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一家微企,你能賺錢嗎?--創業策劃
- 肖勝平
- 1668字
- 2019-01-05 00:54:12
站在臺風口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說過:站在臺風口,肥豬都能飛起來!他說的意思是做生意要順勢而為。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力量之渺小,猶如大河中的一滴水珠。社會發展的潮流,以它無法抗拒的力量裹挾著每一個人前進,個人只有努力調整自己的方向去適應潮流,方能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掀起幾朵漂亮的浪花。因此,我們在尋找創業商機時,一定要將社會發展的大勢納入考量的重點。
20世紀90年代初,一股出國熱在國內興起。在北大教英語的俞敏洪看見了,由此誕生了新東方。20世紀90年代末,在美國硅谷工作的李彥宏回國進行考察,發現大家的名片開始印上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著“.com”的T恤了,于是果斷辭去高薪工作回國創業。伴隨千禧年的鐘聲敲響,2000年1月1日,百度正式誕生。
我的外甥李子健,2004年大專畢業后去深圳打工。在工廠里做了三個月后辭職,找了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當業務員。干了不到兩月,就因為業績不佳而“被辭職”。他不死心,又找了一家中介公司當業務員。這次還是沒有干多久,他又不得不找了第三家中介。幾番“跳槽”之后,在2005年終于在深圳中天置業站穩腳跟,當年他的收入抵得上在工廠做十年。2007年11月,因為中天置業的老板跑路,李子健失業了。他又找了一家中介,繼續做業務員。2009年春節后,李子健辭職創業,成立了自己的地產中介公司。
我曾問李子健:“你為什么認定了房地產中介這個職業?”李子健是這么回答我的:“我看好這個行業。”我又問:“2007年年底你的老板跑路,你沒有創業,為什么在2009年年初你才選擇創業?”李子健回答:“我到2008年年底才看清房地產的走向。”原來,中央政府于2008年11月宣布投入四萬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讓李子健看到了房地產的美好未來。
現在,30出頭的他在深圳有房有車,資產上千萬元。
綜觀活躍在商業界的各個大富豪,誰不是順應時勢的弄潮兒?改革開放以來,大多數國人經歷了三次致富的絕佳機會,但因此而致富的卻只是極少數。多數人是如何失去機會的呢?第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下海經商。因為擺脫不了過去“投機倒把罪”的陰影,或者擺脫不了傳統重工輕商的思想,以及對于經商前途的不看好,大多數人都錯過了;第二次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股票,認為是“資本主義”的糟粕或其他原因而錯過;第三次是21世紀初期至今的房地產,在一路飆升中總是充滿懷疑而錯過。到頭來一看,結果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卻正相反。很多人在單位上努力工作,有的單位停產了,他們也就下崗了。買了股票的掙了數十倍的錢,買了房子的睡在家里數鈔票,更別提那些經營房地產的商人!
假如你也錯過了這些能夠讓“肥豬飛起來”的“臺風”,不要緊,機會永遠存在。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在日益健全而又成熟的市場經濟秩序下,市場猶如一局局簡單明了而又變化萬千的棋局,局局如新。你只需要做到如下三點,就能更清楚地觸摸到大勢的脈搏。
其一為留心國際形勢。別以為不做外貿業務,就可以不關注國際形勢。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框架之下,借信息與物流技術的高速發展,國內的經濟與國際環境的變得越來越緊密。華爾街打個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
其二為關注政府政策。政府在政策上鼓勵發展什么,限制發展什么,淘汰什么,對創業成敗的影響極大。順著政策鼓勵的方向努力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其三是洞悉行業發展趨勢。你有意進入或所在的行業信息,你應該下大功夫收集、整理與分析。當今社會各種高新技術層出不窮,每一項新科技的出現,都有可能導致一場行業大洗牌。進入一個夕陽行業,等于一頭扎進了死胡同。而若你處于一個夕陽行業,就要及早為自己謀劃好退路。即使是處于一個朝陽行業,也同樣要了解行業里的發展趨勢,以及時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做到利益最大化。
天下潮流,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無論是做大生意還是小買賣,在大勢面前都不能獨善其身。形勢賜予我們的機遇往往是決定性的成功因素。一個人縱然有通天本領,如果處于一個萬馬齊喑的時代,他也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好的形勢則猶如東風,此時乘勢而行就猶如順風揚帆,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仔細地摸準大勢的脈搏,踩對大勢的節拍,定能在創業路上勢在必得、勢如破竹,輕松而又實在地做到事業有成。