到人性演化的左右和社會文化心理因素的影響。社會潛能的發展變化具有自發性特點,因而必須對其加以多側面的調控和引導,以便使其合理地發揮和充分地利用,從而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四)心理潛能

心理潛能是一個很廣泛的心理概念,它包括潛在的未被開發的人的心理功能和心理能量。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機能,心理潛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腦潛能。對于人類自身或社會發展而言,人類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的大腦。世上不存在沒有潛能的人,只存在還沒有把潛能開發出來的人。人的心理潛能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資源。21世紀之所以可以稱為“心理學的世紀”,其重要意義在于它將是人類真正探索和發現自身心理潛能的世紀。

一般情況下,任何心理活動都存在著潛能,這些潛能往往能夠通過特殊的訓練逐步釋放出來。發揮自己的前提是認識自己。心理潛能還包括以下內容。

1.精神潛能

個人的精神力量具有巨大的潛能,一旦掌握控制這方面的潛能,便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功。精神力量是創造性的力量,它能夠啟迪人的能力,使人更富有創造性。正像自然界中最強大的力量是無形的力量一樣,人們發現人類最強大的力量也是無形的力量,即精神力量。并且思維過程也是唯一能夠顯現精神力量的路徑。思維是精神過程的唯一行為,而觀念則是思考的唯一產物。

世界的一切變化都是精神事物,而推理則是精神的過程,觀念是精神的孕育,問題是精神上的探照燈和羅盤,論辯和哲學是精神的組織形式。每種思想都會導致身體上的物質反應,如大腦、神經和肌肉的反應,這就產生了身體上的客觀物質變化。

2.身體潛能

大自然賦予了生物界每個生命非常多的潛在能力,這種能力蘊藏在生命體內,當處于特定環境中時,這些能力就會發揮出來。這種安排使得每個生命都是那么的頑強。無論是影視演員、舞蹈演員,還是運動員,凡是靠體力工作的人都知道,經常鍛煉可以增強身體的潛能。為了使身體保持靈活,人們應該經常運動,吃健康食品,使運動成為習慣,人們的身體就會自發產生有助于健康的鍛煉要求。

思維拓展:一個用手走路的激勵大師

國際超級激勵大師約翰·庫提斯1969年8月14日出生于澳大利亞,天生雙腿自然殘廢,17歲因同學用小刀將他的毫無知覺的腿切得血肉模糊,傷口感染,被迫切除了下半身。在關于他的視頻里人們可以看到他僅用雙手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走路、開車、玩電腦、游泳、打乒乓球,還獲得板球、橄欖球二級教練證書,這一切是一個失去雙腿的人能夠開發潛能而做到的現實。

約翰·庫提斯并不是特殊人種或變異人種,他也是個很普通的人。他小時候周圍有不少小孩叫他是“怪物”,10歲那年被一群同班的小學生捆綁起來扔進點燃了的垃圾桶,差點送命,后來幸好被一位女老師發現并冒死將他救了出來;更有一些同學惡作劇,在他的課桌周圍撒滿圖釘。生活中的遭遇讓他不堪忍受,曾經一度想到自殺并付諸行動,后被父母勸阻。他就是這樣,在沒有了雙腿的情況下,全靠激發潛能,用雙手代替失去的雙腿,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3.感覺潛能

有一種潛能命名為感覺潛能。其實,所有潛能都離不開感覺,它是人體接受外界傳來的及發自體內組織和器官的刺激的特性。人們進食能夠辨別食品的味道,這就是感覺。人的鼻子有五百萬個嗅覺感受器,只是眼睛就可以辨別八百萬種色彩。

在潛能開發中,人們應盡可能把人體內潛在和豐富的感覺能力充分地發揮出來。要保持感覺潛能的深化,就要不斷地和有意識地進行鍛煉。通過感覺器官練習包括視、聽、嗅、味、觸、本體等六種感覺,積極地利用其進行感覺刺激,是開發潛能的最佳途徑。

4.計算潛能

許多人認為,計算能力是一種天生的才能,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每個人都具備計算能力,只是被激發出來的程度不同。計算能力就是指數學上的化歸和轉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復雜的數學表達式或數字通過數學方法轉換為可以理解的數學公式的能力。激發計算潛能的方法是:基礎性訓練、針對性訓練、記憶性訓練、規律性訓練和綜合性訓練。

基礎性訓練強調的是口算;針對性訓練突出訓練主體形式從整數轉到分數;記憶性訓練的計算內容要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其運算有的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規律性訓練的內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綜合性訓練有利于判斷能力、反應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鞏固。對計算潛能的訓練應該持之以恒,如果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難以收到預期效果的。

5.空間潛能

空間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運動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認識對象,是絕對抽象事物和相對抽象事物、元本體和元實體組成的對立統一體,是存在于世界大集體之中的,不可被人感覺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個體成員。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觸到的事物,都是處在一定空間位置中的具體事物,都具有空間的具體規定,沒有空間規定的具體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宇宙空間、網絡空間、思想空間、數學上的空間等,都屬空間的范疇,都有其內在的特定含義。

根據著名的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可以闡釋“空間潛能”這個全新的概念。潛能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但只有空間的力量才能使其萌發,潛能的發揮過程便是人運用自己主觀能動性去適應空間的過程。人總是有著無限可能,倘若一個人不去發掘這些可能,那么,這個人就只能成為一個平面的人,一個單向度的人。

圖1-8 馬爾庫塞

“單向度的人”這個詞最早出自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馬爾庫塞(見圖1-8)的同名著作,原意指的是發達的工業社會成功地壓制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后來經過多數人的使用和這個概念的引申,它是泛指一切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只是認同于現實,不再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甚至沒有能力去想象更好的生活的人。空間才能就是組合各種形式以及使自己的身體正確通過空間的能力,好的社會環境能夠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差的社會環境則恰恰相反,抑制甚至扼殺人的潛能,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一個人的空間潛能的發揮。

(五)表達潛能

1.表達潛能與語言直接關聯

語言文字是狹義的語言,但是,按可以表達的深度來說,是最有內涵,可以體現出深度美的語言。哲學上所指的“語言”,通俗地說,它就是對象之間融通的方式與規則,非簡單的人類語言文字。文字語言幾乎不占時間、空間,其美之體現更可以用“詩意”來體現。然而,這種語言僅是一種狹義的語言,廣義的語言指宇宙一切事物之間的融通狀態。

老子的《道德經》有“道可道,非常道”的論述。為什么哲學難懂?其實,哲學家在明白一件事物后總是千方百計要表達出來,可惜有些東西就根本沒有辦法用已有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因而常被人誤解為假裝高深。那種不能用文字表達的語言也真實存在,人們可稱其為無言之語。

圖1-9 莊子

莊子(見圖1-9)有云:“大言炎炎”,人們倘若把這種語言叫做“大言”,那么,語言文字便是相對的“小言”。

2.語言表達與思維過程的緊密關系

(1)語言表達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將所考慮的內容用文字符號固定下來。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思維內容要尋求一定的形式與之相適應,另一方面表達形式又要求思維內容能夠符合其規范。

(2)語言表達這種“形式”與思維過程這種“內容”的辯證關系:思維內容在付諸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而文章形式反作用于思維過程,使思維內容的表達能夠符合文章形式的要求。

3.在表達潛能上要注重個性化表達

要培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要重視自我表達,表達者需要對自己的能力、心態、計劃或規劃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能吸引別人的眼球注意力。因此,要重視培養自己的語言與文字表達的能力,在表達過程中注重對自己表達欲望和技巧的提高。表達潛能就是要求人們擴展自己的文字財富,學會發現、學會珍惜、學會應用。

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靠的是長年累月的積累,堅定不移的訓練。要想培養杰出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必須在平時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多聽、多說、多讀、多寫,特別是要有意識地寫,只有反復進行寫作訓練,才有可能培養出眾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思維拓展

圖1-10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普通演員變大藝術家的啟示

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見圖1-10)在排一場話劇時,女主角因故不能參加演出,出于無奈,他只好讓他的大姐擔任這個角色;可是,他大姐從未演過主角,因而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時他大姐演得很糟,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十分不滿,他很生氣地說:“這個角色是全戲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他大姐聽了這屈辱的話,久久沒有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堅定地說:“排練!”一掃過去的自卑、羞澀、拘謹;而顯得非常自信、真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到這情景,高興地說:“從今天以后,我們劇團又有了一個新的大藝術家。”由于他大姐的自信心激發了自己的潛能,把戲演得很好。

2.小職員變大企業家

美國的笛福森在45歲以前一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銀行小職員,周圍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毫無創造才能的庸人,連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他45歲生日那天,他讀報時受到報上登載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決心成為大企業家,從此,他判若兩人,破除無所作為的思想,確立了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頑強毅力,潛心研究企業管理,終于成為一個頗有名望的大企業家。

這兩個事例說明,如果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發火使他大姐受到刺激,積聚在大姐身上的表演潛力便不可能迸發出來。同樣,如果不是報上刊載的故事的刺激,笛福森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大企業家。在這里,刺激起了不尋常的作用。人們常常埋怨社會埋沒人才,其實,由于缺乏信心和勇氣,許多人由于自卑、懶惰、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從而造成自我埋沒的現象也是相當普遍的。如果人們能多給自己一點刺激,多一點信心、勇氣、干勁,多一分膽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處于休眠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創造出連自己也吃驚的成就來。

三、潛能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事業成功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是人生的光榮和美滿的想象。據專家統計,只有2%的人能到達事業成功的金字塔頂端,而98%的人只能默默無聞地度過平平淡淡的一生。然而科學告訴我們,人的先天因素其實的差別并不是那么大。那么,差別是怎樣產生的?

(一)事業成功與人的自身作用

事業成功主要是因為人們自身的優點和缺陷的作用造成的。應該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陷,這就是要努力開發自己的潛能,從而走向事業成功,創建輝煌業績。什么是事業成功?人生和事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19世紀,英國的法學博士,偉大的政論家、歷史學家、人文學家埃米爾·賴希的一生歷經坎坷,既遍嘗過失敗后的彷徨和失意,也感受過事業成功的歡欣和鼓舞。他曾說過:要事業成功,首先要有健全的成功觀念。要樹立全面的成功觀,要在個人、事業和家庭之間建立起堅固的平衡。個人成功的要素不僅包括個人的職業和收入,而且包括個人的家庭、友誼、健康,以及個人的精神、智力、情感等要素。只有這樣的成功觀,才能繞開成功路上的各種陷阱,到達彼岸。他認為成功的訣竅在于智慧和勤奮陳大為.世界10位成功學大師經典講義:聆聽大師的智慧精髓.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64。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靠運氣、機遇或意外獲得的。

當然,話又得說回來。世事無絕對,也有個別人是靠“運氣”、“機遇”、“意外”、“僥幸”而獲得“成功”的,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既然這樣的成功是靠“運氣”,就不可能有十分的可靠性,這種“運氣”當然是不應該提倡的。

(二)勤奮和智慧離不開潛能

個人成功最需要的是勤奮和智慧,而勤奮和智慧都同開發潛能有關。人生最大的困難是認識自己,只有開發潛能才會認識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尚未樹立全面的成功觀,沒有真正認識自己,常常對自己的為人處世,或者是對自己身上的有價值的東西是朦朦朧朧的。

這就是本話題要說的開發潛能,只有開發潛能才能增加力量的數量,從而認識自我。潛能開發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們說潛能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小結:人的心腦潛能的開發,不僅是人自身的學習記憶能力、創造能力或其他精神文化素質的提高,更偉大的潛能是人可以借助各種外在的能量潛力,借助世界開發潛能的一切成果,不斷創造新的奇跡,創造新的世界。

我們回顧一下人類的歷史,便知道當今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人們潛能開發的歷史。當今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高度進化發達,都是人用心腦思考,不斷開發潛能,不斷創造的結晶。人類可以無止境地開發自己的潛能,并創造新的世界。我們只要樹立成功積極的心態,優化內在機制,開發身心潛能,才能塑造健康人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长寿区| 正镶白旗| 尼勒克县| 唐河县| 准格尔旗| 江门市| 板桥市| 苍溪县| 荣成市| 华亭县| 湖北省| 宁河县| 舟山市| 绵阳市| 三江| 清镇市| 丹寨县| 镇康县| 自治县| 拉萨市| 得荣县| 宝山区| 定南县| 高唐县| 凤山县| 耒阳市| 临澧县| 莲花县| 和平区| 墨脱县| 瓦房店市| 浙江省| 赤峰市| 榆树市| 花垣县| 扬州市| 温州市| 昭通市| 西乌珠穆沁旗|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